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克托·安布罗斯 编辑
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Victor R. Ambros) ,男,1953年12月1日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市 ,美国发育生物学家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自然科学西尔弗曼教授 。
1971年,维克托·安布罗斯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本科毕业后,在戴维·巴尔的摩实验室任技术员,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 。197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1985年,任哈佛大学助理教授 ,之后共同发现了首个miRNA lin-4 。1988年至1992年,任哈佛大学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系副教授 。1992年至1996年,任达特茅斯医学院生物科学副系教授。1996年,晋升为教授 。2001年至2007年,任达特茅斯医学院遗传学教授 。2007年,任职于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 ,同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9年,任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自然科学西尔弗曼教授 。2011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18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
维克托·安布罗斯长期从事遗传学研究,主要包括基因突变研究 。20世纪80年代在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体内发现第一个微小RNA(lin-4)及其调控靶标(lin-14),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为理解基因调控和疾病发生机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对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2008年,获得富兰克林奖章 、拉斯克医学奖 。2014年,获得沃尔夫医学奖 。2015年,获得生命科学突破奖 。2024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中文名:维克托·安布罗斯
外文名:Victor AmbrosVictor R. Ambros
别名:维克多·安布罗斯
国籍:美国
出生地: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市
出生日期:1953年12月1日
毕业院校:麻省理工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4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5年获得生命科学突破奖2014年获得沃尔夫医学奖2011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8年获得富兰克林奖章展开
2024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5年获得生命科学突破奖2014年获得沃尔夫医学奖2011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8年获得富兰克林奖章2008年获得拉斯克医学奖200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性别:男
早年经历
1953年12月1日,维克托·安布罗斯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市 ,从小在佛蒙特州长大,八九岁的时候,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棒球运动员,从家里散落的书籍中读到一些关于发明家和天文学家的内容,又决定成为一名天文学家。在11-12岁时成为了一名天文爱好者,根据书上描述,自己制作了一台望远镜。父亲发现他对科学研究感兴趣,支持并帮助他完成了许多“项目” 。
教育经历
中等教育
1971年,维克托·安布罗斯在Woodstock High School完成高中学业 。
高等教育
1971年,维克托·安布罗斯高中毕业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天文。那时的他对科学的认知处于一种幼稚的状态,入学后,他改变了对专业的主意,他发现自己的数学技能不足以胜任物理学家,也因为他发现了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并且爱上了这两门学科。本科毕业后,他在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戴维·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实验室担任了一年技术员,随后留在了实验室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 ,于197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
攻读博士期间,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罗伯特·霍维茨到麻省理工学院建立实验室,维克托·安布罗斯对有机会从事线虫研究感到兴奋。之后罗伯特·霍维茨建议维克托·安布罗斯对它们进行研究 。
罗伯特·霍维茨建议维克托·安布罗斯研究lin-4,还有一个unc-86基因,得益于lin-4抑制剂的偶然出现,维克托·安布罗斯在lin-4上取得了进展 。
博士后研究
1979年至1985年,维克托·安布罗斯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
1982年,加里·鲁夫昆(Gary Ruvkun)来到霍维茨实验室,教授如何制作DNA和进行限制性酶切。安布罗斯和鲁夫昆合作尝试克隆lin-14并获得成功,但没有包括序列。1985年,安布罗斯将lin-4项目带到在哈佛大学的实验室,鲁夫昆则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实验室进行lin-14项目,双方仍然保持联系 。
维克托·安布罗斯工作经历
任职哈佛大学
1985年,维克托·安布罗斯任哈佛大学助理教授 。
1987年,罗莎琳德·李(Rosalind Lee)加入实验室,推动他们寻找基因位点的遗传实验。随后博士后Rhonda Feinbaum 加入。维克托·安布罗斯和他们共同发现了首个miRNA lin-4,研究后发现这种具有调控功能的分子不是蛋白质分子,是一种仅有22个碱基的非编码RNA分子,结果表明,来自lin-4的这种小RNA负责抑制lin-14 。
之后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昆交换了各自发现的序列,得出一个结论:lin-4 microRNA通过与其mRNA中的互补序列结合,关闭了lin-14基因,阻止了lin-14蛋白的合成。这一发现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基因调控原则,即由microRNA介导的调控机制。1993年,两人在《细胞(Cell)》杂志背靠背发表论文 。
1988年至1992年,维克托·安布罗斯任哈佛大学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系副教授 。
任职达特茅斯医学院
1992年,维克托·安布罗斯任职于达特茅斯医学院 。1992年至1996年,任达特茅斯医学院生物科学副系教授。1996年至2001年,任达特茅斯医学院教授 。
2000年的一天,维克托·安布罗斯看到加里·鲁夫昆的一篇论文摘要。论文展示了let-7在不同动物物种中的高度保守性,跨越了从海胆到人类的广泛物种。维克托·安布罗斯陷入深思:如果let-7具有如此广泛的保守性,那么其他类似的微小RNA也很可能存在于各种生物中,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随后他和罗莎琳德·李(Rosalind Lee)开始有针对性的测序和搜索工作,他们鉴定了大约十几个线虫的微小RNA,其中一些(如mir-1)广泛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物种中 。
2001年至2007年,维克托·安布罗斯任达特茅斯医学院遗传学教授 。
任职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
2007年,维克托·安布罗斯任职于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 ;同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8年,任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教授 。2009年,任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自然科学西尔弗曼教授 。
2009年至2016年,维克托·安布罗斯任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RNA治疗研究中心联合主任 。2011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18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
2024年10月7日,维克托·安布罗斯与加里·鲁夫昆因发现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共享1100万瑞典克朗奖金(约745万元人民币) 。
维克托·安布罗斯(右)与好友加里·鲁夫昆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80年代末,维克托·安布罗斯开始研究小蠕虫秀丽隐杆线虫(C. elegans)。秀丽隐杆线虫却具有许多复杂生物体中也存在的特化细胞类型,比如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等,这些特征使得不起眼的小蠕虫秀丽隐杆线虫成为研究多细胞生物组织如何发育和成熟的有用模型。研究中,维克托·安布罗斯对控制不同遗传程序激活时间的基因产生兴趣。研究了两种突变线虫品系,lin-4和lin-14,发现lin-4基因似乎是lin-14基因的负调节因子。经过深入研究,揭示了lin-4基因产生了一种异常短的核糖核酸分子,这种核糖核酸不编码蛋白质,却能够抑制lin-14的活性 。
1993年,维克托·安布罗斯用经典定位克隆方法在线虫中克隆了LIN-4基因,并通过定点突变发现LIN-4并不编码蛋白,而是产生一种小RNA分子。这种小RNA分子能以不完全互补的方式与其靶mRNA在特定区域(3’UTR区域)相互作用来抑制LIN-14的表达,最终导致LIN-14蛋白质合成减少,这种现象叫做“转译抑制” 。
学术论文
刊发时间 | 论文名称 | 刊物名称 |
---|---|---|
2024年 | Modeling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associated hAGO1 mutations in C. elegans Argonaute ALG-1 | 《Proc Natl Acad Sci USA》 |
2023年 | A bacterial pathogen induces developmental slowing by hig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 《Cell Rep.》 |
2022年 | Critical contribution of 3' non-seed base pairing to the in vivo function of the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let-7a microRNA | 《Cell Rep.》 |
2021年 | elegans LIN-28 controls temporal cell fate progression by regulating LIN-46 expression via the 5' UTR of lin-46 mRNA | 《Cell Rep.》 |
2021年 | A cohort of Caenorhabditis species lacking the highly conserved let-7 microRNA | 《Genes Genomes Genetics》 |
2021年 | Development: Keeping Time with Transcription | 《Curr Biol.》 |
2020年 | Engineering essential genes with a "jump board" strategy using CRISPR/Cas9 | 《MicroPubl Biol.》 |
2020年 |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leaves the decoding center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 ribosomes | 《PLoS Biol.》 |
2020年 | RNA-seq with RNase H-based ribosomal RNA depletion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C. elegans | 《MicroPubl Biol.》 |
2020年 | Extracellular microRNAs in human circul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miRISC complexes that are accessible to antiAGO2 antibody and can bind target mimic oligonucleotides | 《Proc Natl Acad Sci USA》 |
2020年 | Circulating microRNA Profiles in Acetaminophen Toxicity | 《 J Med Toxicol.》 |
2019年 | Regulation of nuclear-cytoplasmic partitioning by the lin-28-lin-46 pathway reinforces microRNA repression of HBL-1 to confer robust cell-fate progression in C. elegans | 《Development》 |
2019年 | Trans-splicing of the C. elegans let-7 primary transcript developmentally regulates let-7 microRNA biogenesis and let-7 family microRNA activity | 《Development》 |
2019年 | Pheromones and Nutritional Signals Regulate the Developmental Reliance on let-7 Family MicroRNAs in C. elegans | 《Curr Biol.》 |
2019年 | The C. elegans heterochronic gene lin-28 coordinates the timing of hypodermal and somatic gonadal programs for hermaphrodite reproductive system morphogenesis | 《Development》 |
2019年 | Th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ccessory genome elements influence virulence towards Caenorhabditis elegans | 《Genome Biol.》 |
2018年 | Recent Molecular Genetic Explorations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 MicroRNAs | 《Genetics》 |
2017年 | A microRNA family exerts maternal control on sex determination in C. elegans | 《Genes Dev.》 |
2016年 | Comparison of RNA isolation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extracellular RNA detection by high-throughpu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Anal Biochem.》 |
2016年 | Staufen negatively modulates microRNA activity inCaenorhabditis elegans | 《Genes Genomes Genetics》 |
2015年 | Caenorhabditis elegans ALG-1 antimorphic mutations uncover functions for Argonaute in microRNA guide strandselection and passenger strand disposal | 《Proc Natl Acad Sci USA》 |
2015年 | Robust distal tip cell pathfinding in the face of temperature stress is ensured by two conserved microRNAS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 《Genetics》 |
2015年 | Bio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 of extracellular miRNA-155 in mice | 《Sci Rep.》 |
2015年 | Caenorhabditis elegans microRNAs of the let-7 family act in innate immune response circuits and confer robust developmental timing against pathogen stress | 《Proc Natl Acad Sci USA》 |
2015年 | An efficient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preparing cDNA libraries from scarce biological samples | 《Nucleic Acids Res.》 |
2015年 | Control of stem cell self-renewal and differentiation by theheterochronic genes and the cellular asymmetry machinery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 《Proc Natl Acad Sci USA》 |
2014年 | miR-14 regulates autophagy during developmental cell death by targeting ip3-kinase 2 | 《Mol Cell.》 |
2014年 | The embryonic mir-35 family of microRNAs promotes multiple aspects of fecundity in C. elegans | 《Genes Genomes Genetics》 |
2014年 | Circulating MicroRNA Profiles in Human Patients with Acetaminophen Hepatotoxicity or Ischemic Hepatitis | 《Proc Natl Acad Sci USA》 |
2014年 | Mutations in conserved residues of the C. elegans microRNA Argonaute ALG-1 identify separable functions in ALG-1 miRISC loading andtarget repression | 《PLoS Genet.》 |
2013年 | Circulating Cell and Plasma microRNA Profiles Differ Between Non-ST-Segment and ST-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 《Fam Med Sci Res.》 |
2013年 | The Decapping Scavenger Enzyme DCS-1 Controls MicroRNA Levels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 《Mol Cell.》 |
2013年 | Developmental decline in neuronal regeneration by the progressive change of two intrinsic timers | 《Science》 |
2012年 | Dauer larva quiescence alters the circuitry of microRNA pathways regulating cell fate progression in C. elegans | 《Development》 |
2011年 | Circulating MicroRNA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Circulation》 |
2011年 | MicroRNAs and developmental timing | 《Curr Opin Genet Dev.》 |
参考资料 |
科研项目
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担任角色 |
---|---|---|---|
2019年至2024年 | Genetic control of developmental timing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 首席研究员 |
2014年至2019年 | Racial and ethnic diversity in human extracellular RNA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 | 项目参与者 |
2014年至2019年 | microRNA gene networks regulating responses environment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 首席研究员 |
2013年至2018年 | Extracellular RNAs: Biomarkers for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disease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 项目参与者 |
1984年至2019年 | Genetic Control of Animal Development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 首席研究员 |
- | Functional analysis of microRNA genes in Drosophila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 首席研究员 |
- | Developmental Regulation of MicroRNA Expression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 首席研究员 |
- | Chemical genetics of LIN-28 in C. elegans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 首席研究员 |
- | MicroRNA Pathways and Stress Resistance in C. Elegans | 埃里森基金会 | 首席研究员 |
- | microRNA profiles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治疗联盟 | 首席研究员 |
- | MicroRNA in Acetaminophen Toxicity | McNeil Foundation | 项目参与者 |
参考资料 |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就读时间 | 学生姓名 | 备注 | 就职去向 |
---|---|---|---|
2016年至2020年 | Dona Hirosha Geekiyanage | 博士/博士后 | 加利福尼亚大学默塞德分校 |
2012年至2017年 | Isana Veksler-Lublinsky | 博士/博士后 | 本·古里安大学 |
2010年至2019年 | Sungwook Choi | 博士 | HanAll Biopharmaceutical |
2010年至2017年 | Katherine McJunkin | 博士/博士后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
2010年至2016年 | Catherine Sterling | 博士/博士后 | 墨尔本大学 |
2010年至2014年 | Elizabeth Thatcher | 博士/博士后 | 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 |
2010年至2012年 | Alexey Wolfson | 博士/博士后 | Advirna, Inc |
2009年至2016年 | Zhiji Ren | 博士 | Korro Bio, Inc |
2009年至2015年 | Samantha Burke | 博士 | 格里诺贵族学校 |
2008年至2015年 | Anna Zinovyeva | 博士/博士后 | 堪萨斯州立大学 |
2008年至2011年 | Omid Harandi | 博士/博士后 | Flagship Labs 68 Inc |
2006年至2010年 | Molly Hammell | 博士/博士后 | 冷泉港实验室 |
2005年至2013年 | Maria Ow | 博士/博士后 | - |
2005年至2009年 | Xantha Karp | 博士/博士后 | 中央密歇根大学 |
2003年至2004年 | William Hanna | 博士/博士后 | 马萨索伊特社区学院 |
2002年至2010年 | Christopher Hammell | 博士/博士后 | 冷泉港实验室 |
2001年至2008年 | Nicholas Sokol | 博士/博士后 | 印第安纳大学 |
2001年至2006年 | Allison Abbott | 博士/博士后 | 马奎特大学 |
1999年至2004年 | Lorenzo Sempere | 博士 | 文安德尔研究所 |
1997年至2000年 | Richard Roy | 博士/博士后 | 麦吉尔大学 |
1995年至2001年 | Marta Hristova | 博士 | 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 |
1994年至1999年 | Philip Olsen | 博士/博士后 | Proteome, Inc |
1993年至1999年 | Yang Hong | 博士 | 匹兹堡大学 |
1990年至1997年 | Eric Moss | 博士/博士后 | 新泽西医科和牙科大学 |
1989年至1992年 | Ann Rougvie | 博士/博士后 | 明尼苏达大学 |
1988年至1992年 | Rhonda Feinbaum | 博士/博士后 | 哈佛大学医学院 |
1987年至1994年 | Susan Euling | 博士 |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 |
1985年至1988年 | William Fixsen | 博士/博士后 | 哈佛大学 |
1984年至1990年 | Craig Mello | 博士/博士后 | 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 |
1984年至1990年 | Zhongchi Liu | 博士 | 马里兰大学 |
参考资料 |
讲授课程
时间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型 | 授课地点 |
---|---|---|---|
2016年 | Small RNAs | 研究生核心课程 | 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 |
2009年 | Introduction and RAPS | 核心课程 | 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 |
1995年至2008年 | Biochemistry | 研究生核心课程 | 达特茅斯医学院 |
1986年至2008年 | Developmental Genetics | 研究生研讨课 | 哈佛大学/达特茅斯医学院 |
1985年至2001年 | Introductory Genetics | - | 哈佛大学 |
参考资料 |
科学类 | ||||||||||||||||||||||||||||||||||||||||||||||||||||||||||||||||||||||||||||||||||||||||
| ||||||||||||||||||||||||||||||||||||||||||||||||||||||||||||||||||||||||||||||||||||||||
荣誉称号 | ||||||||||||||||||||||||||||||||||||||||||||||||||||||||||||||||||||||||||||||||||||||||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9年 | 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UMCMS)生物医学科学研究生院(GSBS)咨询委员会委员 |
2016年至2017年 | 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神经治疗研究所审查委员会委员 |
2015年 | 《RNA Biology》编辑发展委员会委员 |
2013年至2014年 | 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RNA学科教师遴选委员会主席 |
2011年至2014年 | 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RNA学科教师遴选委员会委员 |
2009年至2013年 | 西门子西屋科技竞赛评委 |
2007年至2009年 | 美国遗传学学会理事会理事 |
2007年 | Friedrich Meischer Institute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
2006年 | Damon Runyon Fellowship审查委员会委员 |
2004年至2015年 | 《RNA Biology》编委 |
2004年 | Rosenstiel Award评选委员会委员 |
2004年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遗传学研究委员会主席 |
2003年 | 冷泉港实验室客座讲师 |
2002年至2005年 | 西门子西屋科技竞赛评委 |
2002年至2004年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GMS遗传学委员会委员 |
1994年 | Damon Runyon Fellowship审查委员会委员 |
参考资料 |
讲学授业
2009年10月,维克托·安布罗斯在匹兹堡大学“Dickson Prize in Medicine”讲座发表题为“MicroRNAs, from Model Organisms to Human Biology”主题演讲 。
参加活动
2011年10月1日,维克托·安布罗斯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参加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入会仪式 。
维克托·安布罗斯在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入会仪式上签署会员名册
2012年9月,维克托·安布罗斯在纽约科学院参加由美国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举办的“Dr. Paul Janssen Award”颁奖典礼和学术研讨会 。
安布罗斯与好友参加“P.Janssen Award”颁奖典礼
2014年10月19日,维克托·安布罗斯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出席Gruber Genetics Prize颁奖典礼 。
安布罗斯(左2)出席Gruber Genetics奖颁奖典礼
2014年11月9日,维克托·安布罗斯在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参加生命科学突破奖颁奖典礼 。
维克托·安布罗斯(左2)参加生命科学突破奖颁奖典礼
家世背景
维克托·安布罗斯在佛蒙特州(Vermont)一个小农场与自己的八个兄弟姐妹在牛群和猪群中长大,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平时帮父母做晒干草和割玉米之类的事。维克托·安布罗斯的父亲是二战中波兰战争的难民,只上了一年高中,后被德国俘虏,做强制劳工。解放后,在美国军队担任军官助手,他博览群书,精通四五种语言,几乎会建造任何东西。维克托·安布罗斯说父亲是个“天才” 。
婚姻家庭
维克托·安布罗斯的妻子罗莎琳德·李(Rosalind Lee)是其实验伙伴 ,两人共同推动寻找基因位点的遗传实验 。1976年,两人结婚 ,婚后育有三个儿子 。
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妻子罗莎琳德·李合影
他们在发现微小RNA(miRNA)以及探索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所起作用做出了贡献。(诺贝尔基金会 评)
他是我们学界教科书般的人物,是学界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刘如娟 评)
维克托·安布罗斯是国际知名的遗传学家和microRNA研究的先驱。(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 评)
维克托·安布罗斯在遗传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美国遗传学学会 评)
维克托·安布罗斯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庆应义塾大学 评)
维克托·安布罗斯对我们世界领先的RNA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是我们杰出RNA研究人员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他们共同推动了世界对生物机制的调控,推动了生物医学科学领域的发展。获得诺贝尔奖从而证实了维克托·安布罗斯对科学研究和创新所做出的贡献。(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院长Michael F.Collins 评)
维克托·安布罗斯是一位非常纯粹的科学家,但很长时间不被别人认可,我一直觉得他的工作很了不起。(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NA生物学与再生医学讲席教授付向东 评)
在我眼中,维克托·安布罗斯是一位非常平易近人的科学家。(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必良 评)
维克托·安布罗斯非常善良,是一个害羞和腼腆的人,不过在讨论中他总有真知灼见,思想很敏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光寿红 评)
维克托·安布罗斯在理调控生命系统和延长人类生命研究方面取得的变革性进展。(生命科学突破奖 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