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编辑
流感嗜血杆菌简称流感杆菌,是人类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属嗜血杆菌属,本属细菌因人工培养时必须加新鲜血液或血液成分方能生长,故名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是嗜血杆菌属中最常见的对人有致病性的细菌,可引起原发性化脓性感染和呼吸道继发感染。
就诊科室:感染科
常见病因:流感嗜血杆菌
传染性:有
传播途径:呼吸道,孕妇产道
病原菌根据不同的生化反应可分为6个生物型:Ⅰ、Ⅱ、Ⅲ、Ⅳ、Ⅴ和Ⅵ。致病者多为Ⅰ、Ⅱ、Ⅲ和Ⅳ型。根据荚膜多糖抗原性的不同,可将有荚膜菌分为6个血清型:a、b、c、d、e和f。其中b型致病力最强,其次为e和f。根据细菌外膜蛋白(OMP)又可分为不同的亚型。有荚膜者致病力大于无荚膜者。
流感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可通过孕妇产道感染。新生儿由于有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故2个月内发病率低,3个月至3岁儿童的血清抗体水平最低,此期易发生感染。
1.肺炎
成年患者多为已有慢性呼吸系统疾患者,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节段性肺炎,甚至大叶性肺炎。半数胸膜受累,但发生脓胸者少见。大部分为有荚膜的b型菌引起,但亦有部分患者为无荚膜菌引起。预后取决于患者原来的健康状况,病死率可达30%以上。
2.泌尿生殖道及妇产科感染
本菌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及脓肿、宫颈炎、阴道炎、尿道炎、产褥热、新生儿菌血症等。细菌多分不出血清型,生物型有Ⅰ、Ⅱ、Ⅲ、Ⅳ。Ⅰ、Ⅱ、Ⅲ多见于呼吸道感染,Ⅳ型则较独特地见于泌尿生殖道感染,故有人将分不出血清型的生物Ⅳ型菌称为泌尿生殖道型。
3.脑膜炎
婴幼儿的化脓性脑膜炎60%以上由本菌引起,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5岁以下小儿发病率上升了6倍。过去成年人发病率低,为1%~3%,但近年来发病率亦在上升,有报道已达20%。成年人多有原发病灶,如鼻旁窦炎、肺炎、会厌炎等,特别易发生于头部创伤或有脑脊液漏者,致病菌多为b型菌。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均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相似。病死率成人为10%~20%。
4.会厌炎
患者多为身体健康而较年轻者。发热、咽痛,由于局部严重肿胀可导致呼吸道堵塞,为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5.其他化脓性感染
(1)阑尾炎,有人对376例手术切下阑尾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本菌占4%;
(2)胆道感染,可引起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
(3)蜂窝织炎,多见于小儿;
(4)化脓性关节炎,可单一关节也可多关节受累;
(5)鼻旁窦炎;
(6)骨髓炎;
(7)附睾炎;
(8)乳突炎等。
6.继发感染
常发生在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等呼吸道感染后,亦常为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的病原,还可使儿童在病毒感染之后继发鼻窦炎、中耳炎。
1.病原学检查
(1)涂片 直接检查肺炎患者的痰,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化脓性感染病灶处脓性分泌物,均可做涂片染色检查,如发现革兰阴性短杆菌有助于诊断。
(2)细菌培养 流感杆菌脑膜炎等感染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等表现并无不同,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由血液、脑脊液中及局部分泌物中查到病原菌;以免疫化学方法鉴定新分离菌的荚膜肿胀反应及从上述体液、浓缩尿等标本中检查荚膜物质,这些也可作为佐证。咽培养和痰培养则不能除外为带菌所致,须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考虑。
(3)对流免疫电泳(CIE) 对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和CIE检测Hib抗原发现,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3.3%(8/60),CIE阳性率为90%(54/60);其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培养阳性率5.0%(3/60),b型流感嗜血杆菌CIE检测阳性率51.7%(31/60)。
(4)细菌核酸检查 已有人在试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查细菌特异性核酸片段,但敏性和特异性尚不够稳定,仍在研究中。
(5)免疫学检查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用反向血凝试验检测细菌抗原,比细菌培养更快获得结果。
(6)其他检查 依据患者感染部位可选择进行X线拍片、CT等检查以协助诊断。肺炎者X线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
2.血象
血白细胞计数,轻症者可在正常范围,重症者则可增高达10×10/L以上,中性可占80%以上。
3.脑脊液检查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