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道培 编辑
陆道培,男,汉族,1931年10月30日出生于上海,浙江省宁波市人,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共产党党员,血液病学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血液病国家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名誉所长。
1955年,陆道培毕业于同济医学院;1955年至1958年,在北京中央人民医院工作;1959年至2005年,先后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主任、主任;1962年至2005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实验室工作;1978年至1980年,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1980年,赴英国皇家医师进修学院哈默史密斯医院进修;1981年至2005年,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细胞治疗中心主任;1986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布里格姆妇女医院专修白血病和骨髓移植;1993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农工民主党党员;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先后担任复旦大学第五人民医院血液病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陆道培主要从事血液病临床和实验研究。
中文名:陆道培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31年10月30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同济医学院
主要成就: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籍贯:浙江省宁波市
1931年10月,陆道培出生于上海,浙江省宁波市人。
1949年9月至1955年5月,在同济医学院医学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陆道培院士
1955年1月至1958年1月,在北京中央人民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
1959年1月至2005年2月,先后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主任、主任。
1962年1月至2005年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实验室工作。
1978年1月至1980年1月,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
1980年,赴英国皇家医师进修学院哈默史密斯医院进修。
1981年1月至2005年2月,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细胞治疗中心主任。
1986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布里格姆妇女医院专修白血病和骨髓移植。
1993年1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农工民主党党员。
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2005年1月,担任复旦大学第五人民医院血液病中心主任;2月,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在国际上,陆道培首先创下了以孕妇供骨髓的记录;确定了重建骨髓的最少细胞数;以异基因骨髓移植治愈无丙种球蛋血症;采用静脉滴注胎盘免疫球蛋白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应用胎肝与胎胸腺输注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成功植活经门静脉注射的异基因骨髓,明显减轻了排斥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确定了药物性的继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有明显的染色体断裂,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提供了重要而直接的证据。
在亚洲,陆道培首先解决了骨髓移植过程中可能产生因移植物中脂肪与骨髓颗粒导致肺栓塞的重要障碍,成功进行了异体骨髓移植(同基因),治愈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中国国内,陆道培首先持久植活异基因骨髓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首先成功进行ABO主要血型不合的骨髓移植;首先针对配型不合进行去T细胞骨髓移植;发现了三种遗传性疾病;20世纪80年代成功地退回未经消毒的进口凝血因子VIII,避免了艾滋病通过血制品在北京及中国国内的蔓延。另外,陆道培还首先在国际上系统地进行了抗凝血酶的动力学和抗凝血酶III的研究,推出凝血酶原活动度和抗凝血酶III计算公式;独创性地总结出白血病细胞核面积计算公式,并根据细胞核面积变动早期预测药物疗效;应用口服雄黄治疗白血病;证明大蒜素在体外有抑制巨细胞病毒的作用;采用细胞核原位杂交技术识别异性骨髓移植后受者有核细胞的来源。
防止艾滋病
(1)20世纪80年代初,当各国政府和药厂还不知道或不重视血液制品可以传染艾滋病时,陆道培坚决要求中国国外公司收回未经消毒的凝血因子Ⅷ制剂,并提醒中国医药界避免使用可能污染艾滋病病毒的中国国外大部分血液制品,从而避免了艾滋病通过血友病人在中国广泛蔓延。
(2)陆道培在中国发现3种遗传性疾病,其中有中国人的遗传性凝血酶原缺陷和第Ⅷ因子缺乏症。
(3)陆道培推出4种在血液学领域中颇有实用价值的创新的计算公式,其中2个与凝血有关:凝血酶原活动度、抗凝血酶Ⅲ算式,对抗凝血酶Ⅲ系统地进行了酶促动力学研究。
(4)陆道培在中国国内外首先确定和报告了紫草提取物对静脉炎与血管性紫癜有明显治疗作用。
中国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
(1)在国际上首先确定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染色体受损,因此,陆道培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原因是造血细胞本身缺陷,而不是免疫等环境因素。在1980年与1981年,陆道培报告了他所成功地进行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同基因骨髓移植,1961年首先在中国国内提出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睾丸酮和补肾中药的治疗方案。
(2)在20世纪60年代的临床研究中,陆道培首先发现中国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率与合霉素有密切关系,向卫生部崔义田副部长建议停止生产合霉素,并及时撰文报道了其危害,其后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中国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降低。
(3)陆道培在国际上首先推出白血病细胞核面积变化算式,以及与汪安琦发表的染色体损伤算式。
(4)在1978年发表的论著中,陆道培报告了对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初治缓解率达78%,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率>90%。
(5)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陆道培还单用雄黄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以后又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显著疗效。
(6)1990年,陆道培首先采用PCR技术产前诊断胎儿性别,以用于性连锁遗传病的优生学检测。
学术论著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陆道培已发表文章420余篇,包括主编《白血病治疗学》等4部专著。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04年 | 《热带医学第十八章热带血液病》 | 陆道培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5年 | 《器官移植中的骨髓移植》 | 陆道培 | 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92年 | 《白血病治疗学》 | 陆道培 | 科学出版社 |
1978年 | 《血液学新进展》 | 陆道培 | 科学出版社 |
学术交流
据2020年6月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官网显示,陆道培主持了大、中型国际学术会议3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10余次。
科研获奖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陆道培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重大奖励,主编的《白血病治疗学》获国家医学图书二等奖。
获奖年份 | 获奖项目名称 | 奖项名称 |
---|---|---|
2006年 |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和临床结果 |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2006年 |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和临床结果 | 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
1985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
1978年 | 全国科学大会奖 |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据2020年6月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官网显示,陆道培培养了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11名。
教育理念
陆道培认为,人生不求贪多,贵在专注,古语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现在的年轻人总有一种错觉,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年老的人才拥有特权,其实并不是,这种特权包括人身体机能的正常有序的运转,对未知事物执著的求索精神。
陆道培认为,追求完美,是一种进取的态度,而不苛求完美,也绝非妥协和敷衍,而是将人生看做一个动态成长的过程,在追逐完美的路上,能容忍不完美,才能活得豁达且通透。
陆道培认为,人活一辈子,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既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有时候,感恩,要用行动,要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也只有这样的感谢才是双向的,流动的,有反馈的。作为医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固然重要,但相比于纯粹的精神上的感恩,具体的言语,实际的行动往往能让被感恩的一方更深地了解到这份真挚之情。
荣誉表彰
年份 | 荣誉称号 |
---|---|
1997年 | 何梁何利奖 |
1997年 | 陈嘉庚科学奖 |
2016年 | 杰出贡献与服务特等奖(国际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授予) |
1996年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1992年 | 北京医科大学名医奖 |
1990年 |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任职时间 | 职务 |
---|---|
1984年 |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
1987年 | 香港大学名誉教授 |
1988年 | 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教授 |
1989年 | 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客座教授 |
1997年1月至2004年1月 | 第一军医大学兼职教授 |
1998年1月 | 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
1999年1月 | 中山医科大学名誉教授 |
2000年1月 | 苏州大学人才工程培养特聘导师 |
2001年1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师资格委员会委员 |
2001年1月 | 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 |
2002年1月 | 天津大学名誉教授 |
2002年 | 亚洲血液学会(AHA)副主席 |
2005年 | 复旦大学教授 |
2007年 | 第11届国际血液学会(ISH-APD)大会主席 |
《中华血液学杂志》主编 | |
《临床血液学杂志》主编 | |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副主编 | |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副主编 |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副主编 |
家庭背景
1931年10月底,陆道培生于上海一个几代医生的家庭中,他有兄弟与妹妹共七人,陆道培是老三。
爱好书籍
陆道培的父母虽都忙于工作,但举凡大事,管教孩子们比较严格。父母对他们买好书十分慷慨,因此陆道培从小喜欢买书、看书,幼时最爱读科学家的传记,决心把他们作为自己奋斗的榜样,长大后,陆道培课外读物中有不少心理学、逻辑学与哲学的书籍。
陆道培院士是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奠基人与不断推动者 。(中国工程院评)
陆道培是中国骨髓移植第一人,特别是在半相同移植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 。(燕京理工学院生命与健康学院评)
陆道培教授对中国血液病学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开创了中国异基因骨髓移植事业的先河,并促进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 。(北京大学医学部评)
陆道培在异基因骨髓移植及中药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作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贡献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总会评)
陆道培是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奠基人、亚洲骨髓移植之父,被称为最具有人文气质风范的院士之一 。(《健康时报》 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