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稼先 编辑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男,出生于安徽怀宁 ,中国共产党党员 ,九三学社社员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生前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副主任 。
1945年,邓稼先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 。1950年,获得普渡大学博士学位 ,同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95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54年至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副学术秘书 。1958年8月,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主任 。1962年9月,领导完成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的关键性难题。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随后继续投入到氢弹研制工作中,中国第一颗氢弹在1967年6月17日爆炸成功 。1979年,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 。1986年6月,中央军委对邓稼先事迹解密 。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
邓稼先长期隐姓埋名,为中国核武器研制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忘我奋斗和无私奉献二十八年,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立下卓越功勋,为新型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作出重大贡献,临终前牵头撰写有关建议书并呈报中央,为指导新时期在中国核武器事业的战略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1986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1994年,获得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中文名:邓稼先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怀宁
出生日期:1924年6月25日
逝世日期:1986年7月29日
毕业院校:普渡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邓稼先学术讲义I-电动力学(重排本)》
主要成就: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94年获得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86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性别:男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早年经历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白麟坂镇 ,不到1岁就离开家乡随母亲迁往北平(北京) 。
教育经历
基础教育
1929年9月,邓稼先入读北平武定侯小学至三年级。1932年,入读北平四存小学四年级 。1935年,毕业于北平四存中学(现北京市第八中学) 。
中等教育
1935年,邓稼先在北平志成中学(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读初中一年级 。1936年,初中二年级插班入读北平崇德中学(现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 ,读至高一。在崇德中学,与高他两级的杨振宁成为好友 。除学校课程外,另读四书五经,每天背诵古诗词,后来又读英文,专攻数学。父亲的严格教育为邓稼先以后学习研究打下文化基础 。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搬迁至云南昆明。因父亲患重病,邓稼先一家滞留在北京。1939年9月,邓稼先再入北平志成中学,读高中二年级 。
在沦陷后的北京 ,日本侵略者强迫中国学生举旗上街庆祝胜利,正在读高中的邓稼先将日本国旗扯碎,踩到脚下 ,汉奸为此到学校追查。父亲担心邓稼先遭到迫害 ,于1940年5月,安排他途径上海、香港,绕道越南海防、老街,到达云南昆明;7月—9月,在昆明升学补习班学习;9月,入读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读高中三年级至毕业 。邓稼先牢记父亲嘱托,立志科学报国 。
1941年,邓稼先摄于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
高等教育
1941年,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教授,在学术上思想上获益匪浅。1945年大学毕业,先后在昆明市文正中学、培文中学教授数学,并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投身民主运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1946年夏,获聘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 。
青年邓稼先
赴美留学
邓稼先为实现科技强国的夙愿,于1948年10月考取留学美国研究生,赴普渡大学物理系学习深造 。1950年,修满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获得普渡大学博士学位 。
1949年,邓稼先(左)与杨振宁胞弟杨振平在芝加哥玩弹球
工作经历
任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950年8月 ,邓稼先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回到祖国怀抱。服从组织安排,任职于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 。
1951年,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952年,邓稼先晋升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54年至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副学术秘书,协助钱三强和吴有训工作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至1958年,联合何祚庥、徐建铭、于敏等合作在《物理学报》上相继发表“β衰变的角关联”“辐射损失对加速器中自由振动的影响”“氢原子核的变形”等论文 。
以身许国埋名二十八载
1958年8月,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有一项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问他是否愿意参加,邓稼先深知这个工作意味着什么,并接受任务,出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主任 ,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后历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委副主任 。
1959年6月,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了中苏双方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之后邓稼先挑起探索原子弹理论的重任,选定中子物理、流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的物质性质三个方面作为主攻方向,与年轻科研人员一起运用手摇和电动计算机、算盘和钢笔等工具进行数学计算 。
1962年9月,邓稼先领导完成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的关键性难题。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随后,邓稼先继续投入到氢弹研制工作中,按照他和于敏提出的方案,中国第一颗氢弹在1967年6月17日爆炸成功 。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1年,邓稼先在“文化大革命”中和于敏、胡思得等人被集中到青海基地遭受批斗。此时杨振宁首次回中国探亲访问,他开列了在北京要见的人员名单,第一个就是邓稼先。周恩来总理批示要邓稼先回北京会见,救出了邓稼先,也解救了一批中国科学家。1972年,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 。
多年间,邓稼先全身心投入到核武器的研制,在科研院所、在大漠戈壁东奔西走,在试验场上度过十年时光。邓稼先虽然长期担任核试验领导工作,但他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在中国进行的前32次核试验中,他一共指挥了15次。在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危险时刻,他一直坚持与操作人员一起工作 。
1979年,邓稼先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 ;同年,在某次氢弹试验中,飞机空投下氢弹,降落伞却没有打开,氢弹从高空直接摔到了地上。正在现场指挥的邓稼先不顾阻拦冲进试验场,希望第一时间找到原因。他明白弹头里装的钚239的辐射有多厉害,他也知道,一颗弹头的造价有多高,国家投入有多少。他心里没有自身安危,只有国家利益。回到北京检查后,几乎所有结果化验指标都不正常,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白细胞内染色体已经呈粉末状。但邓稼先仍坚持工作,回到基地继续指挥核武器试验 。
1980年,邓稼先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1981年,邓稼先摄于杭州西泠印社邓石如塑像前
遭辐射罹患重病
长期从事核试验工作,使邓稼先的身体受到严重辐射。1985年7月,被检查出罹患直肠癌,住进医院,再也没能走出来,住院363天,动了3次手术 。
1986年4月2日,邓稼先和于敏署名,包含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多位科学家心血的建议书完成,上交中央,使中国核武器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5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副主任 。
事迹公布国人知晓
1986年6月,中央军委决定对邓稼先事迹解密;6月24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在头版头条刊登长篇报道“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发这篇通讯,一个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28年,却对新中国发展起到巨大作用的名字,才重新被中国人知晓 。至此,邓稼先28年的秘密经历得以披露 。
邓稼先逝世前一个多月,中央军委决定对邓稼先解密
人物离世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8月3日,邓稼先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
1986年7月17日,邓稼先摄于北京301医院(后为许鹿希)
获得肯定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隆重表彰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58年起,邓稼先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本理论研究。组织理论队伍对原子弹的物理进程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他领导青年人利用仅有的几台电动计算机和手摇计算机,用特征线方法计算内爆型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考察各种物理因素和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计算获得了正确的计算结果和物理图像,积累了数值计算经验,推动并深化了有关专业学科的研究 。
1962年底,邓稼先领导起草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各种模拟爆轰试验 。组织领导了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的研究,组织领导并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与试验工作 。重视核武器的实战化,参与提出和解决了许多提高核武器性能,突破核武器小型化原理等关键技术 。
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做出研究,指导科研人员从已经发表的其他金属材料的状态方程,推出了低压区铀的状态方程,对托马斯—费米(Thomas Fermi)理论做出修正,求出极高压下的核材料状态方程,与低压区状态方程连接,给出了相当大区域之内完整的状态方程,满足了理论设计需要 。
1984年,邓稼先在院部老点办公室
学术论文
刊发时间 | 论文名称 | 刊物名称 |
---|---|---|
1958年 | 氢原子核的变形 | 《物理学报》 |
1957年 | 辐射损失对加速器中自由振动的影响 | 《物理学报》 |
1956年 | β衰变的角关联 | 《物理学报》 |
1951年 | 关于氢二核之光致蜕变 | 《中国物理学报》 |
人才培养
编著教材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作编写《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该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发挥着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 ;另编写“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 “中子输运”等讲义 。
教带学生
邓稼先讲授“中子输运理论”等,指导青年科技人员如何查阅文献、推导公式。亲自担任老师,为青年科技人员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组织培训班、亲自授课、组织讨论等方式,帮助青年科技人员打下理论基础,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邓稼先总是倾注全身心力,无私地、无保留地讲授,与年轻人平等地共同探讨研究相关的科学技术问题。在邓稼先带领下,一批批青年科技人员成长起来,成为科研团队的中坚力量 。
培养成果
邓稼先注重个人发展,更注重团队的整体实力提升,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理论突破的关键时刻,邓稼先每周组织一次学术讨论会,无论是技术权威还是初出茅庐者,人人可以发表见解。在邓稼先的带领下,理论部始终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圆满完成国家的核武器理论设计和核试验任务。这支科研队伍中,后来成为院士的科研骨干达10多人,还有一大批研究员和副研究员等高级科技人才 。
指导学生
邓稼先指导培养的学生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武器工程专家胡思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原副政委罗箭 。
诗词选登
诗词内容 |
---|
踏遍戈壁共草原, 二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自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功勋泽人间。 |
红云冲天照九霄, 千钧核力动地摇。 二十年来勇攀后, 二代轻舟已过桥。 |
参考资料 |
出版图书
邓稼先学术讲义I-电动力学(重排本)
作者名称 邓稼先
作品时间2014-10
荣誉称号 | |||||||||||||||||||||||||||
| |||||||||||||||||||||||||||
科学类 | |||||||||||||||||||||||||||
|
战略强国
战略理论
邓稼先根据总体设计方案向中央提交《关于自力更生建设原子能事业情况的报告》提供了理论支撑,并提出著名的“两年规划”。实践结果证明,“两年规划”确定的目标是完全正确的。中国成功爆炸第1颗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这一重大成就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战略研究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也是负责原子弹、氢弹理论设计的领军人之一 ,在其带领下,中国成功研制出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这些成就不仅使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更高的地位和尊重,也使中国人民的安全得到了更加可靠的保障。邓稼先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带领下的科研团队的精神,成为了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杰出贡献者,同时是一位具有深远战略眼光、在中国科学史上彪炳史册的战略科学家。在中国两弹事业建设中规划了两弹研制路线,编制了中国核武器事业发展规划,做出了重大战略贡献 。
战略卓识
邓稼先身患重病后,依然心系国家核事业,并洞察到国际形势变化。邓稼先和于敏冷静分析核大国的核武器发展水平,判断其他核大国的设计技术水平已基本接近理论极限,很可能出于政治目的全面禁试,通过禁止其他国家的核试验来维持自己的核强国地位。这对正处于发展关键阶段的中国核事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临‘功亏一篑’的可能”,于是向中央提出加快核试验,拟定了给中央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为中国核武器试验制订十年目标计划,并在实现途径和具体措施上作了详细安排 。
继任者们始终围绕着这份建议书的精神贯彻执行,按照预定目标实现突破与发展。邓稼先的政治敏感和卓越远见使中国在核武器事业继续加快推进了10年,确保了中国自卫核能力的有效性。这份建议书对中国核武器事业产生着深远影响 。
相关文章
刊发时间 | 文章名称 | 刊物名称 |
---|---|---|
1986年6月24日 | 两弹元勋——邓稼先 |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 |
1986年6月23日 | “两弹”元勋邓稼先 | 《瞭望》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2年9月—1986年7月 |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
1946年 | 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
- | 中国核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届常务理事 |
- | 中国核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届常务理事 |
接访会谈
1972年7月1日,邓稼先陪同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中国访问的杨振宁 。
邓稼先(中排右一)陪同周总理会见杨振宁(前排右五)
组织关怀
1986年7月1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看望邓稼先,告诉他国务院决定授予他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7月17日下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全国总工会书记罗干、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朱光亚、核工业部部长蒋心雄等前往解放军总医院,向邓稼先颁发全国劳动模范证书和奖章 。
1986年7月,李鹏为邓稼先(左)颁发全国劳模证书
家世背景
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清代书法家邓石如是其六世祖。邓稼先的父亲是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邓以蛰,曾先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执教。邓以蛰为儿子取名“稼先”寓意在于:禾之秀实曰“稼”,预示着根植、秀实和成熟于中华大地,并造福民众 。邓稼先兄妹共四人,他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 。
1934年,邓稼先姐弟四人合影(摄于北平)
婚姻家庭
1953年,邓稼先与妻子许鹿希结婚 ,许鹿希曾任职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两人育有女儿邓志典(1954年生)、儿子邓志平(1956年生) 。
1962年,邓稼先全家摄于北京大学朗润园
家族成员
姓名 | 人物关系 | 备注 |
---|---|---|
邓君瑞 | 始迁祖 | - |
邓士沅 | 八世祖 | 邓石如祖父 ,清代庠生 |
邓一枝 | 七世祖 | 邓石如父亲 |
邓石如 | 六世祖 | 清代书法家、篆刻家 |
邓传密 | 五世祖 | 邓石如之子,书法家 |
邓解 | 曾祖父 | 邓艺孙之父 |
邓艺孙 | 祖父 | 又名邓绳侯 ,曾任安徽教育司长 |
邓以蛰 | 父亲 | 美学家、艺术理论家,曾任教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
王淑蠲 | 母亲 | - |
许德珩 | 岳父 | 北京大学教授,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 |
劳君展 | 岳母 | 第二届至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主要发起人 |
邓寿慈 | 伯父 | 邓艺孙长子、邓以蛰哥哥,字伯康 |
邓仲纯 | 伯父 | 邓艺孙次子、邓以蛰哥哥 ,名庆初,医学家 |
邓季宣 | 叔父 | 邓艺孙四子 ,邓以蛰弟弟,名亦发 ,教育家,曾任教于上海复旦大学、光华大学、安徽大学 |
邓亦从 | 叔父 | 邓艺孙五子、邓以蛰弟弟 |
许鹿希 | 妻子 | 曾任职于北京大学医学院 |
邓志典 | 女儿 | 1954年生,大学曾学医 |
邓志平 | 儿子 | 1956年生,大学曾学工 |
邓昱友 | 孙子 | 临床外科医生 |
邓仲先 | 姐姐 | - |
郑华炽 | 姐夫 | 邓仲先丈夫,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 |
邓茂先 | 姐姐 | 曾任职于中国驻捷克大使馆 |
邓檇先 | 弟弟 | 曾任湖北省襄樊市委党校副书记、副校长 |
许中明 | 小舅子 | 许鹿希弟弟,广播电影电视部原副总工程师,中国广播卫星公司原总经理 |
齐淑文 | 弟媳 | 许中明妻子 |
许进 | 侄子 | 许中明之子,第十二届至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
个人爱好
邓稼先爱好很多,喜欢喝酒、抽烟、看书、看电影、游泳、打乒乓球,酷爱京剧,还喜欢下馆子。热爱生活,但从不要求特殊照顾,更不摆谱。有了好东西,喜欢和同事们一起分享 。
邓稼先打乒乓球
与杨振宁友谊
在北京崇德中学时,邓稼先读初二,杨振宁比他高两班,读高一,在这里两人相识,并成为彼此最熟悉的几个朋友之一。“七七”事变后,两人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做过一段时间同学,后来又先后在美国留学,在美国时邓稼先曾得到杨振宁资助。1971年,杨振宁首次访问中国,在所要访问人员名单中,排在第一位就是邓稼先 。阔别几十年后,老友重逢,他们相对倾谈。杨振宁说1964年中国在试爆原子弹后,他在美国报纸上看到了邓稼先的名字,两人分别时,杨振宁忍不住问邓稼先:“中国造原子弹,有没有外国人帮忙?”一个明知“不当问”而忍不住,一个是深知此问并非一般好奇心,乃是一名华夏子孙的叩问,一个高端华人科学家的关切所系。邓稼先说他的印象中没有,不过这个组织很大,他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他需要了解清楚再回复杨振宁,邓稼先郑重对待,就此事请示了周恩来总理。就在杨振宁中国访问之行结束,将要飞回巴黎时,他接到了邓稼先回信:中国的原子弹除了最早有苏联的少数帮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这封信给了杨振宁精神上很大的激动,他忍不住泪流满面,感动之中,包含了老友与祖国对他的坦诚与信任,令他满载而归。阔别多年后,老友还是老友,祖国已经振兴。第一次归国,使杨振宁与邓稼先之间敞开心扉,进入了最深层的交流。他们的默契,铸成后半生情谊的相互支持。在邓稼先离世前几天,杨振宁带着花束去探望他,邓稼先嘱咐妻子将家中一块古砚送给杨振宁,说:“他对我的帮助和情谊太大了。 ”
1950年,邓稼先(中)与杨振宁、杨振平在美国留学期间合影
漠视生死
20世纪70年代最后一个年头,中国在戈壁滩上一次空投核弹过程中,因为降落伞没有打开而出现事故。核弹直接从高空中落在地上,而且偏离预定区域。为了探明事故的真实情况,避免更大的威胁,邓稼先坚持要亲自去找这颗核弹。他说:“这事我不去谁去?”在找到事故的边缘时,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之后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都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 。
占座高手
某次,许德珩夫妇知道邓稼先要来,准备了他爱吃的对虾。结果他带着孩子们过了饭点才露面,原来是去西单鸿宾楼下馆子了。鸿宾楼总是爆满,大家很惊奇他能占到座。邓稼先就笑着跟许进他们分享占座诀窍:“要先判断哪桌菜快上齐了,还要注意他们是不是拼桌,然后就等在这桌人的后面。 ”
同甘共苦
邓稼先素有“美食家”之名,他办公室抽屉里总藏着大白兔奶糖和酸三色糖,工作有进展时,就像变戏法一样拿出来给大家分分。有时,他还会带同事们一起外出打牙祭,尝尝螃蟹,吃点烤红薯。大家一喊“老邓请客”,他马上就掏钱。邓稼先生活朴素,没那么多讲究,但他不是苦行僧。他喜欢抽烟,而且只抽好烟,牡丹牌或者中华牌。邓稼先为人随和,同事们去他那里开会时,总会翻他的衣兜找烟抽 。
看戏钓票
邓稼先爱看京戏,但没时间排队买票。如果回到北京,下午散会早,就跑去人民剧场门口碰运气,看有没有人退票。他能准确地判断谁手上有退票,马上拿着钱迎上去,把票接过来,基本没有落空过。戏迷们管这叫“钓票”,“两弹一星”元勋里另一位戏迷于敏就不好意思去“钓票”,邓稼先则不管那么多 ,他还向于敏传授自己的心得,如何从“来人的脚步和眼神”判断对方是否想退票 。
中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邓稼先同志的光辉一生,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的生动体现。他不愧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子,不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不愧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不愧是爱国科学家的杰出典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评)
邓稼先的名字虽然鲜为人知,但他对祖国的贡献将永载史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原部长、中央军委原副秘书长张爱萍 评)
邓稼先在组织领导与规划中国新的核武器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学部 评)
稼先既是杰出的科学领导,又是认真细致的实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于敏 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的、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 评)
邓稼先将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邓稼先为人忠诚纯正、作风民主、讷言敏行、怀素抱朴,“是最具有农民朴实气质的科学家”。邓稼先淡泊名利,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在生活上却从无要求,廉于取名,菲于奉身。“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邓稼先“生如闪电之耀亮”,他将对父母、妻子和儿女的爱化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大爱。邓稼先所代表的科学家精神已熔铸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他的不朽英名,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他的卓越功勋,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他的崇高品德,将永远激励科研人员不懈奋斗。(金台资讯 评)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在核武器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 评)
邓稼先既是一位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科学家,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爱好广泛的普通人。(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社史研究中心副主任许进 评)
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邓稼先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人民日报》 评)
邓稼先是中国的核弹元勋,功高位显。(中国新闻社 评)
邓稼先有三个方面最值得后人敬仰,一是为国捐躯、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二是埋头苦干、甘于清贫的执着追求;三是严于律己、提携后学的高尚品格。邓稼先的人格魅力,为九三学社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邓稼先身上集中体现了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是老一辈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和九三学社的骄傲。(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 评)
为了发展国防科研事业,邓稼先同志不计个人得失、甘当无名英雄,为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邓稼先同志的一生,深刻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内涵,集中体现了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他的崇高品质永远值得大家学习,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 评)
邓稼先是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学家、矢志报国的杰出代表、共产党员的先进榜样、九三学社的优秀楷模,他不仅是九三学社的骄傲,也是统一战线的骄傲,不仅是安庆的骄傲,也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庆市委书记张祥安 评)
邓稼先同志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之一。他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奉献了一生,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绩,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如同星辰一般熠熠生辉,引领激励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不断登攀新的科技高峰。邓稼先同志以对祖国的无限忠诚,用毕生兑现了把生命献给工作的庄严诺言,为核武器事业奋斗了一生、奉献了一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国为民、无私无我的崇高境界。(《光明日报》 评)
邓稼先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研制和发射核武器的主要技术领导人之一,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为了祖国的强盛,邓稼先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数十年。邓稼先所参与领导的原子弹、氢弹事业不仅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他们的伟大成就激发了中国人民族自豪感和对科学技术的好奇与敬仰。(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评)
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在国的核武器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中国海归70年70人” 评)
邓稼先是种国核物理技术领域不可或缺的巨擘。(《中国科学报》 评)
在众多的科技工作者中,邓稼先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楷模。他的生平、背景和成就不仅令世人敬佩,更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邓稼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具有伟大人格魅力的人物。他在工作中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对待同事和学生始终给予关爱和支持。在生活中,他谦虚低调、乐于助人,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团委宣传部 评)
邓稼先以深厚民族情感、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卓越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投身于中国的核武器事业,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学习的典范。邓稼先屡建殊勋而不傲,是践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科学家精神的典范。邓稼先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严谨求实、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科学品质,学术民主、协同攻关的优良作风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应学习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邓稼先一生求真求实、尊重科学、关注细节。在科研工作中,他坚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不畏艰难,勇攀高峰。他深入第一线,亲自了解实验情况,遇到重大问题亲临现场指挥、处理,展现了他作为实干家的风采。邓稼先不仅是新中国科技界的杰出代表,更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楷模。(《科技导报》 评)
纪念旧居
邓稼先旧居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两弹城”,是原九院院部旧址,邓稼先曾在此居住14年,通过恢复邓稼先旧居原貌,以实物和照片形式让人们了解当年他在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邓稼先旧居”几个字是由邓稼先妻子许鹿希题写。旧居前的塑像“两弹元勋邓稼先”是由张爱萍将军所题。旧居里面摆放有一张简单的床铺,几把普通的座椅,唯一的一套沙发还用废旧的弹簧床做的 。
绵阳市梓潼县邓稼先旧居
评书原型
《忠心报国邓稼先》是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王寿章创编的评书新段 。
纪念故居
邓稼先故居坐落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北麓,主体建筑名为铁砚山房,是邓稼先的出生地。故居是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基地,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2017年被列为全国红色经典景区名录 。
邓稼先故居外景
纪念公园
邓稼先纪念广场
为纪念邓稼先,四川省绵阳市于1994年在人民公园修建了邓稼先纪念广场,广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1995年被绵阳市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稼先公园
怀宁县稼先公园是一座以邓稼先命名、人文与自然交融的名人主题公园,公园分“纪念园”和“物理园”两部分。稼先公园占地面积约10.6公顷,其中景观绿地8公顷,水域面积2.6公顷,公园于2018年3月开工建设,2018年12月完工 。
怀宁县稼公园
竖立雕像
1994年10月,绵阳市委、市政府和绵阳人民为长久缅怀邓稼先的光辉业绩,激励科技工作者刻苦钻研、勇于攻关、多出成果,教育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塑造和设立了邓稼先铜像,并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绵阳市人民公园邓稼先铜像
2018年9月4日,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两弹城”举行邓稼先铜像安放仪式。“两弹城”是原九院院部旧址,邓稼先在此工作、生活14年。邓稼先铜像由九三王选关怀基金会捐赠,按照许鹿希珍藏的铜像进行复原制作 。另在安庆市科技馆旁,也竖立有邓稼先雕像 。
安庆市科技馆邓稼先雕像
2024年6月,纪念“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院士诞辰100周年暨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在安吉“两弹一星”事迹馆举行。仪式现场还举行了安吉“两弹一星”事迹馆与邓稼先故居共建友好合作馆揭牌仪式 。
道路命名
稼先路是怀宁县城一条主干道路,始建于1999年,道路总长3700米,道路总宽50米。2012年对城区段进行提升改造,从混凝土路面改为沥青路面。2017年稼先路提升改造后全长5980米 。
怀宁县稼先路实拍图
影视原型
电影《横空出世》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陈国星导演电影作品《横空出世》在年底公映,电影以邓稼先、张蕴钰为原型,讲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诞生的故事,影片由李雪健、李幼斌等主演 。
电影《横空出世》海报
电影《邓稼先》
2009年7月3日上午八点半,电影《邓稼先》四川首映式在邓稼先生前工作所在地绵阳科学城举行。《邓稼先》由常州广播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峨嵋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讲述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在新中国初建后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不惧艰难,隐姓埋名数十年,为发展国防尖端武器事业、秘密研制原子弹、氢弹的故事。影片由王冀邢执导,巫刚、刘蓓、汤镇宗、徐敏、高发等联合主演 。
电影《邓稼先》海报
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2011年1月,史诗大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央视一套播出,该剧将解密有关“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不为人知的内幕。该片由王晓明执导,唐国强、陈建斌等主演 。
主题宣传
2005年,在新华社播发的《永远的丰碑》第96期栏目中,详细介绍了邓稼先的先进事迹。《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是新华社联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各省区市主要新闻媒体共同推出的。旨在充分展示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风采,回顾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性的历史,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共同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
戏剧原型
原创话剧
《马兰花开》是一部由清华大学师生自编自演的原创话剧 ,讲述邓稼先为祖国国防事业呕心沥血、忘我奋斗的不平凡人生,该剧包括“九次精算”“痛别挚母”“大漠英雄”“永恒敬礼”等场景 。《马兰花开》自2013年4月首演以来,历经十余载。截至2023年5月,已完成20轮93场演出,覆盖观众超12万人次。校外巡演足迹走过青海、新疆、湖北、上海、陕西、四川、山西、吉林、浙江、北京、重庆、江苏、湖南等地。先后有700余名学生在剧组中锻炼成长,成为清华新百年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
清华大学原创话剧《马兰花开》剧照
原创黄梅戏
2018年5月14日,原创黄梅戏《邓稼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该剧由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创排,讲述了邓稼先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和崇高追求 。
舰船命名
2016年2月2日,邓稼先号(舷号874)船入列命名授旗仪式在海军浙江舟山某军港举行。自此,邓稼先号列编东海舰队某作战支援舰支队侦测船大队,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邓稼先号是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新型海洋综合调查船,该船满载排水量6000余吨,装备有海洋气象观测、海洋水文调查、海洋测绘作业、调查测量辅助等多项调查测量系统,是海军实现远洋常态化调查测量的开路先锋 。
邓稼先号海洋综合调查船
纪念邮票
2014年10月16日,中国邮政《中国现代科学家(六)》纪念邮票1套6枚发行,邮票内容分别为王淦昌、赵九章、郭永怀、邓稼先、朱光亚、王选6位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采用国画形式描绘六位科学家形象 。《中国现代科学家》系列纪念邮票自1988年首次发行以来,截至2022年9月,共发行九组,有38位科学家入选 。
《中国现代科学家(六)》纪念邮票
油画创作
布面油画《两弹元勋邓稼先》尺寸150×90Cm,选取自1986年3月,邓稼先在住院时用手比划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大小的照片,左边是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两弹元勋邓稼先》于2018年底受吴国亭美术馆委托,由油画家何承东创作完成,后由邓稼先故居纪念馆收藏陈列 。
油画《两弹元勋邓稼先》
纪念场馆
邓稼先生平陈列馆面积850平方米,主要分为主展厅和临展厅两部分。馆内主展厅包括序厅、少年壮志多峥嵘、雄心伴我作远游、许身国威壮河山、初心不改有斯人等五个部分,收藏了有关邓稼先的手稿、物品、证书、照片等珍贵资料,运用实物、模型、场景、互动多媒体等展示手段。陈列馆于2021年10月21日正式开馆运行 。陈列馆已成为安徽省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之一,也是怀宁县新增的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邓稼先生平陈列馆外景实拍
学校命名
怀宁县稼先学校以邓稼先命名,是怀宁县一所新建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占地面积96亩,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小学部30个班,初中部15个班 。学校把邓稼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国防事业的科学家精神作为学校德育之根,以他在国防事业的伟大贡献感染学生,树立民族自信,点燃科学之光 。
怀宁县稼先学校
纪念活动
2006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20周年纪念日;7月31日上午,九三学社中央召开纪念学习邓稼先同志座谈会。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在讲话中指出,全社各级组织要广泛开展对邓稼先同志优秀事迹及崇高风范的宣传,要永远缅怀邓稼先同志;要永远学习邓稼先同志的精神;要永远宣传以邓稼先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九三学社先贤的优秀事迹 。
2024年5月14日,由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培训中心、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共同主办的“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缅怀‘两弹元勋’邓稼先”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召开。研讨会聚焦邓稼先同志爱国精神与科学贡献,颂扬其攀登高峰、无私奉献的崇高风范 。
2024年6月18日,安徽省怀宁县稼先学校组织开展“探秘自然科学,走进科技创新”纪念邓稼先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暨“科技创新周”成果展示专题活动,低中年级学生、“科技创新”特色社团学生和教师代表参加此次活动。通过此次活动,稼先学校更加坚定坚持“科学“科技”两大课程育人路径的信心,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努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四有”时代新人 。
2024年6月23日上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北京召开纪念邓稼先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追忆邓稼先生平事迹,缅怀与纪念他的功绩,学习和弘扬他的品格与精神。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邓稼先诞辰百年专题纪念片《许身国威壮河山》,通过影像,重回邓稼先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年代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召开纪念邓稼先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人物传记
出版时间 | 图书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图书图鉴 |
---|---|---|---|---|
2024年 | 《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榜样》 | 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
2022年 | 《邓稼先的故事》 | 李建臣 | 远方出版社 | |
2022年 | 《邓稼先的故事》 | 李建臣 | 远方出版社 | |
2022年 | 《邓稼先的故事》 | 李建臣 | 远方出版社 | |
2022年 | 《邓稼先的故事》 | 隋倩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
2021年 | 《邓稼先:功勋泽人间》 | 沈俊峰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2021年 | 《邓稼先》 | 林晓慧、张子剑 |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 |
2021年 | 《爸爸在远方·邓稼先》 | 徐鲁、刘九鸣 |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
2020年 | 《把一生献给了核事业:邓稼先》 | 李建臣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
2019年 | 《邓稼先的故事》 | 许鹿希、史晓雷、刘丹一 | 学苑出版社 | |
2018年 | 《中国梦:两弹元勋邓稼先》 | 马铭、杜恩龙 | 河北美术出版社 | |
2017年 | 《两弹元勋邓稼先传》 | 田丰 | 长春出版社 | |
2016年 | 《邓稼先:温文尔雅的坚守》 | 才云鹏 | 台海出版社 | |
2016年 | 《问鼎长天 强我国威——两弹元勋邓稼先》 | 黄金华、孟庆宇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
2015年 | 《邓稼先传》 | 许鹿希、邓志典、邓志平、邓昱友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2013年 | 《感动中国的时代先锋:两弹元勋·邓稼先》 | 祁淑英 | 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
2012年 | 《邓稼先的故事》 | 林文力 | 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 |
2012年 | 《邓稼先的故事》 | 林文力 |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教育出版社 | |
2011年 | 《两弹元勋邓稼先》 | 周禹彤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
2009年 | 《少年红色经典:邓稼先》 | 魏丛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
2008年 | 《邓稼先中国著名科学家传记:青少年励志读本》 | 祁淑英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
2004年 | 《邓稼先》 | 邓志平、彭洁、葛康同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
1998年 | 《邓稼先传》 | 许鹿希、葛康同、邓志平、邓志典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
1990年 | 《中外名人故事丛书:邓稼先》 | 冯媛 | 中国和平出版社 |
纪念文章
刊发时间 | 文章名称 | 作者 | 刊物名称 |
---|---|---|---|
2024年 | 爱国科学家的典范——纪念“两弹元勋”邓稼先同志诞辰100周年 | 万立 | 《光明日报》 |
2024年 | 邓稼先:东方巨响 | 陈佳莉 | 《环球人物》 |
2024年 | “两弹元勋”邓稼先:践行科学家精神的典范 | 李建强、许进 | 《民主与科学》 |
2024年 | 邓稼先——中国原子弹之父 | 朱广春 | 《疯狂英语(初中天地)》 |
2024年 | 以创新模范践行科学家精神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 李建强、梁胜朝 | 《人民周刊》 |
2024年 | 邓稼先家国情怀的生成逻辑、表现形式及当代价值 | 潘润 |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
2024年 | 邓稼先爱国报国精神的形成渊源、内涵特征及时代价值 |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培训中心、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联合课题组 | 《民主与科学》 |
2023年 | “两弹”元勋——邓稼先 | 《大学科普》编辑部 | 《大学科普》 |
2022年 | 红云冲天照九霄 千钧核力动地摇 许身国威壮河山 无双国士邓稼先 | 王渝生 | 《中国科技教育》 |
2015年 | 邓稼先的爱国心 | 罗丹苓、况勋伟 | 《学子(理论版)》 |
2013年 | “两弹元勋”邓稼先传奇人生:埋名戈壁28年 | 黄小坚 | 《今日科苑》 |
2012年 | 共和国脊梁之邓稼先:隐姓埋名三十年的两弹元勋 | 完颜亮 | 《党史博采(上)》 |
2011年 |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伟大爱国情操 | 高凤香 | 《兰台世界(上旬)》 |
2009年 | 邓稼先:舍生忘死追求卓越的“两弹元勋” | 朱爱国、程民治 | 《巢湖学院学报》 |
2009年 | 缅怀“两弹”元勋邓稼先 | 张开善 | 《中共党史资料》 |
2009年 | 邓稼先的追求 | 徐恒足 | 《前线》 |
2006年 | 你用生命,谱写着壮怀激烈的诗篇——给邓稼先 | 郭曰方 | 《民主与科学》 |
1993年 | 邓稼先 | 杨振宁 | 《人民日报》 |
纪念讲座
时间 | 讲座名称 | 合作单位 |
---|---|---|
2024年 | 讲述前辈故事,弘扬科学精神,勇担时代使命——邓稼先的故事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