赵九章 编辑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教育家

赵九章赵九章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生于河南开封,籍贯浙江湖州,九三学社社员 ,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研究院院长。

赵九章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1935年—1938年在德国柏林大学学习,毕业获博士学位; 1944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代所长;1947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6年任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研究院院长;1968年10月26日在北京服安眠药自杀 ,享年61岁 ;1978年经邓小平批示,获得平反 ;1999年9月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赵九章毕生从事现代气象学、海浪和台风中心预报、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赵九章

外文名:Jeou Jang Jaw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开封

出生日期:1907年10月15日

逝世日期:1968年10月26日

毕业院校:柏林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籍贯:浙江湖州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人物生平

编辑

1933年,赵九章与同学傅承义(右)、王竹溪(左)在清华园1933年,赵九章与同学傅承义(右)、王竹溪(左)在清华园

1907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南开封。

1918年—1921年,就读于开封北仓小学。

1922年9月,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1925年8月,考入浙江工业专科学校电机系。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9年—193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

1934年,通过清华大学庚款出国留学考试,在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师从竺可桢做论文。

1935年—1938年,在德国柏林大学学习,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1933年赵九章(左)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与同窗好友傅承义1933年赵九章(左)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与同窗好友傅承义

1938年10月,任西南联合大学理学院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及航空工程系副教授。

1940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1年3月,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

1944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代所长。

1947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581”组副组长,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主任;10月,率代表团访问苏联。

1963年—1965年,主持导弹飞行现象学的研究。

1966年,任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后在“文革”中受到冲击,但仍未放弃手头科研工作。

1968年10月26日,被迫害在北京服安眠药自杀 ,享年61岁。

1978年,经邓小平批示,获得平反。

1999年9月,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58年赵九章在苏联考察卫星1958年赵九章在苏联考察卫星

赵九章从事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化和新技术化的研究。在气团分析、信风带热力学、大气长波斜压不稳定、大气准定常活动中心、有关带电粒子和外层空间磁场的物理机制等方面也做了研究。先后创立了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开辟了气球探空、臭氧观测、海浪观测、云雾物理观测、探空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等新研究领域 。

1938年,赵九章把数学和物理引入气象学,研究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赵九章组建联合天气预报中心和联合资料中心,发展了新中国气象事业中两个基本的分支天气分析预报和气象资料;20世纪50年代初期,赵九章在广东等地以种植防风林带方式改变局部小气候。赵九章通过研究,提出气象学要数理化、工程化和新技术化。同时把新遥测和遥感技术应用到大气科学中。指导开展中国海区海浪及波谱的研究,研制出观测设备和一整套观测分析仪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人工降水的研究,使中国的云雾物理研究开展起来,取得了暖云降水理论和积云动力学等研究成果。赵九章应用空气动力学的风洞和先进的测试仪器研究大气湍流,在他的推动下,中国仅有的两个臭氧观测台建立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赵九章开始中国空间事业的创建工作;20世纪60年代,赵九章开始气象火箭的研究,开展其他高空物理探测和探索卫星的发展方向。气象火箭的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使用的多普勒测速定位系统和信标机,箭头仪器舱内的各种仪器及无线电遥测系统、电源及雷达跟踪定位系统等,都是在赵九章的领导下研制的。

赵九章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空间环境实验室。

学术论著

赵九章专著《高空大气物理学》赵九章专著《高空大气物理学》

赵九章.法国气象方面的一些情况.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965.

赵九章,徐荣栏,周国成.带电粒子在偶极磁场中的运动区域及其模型实验.科学通报,1963(11):56-57.

赵九章.十年来中国气象学研究的进展.气象学报,1959(3):12-17.

都亨,赵九章.带电粒子穿入地磁场的一种机制(一).地球物理学报,1964(03):15-24.

赵九章.太阳风、外空磁场及低能带电粒子探测之进展.Chinese Journal,1963(11):9-19.

赵九章.高空大气物理学.科学出版社,1965.

赵九章.高空大气物理学 (上册).科学出版社,1965.

赵九章.中国气象学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前瞻.气象学报,1951(01):16-19.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1935年4月

中国气象学会会议

1945年1月

中央研究院第一次学术讨论会

1945年5月

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第五次学术讨论会

1946年2月

国际气象会议(伦敦)

1948年2月

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务会议

1949年4月

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第七次学术讨论会

1950年6月

中国科学院院务扩大会议(北京)

1950年8月

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北京)

1953年1月

中国科学院第五次院务常务会议

1953年9月

中国科学院第三十次院务常务会议

1953年11月

中国科学院第三十九次院务常务会议

1954年3月

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务常务会议

1959年4月

第16次最高国务会议

1962年

国际空间研究会议

1962年

全国科技工作者会议(广州)

1962年4月

宇宙空间研究会议(意大利

1963年6月

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波兰)

1966年5月

卫星系列规划设想讨论会

1965年10月—11月

中国第一颗卫星方案论证会

科研奖励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44年

东亚之大气涡旋

中央研究院自然科学类第二奖

1985年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卫星等总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人才培养

院系建设

1958年,赵九章(右一)率团访问苏联1958年,赵九章(右一)率团访问苏联

1958年,赵九章创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

编写讲义

赵九章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期间,编著了《高空大气物理学》等讲义。

赵九章在西南联合大学教书时,编写了《动力气象学》等讲义。

讲授课程

赵九章研究手稿赵九章研究手稿

1944年—1949年,赵九章在中央大学理学院气象系任教期间,讲授《动力气象学》等课程。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赵九章主讲《空间物理学》《高空大气物理学》等课程。

1959年,赵九章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磁暴组的讨论班学员讲授《宇宙电动力学》等课程。

治学态度

赵九章在学术上很民主,但对公开发表的论文要求严谨,研究所的一些重要论文送刊前他都要亲自审阅的 。赵九章对年轻人严格要求,悉心扶植,很多学生在他的教育和熏陶下,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治学方法

无论是学生培养还是科学研究,赵九章既注重基础理论,又重视结合实际,注意传授治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和发现问题,逐步深入,最后形成论文题目与内容。

指导学生

赵九章与学生们在一起赵九章与学生们在一起

赵九章为中国地球物理、大气物理和空间物理等培养了一大批中流砥柱。如空间物理学家刘振兴院士,空间物理学家王水院士 ,动力气象学家陶诗言院士 ,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家顾震潮教授 ,气象学家叶笃正院士 ,气象学家朱岗昆教授 ,大气物理学家周秀骥院士 ,地震学专家许绍燮院士 ,气象学家巢纪平院士 ,气象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家曾庆存院士 ,南京气象学院顾钧禧教授 ,气象学家谢义炳院士 ,大气科学和遥感学家赵柏林院士 ,地球物理学家陈颙院士 ,工程热物理学及空间技术专家闵桂荣院士等。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55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9年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40年

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评议会评议员

1946年2月

国际气象委员会出版及文献委员会委员

1949年6月

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49年6月

江苏省政协委员

1952年9月

九三学社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53年11月

中国科学研地震工作委员会委员、秘书

1954年12月—1959年4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6年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气象组组长

1956年2月

九三学社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57年5月—1960年4月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第二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8年

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

1958年

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海洋组组长

1958年

中国科学院人造卫星领导小组副组长

1958年12月

九三学社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58年—1962年

中国气象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

1959年4月—1964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9年4月—1964年12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

1960年4月—1967年1月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1962年

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

1962年—1978年

中国气象学会第十八届理事会理事长

1963年

中国科学院星际航行委员会组长

1964年12月—196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际地球物理年国家委员会秘书长

《气象》特约编辑

个人生活

编辑

家世背景

1943年,赵九章全家照拍摄于昆明1943年,赵九章全家照拍摄于昆明

赵九章出身中医世家,父亲一生行医,家庭清贫。赵九章幼年就读于私塾,预备从事文学。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改学自然科学,立志科学救国。

婚姻家庭

赵九章的妻子吴岫霞出身富俗的乡绅家庭,开明善良 ,两人育有两个女儿,赵燕曾 、赵理曾 。

人物评价

编辑

1959年12月,周培源(右)与赵九章参加印度科学会议1959年12月,周培源(右)与赵九章参加印度科学会议

“中国现代气象学、空间科学的开创者和人造卫星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倡导和开拓中国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化和新技术化的先驱。”(中国新闻网评)

“他(赵九章)的一生是为中国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生,为中国天气预报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对中国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空间科学和航天技术方面的贡献也是突出的,是中国空间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气象学家叶笃正院士评)

“赵九章为中国科教事业发展建立了卓越历史功勋,他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中国国防科技和人造卫星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评)

“赵九章为中国气象教育事业、地球物理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们树立了重才善教、致力创新的光辉典范,我们要学习他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大师风范;学习他求新求实、教研结合的治学方法;学习他慧眼识才、关心后辈的优秀品质;学习他忠诚国家、奉献民族的高贵情操。”(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评)

1964年,王淦昌(后排右三)、赵九章与学生在一起1964年,王淦昌(后排右三)、赵九章与学生在一起

“赵九章是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地球物理科学的开拓者。”(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评)

“赵九章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人造卫星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气象教育事业、为地球物理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清华大学校友总会评)

“赵九章是中国现代气象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对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发展和推动贡献巨大。”(大气物理学家周秀骥院士评)

“赵先生(赵九章)是当代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科学人才,他的贡献是巨大的。”(空间物理学家王水院士评)

后世纪念

编辑

赵九章铜像

赵九章雕塑赵九章雕塑

1997年,44位科学家(其中42位是院士)联名倡议为赵九章树立铜像,铜像安放在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科研楼的大厅中央,2008年赵九章铜像迁至空间中心科研楼九章大厦。

2010年7月1日,赵九章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

纪念邮票

赵九章纪念邮票赵九章纪念邮票

中国邮政自1988年开始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系列邮票,截至2020年9月,共发行了八组,有34位科学家入选。2014年赵九章入选第六组纪念邮票。

行星命名

2007年10月29日,以赵九章的名字命名的“赵九章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国际编号为7811的“赵九章星”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82年2月23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

COSPAR赵九章奖

2006年,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执行局设立了“COSPAR赵九章奖”。

赵九章科学奖

“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设立于1990年,是以赵九章的名字命名的,面向大气物理、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及空间探测领域的科学与技术奖,简称赵九章科学奖。赵九章科学奖共设四个奖项:大气物理奖、地球物理奖、空间物理奖、空间探测奖,颁发奖金、奖杯、奖状等,每两年颁发一次。

下一篇 饶毓泰

上一篇 梁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