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丝菌病 编辑

病症

本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可引起化脓、溃烂及渗出。潮湿环境和腐烂草木有利于本菌的生长,当皮肤破损时病菌侵入,根据患者对该菌的暴露史及免疫状态不同,有不同表现。

基本信息

编辑

外文名:Sporotrichosis

就诊科室:皮肤科

常见发病部位: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

常见病因:申克孢子丝菌感染

常见症状:皮肤化脓、溃烂及渗出,咳嗽发热

中文名 :孢子丝菌病

临床表现

编辑

1.皮肤淋巴管型

最常见,真菌由外伤处植入,局部出现小而硬、可推动的无痛性皮下结节,呈红、紫或黑色,有时初起即为溃疡。好发于指部或腕部,损害沿淋巴管排列,自觉症状不明显。

2.固定型

好发于面、颈、躯干等处,损害为溃疡、状或浸润性肉芽肿,周围有时有卫星状损害。

3.皮肤黏膜型

较少见,发生于口腔、咽喉部或鼻部,初起为红斑、溃疡或化脓性损害,后变成肉芽肿性、赘生物或乳头瘤样损害。

4.播散性孢子丝菌病

可发生骨、骨膜及滑膜孢子丝菌病,眼孢子丝菌病,系统性孢子丝菌病及孢子丝菌病脑膜炎

5.孢子丝菌病

主要由吸入孢子而发病,有咳嗽、发热症状。并出现结节损害、薄壁空洞、纤维化及胸腔积液

诊断

编辑

依据本病临床表现,结合真菌检查、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一般不难。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及皮下组织的化脓性及肉芽肿性炎症,很难看到微生物,当存在大量病原体时,可通过PAS染色看到。但应与疣状皮肤结核着色真菌病、芽生菌病及炭疽病等鉴别。

治疗

编辑

全身治疗为主,单纯局部治疗无明显效果。

1.全身治疗

(1)伊曲康唑 治疗皮肤淋巴管型和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效果好,疗程3~6个月。

(2)碘化钾 无抑制真菌作用,可能通过影响患者的免疫反应而发挥作用。治疗有效,但要注意胃肠不适及对甲状腺抑制等副作用。

(3)两性霉素B 用于严重的及播散型孢子丝菌病。

2.局部治疗

(1)2%碘化钾溶液或10%碘化钾软膏外用,损害消退后,应持续使用1个月左右,以防复发。

(2)局部液氮治疗,尤其适用于孤立小型损害者。

预防

编辑

注意保护皮肤,勿接触腐烂草木,勿刺伤皮肤。

下一篇 皮肤粗糙

上一篇 黑棘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