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序 编辑
王序(1912年3月8日—1984年2月10日),出生于江苏无锡,药物化学家,曾任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药学系主任、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
1935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1940年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2月10日逝世。
王序主要从事杂环化合物、糖类化合物、核苷酸以及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
中文名:王序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无锡
出生日期:1912年3月8日
逝世日期:1984年2月10日
毕业院校:奥地利维也纳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12年3月8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市。
1931年,无锡辅仁中学(今无锡市中学)高中毕业。
1935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今上海理工大学 )化学系。
1936—1940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研究生院深造,1940年获博士学位,任浙江大学化学系(当时迁至贵州遵义)教授。
1941年,任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当时迁至昆明)研究员。
1950—1958年,任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医科大学)药学系教授、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
1958年,及时抓住了在生命科学中极有发展前途的核酸化学这一学科方向,开展了系统研究碱基、核苷和核苷酸为基础的有机化学研究,旨在寻找抗肿瘤新药。为此,他曾与同事一起发现了含羟基杂环化合物的不正常对甲苯磺酰化反应。
1958—1978年,任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代理系主任。
1965年,亲自率领自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他的研究生到天津中津制药厂,研究维生素B1生产中的问题。
1975年,在中国药学会及中华医学会联合组织的会议上,做了《强化机体的功能用于治疗癌症的可能性》的文献综述报告,起到了动员组织的作用。
1976年,领导全室人员去华北制药厂研究核酸降解产物的利用问题。
1978—1984年,任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主任兼任药物研究所所长(1984年为名誉系主任直至逝世)。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4年2月10日上午,王序在实验室因猝发性心肌梗塞,倒在实验台旁,经抢救无效,于9时40分逝世。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曾对中草药射干、丹参、土大黄、益母草等的成分结构进行研究。在研究香豆素类合成中发展了稠环角甲基的合成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事杂环化合物、糖类化合物、核苷酸及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在我国最早组织了以酶和受体为靶筛选常用中药,从200多种中药的600多个提取物的研究中获得有意义的活性成分信息。在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中,系统研究了硫代糖和去氧糖的合成以及嘧啶、嘌呤类核苷酸的合成,其中一些三嗪类化合物和它们的核苷,经证明是有效的抗癌剂。
●学术论著
王序先后发表论文35篇,与人合著《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命名原则》两本书。
1.Wang Xu,Anger,Spot Test for Phosgene,Mikrochim ACTa,1938,3:24。2.
Wang Xu,Bessely F,An Occurrence of Adonitol,Monatsh,1938,72:16 8。3.
Wang Xu,Bessly F,A Novel Natural Quinone Dye of a Phenanthrafuran Class,Ber,1940,73:19。4.
王序、胡美,4,7-二羟基香豆素的合成.中国化学会志,1943,10:7。5.
胡美、王序,角甲基的合成.中国化学会志,1943,10:1。6.
Hu Mei,Wang Xu,Constitution of Belamcangenin and Belamcandin,J Chem Soc,1944,307。7.
王序、胡美、纪纫容,土大黄成分的研究.中国化学会志,1947,15:21。8.
王序等,有机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9.
何端僧、余成方、王序,益母草的研究.中国科学,1962,11(10):1341。10.
李钧、张礼和、王序,1,2,4-三嗪类化合物的研究Ⅰ.化学学报,1962,28( 3):167。11.
李钧、张礼和、王序,1,2,4,三嗪类化合物的研究Ⅱ.化学学报,1963,29 (5):336。12.
王序、蔡孟深等,1,2,4-三嗪类化合物的研究Ⅲ.化学学报,1964,30(2): 183。13.
李钧、王序,1,2,4-三嗪类化合物的研究Ⅳ.化学学报,1966,32(2):174 。14.
李钧、张礼和、王序,1,2,4-三嗪类化合物的研究Ⅴ.化学学报,1966,32( 2):186。15.
李钧、李云贵、王序,1,2,4-三嗪类化合物的研究Ⅵ.化学学报,1980,38( 6):581。16.
王序、张礼和,环状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80,15(7):396 。17.
王序、邢其毅、汪猷等,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命名原则》.科 学出版社,1980。18.
韩桂秋、徐世明、王序等,野百合属生物碱的研究Ⅰ.北京医学院学报,1981 ,13(1):15。19.
王序、韩桂秋、李长令,双稠环吡咯啶类生物碱结构与抗肿瘤作用及其毒性关 系的研究.北京医学院学报,1981,13(4):310。20.
李云贵、马灵台、王序,5-甲基异唑-3-甲酰胺的Hofmann反应.药学 学报,1981,16(3):230。21.
王序、李荣芷、韩桂秋,研究常用中药活性成分途径的探讨.北京医学 院学报,1982,14(4):372。22.
王序、王泽民、练汝丰,全合成先锋霉素的重要中间体——噻嗪酸酯的研究.化 学学报,1982,40(5):459。23.
王序、程铁明,腈氧化物的研究Ⅰ,腈氧化物与ASN的加成反应.北京医学院学 报,1982,14(4):376。24.
Wang Cong-hai,Zhang Li-He,Wang Xu,et al,Field Desorption Mass Spe ctrometry 1 Cyclic Nucleotides Acta Chimica Sinica,1983,1:37。25.
王序、董领娇、徐成等,阿糖胞苷合成新方法.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4,16( 4):169。26.
张礼和、马灵台、王序等,环状核苷酸衍生物的合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 5,6(10):903。27.
Zhang Li He,Ma Ling Tai,Wang Xu,et al Studies on the Synthese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Nucleoside 3',5'-Cyclic Phosphotriesters and Phosp horamidates,Kexue Tongbao,1985,30(2):264。28.
Shen T Y,Wang Xu,Han Gui Qiu,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a Platelet -activation Factor Receptor Antagonist Lsolated from Haifenteng (Piper Futokadsu ra):Specific Inhibition of in Vitro and in Vivo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lnduced Effects,Proc Natl Acad,USA,1985,82:672。29.
王序、韩桂秋、李长令,现代生物分析法对常用中药筛选的研究.北京医科大 学学报,1986,18(1):31。30.
董领娇、刘思明、王序等,脒类化合物与α-卤代-α,β-不饱和腈类反应的研 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7,8(10):885。
●科研获奖
1978年,环核苷酸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获北京市技术成果三等奖。
人才培养
王序大部分时间是在高等院校任教,讲授过有机化学、有机分析、有机合成、单元作业、理论有机等课。他在古稀之年,仍不辞辛劳,亲自上第一线,选用国外最好的教材,为药学系学生讲授有机化学。他的教学方法,不是让学生死记,而是讲重点、难点,尤其是着重介绍事物发展的过去与现在,设想将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与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很多学生反映:“听王先生的课,日后回忆,越回忆越有味……”他还主张要重视实验,正确掌握实验技巧,仔细观察反应现象,录取数据。他经常到学生实验室看学生做实验,这是他一贯的作风。他常说:“搞有机化学的人,如果手不行(即实验技能不行),就等于废物。”他在60多岁时,还亲自在实验室里做研究工作,为大家示范如何做微量物质重结晶的方法。
王序重视师资培养工作,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师资质量的提高。早在60年代初期,他就提出:“青年助教带学生实验,必须做学生3倍量的实验(最低限),并结合实验阅读有关理论及参考文献,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质量。”由于“文化大革命”中断教学,使得中青年教师基础不够,知识老化,王序提出青年师资必须从头培养,加强数理基础及实验基本功训练。他亲自带研究生多名,指导中年教师做深入的科研工作,对培养有机化学、植物化学的专门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王序注意思想教育。他与研究生、科研助手们讨论业务问题的同时,总是勉励他们要刻苦学习,为提高中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去攻克一个个难关,攀登科学的高峰。他认为这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民族感、责任感。针对当前青年学生做实验大手大脚、浪费试剂等情况,王序经常以自己在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那种简陋的条件下做实验的事例去教育学生、启发学生厉行节约。他常说:“做工作是要有条件的,但更重要的是主观上的努力。”由于他教书育人工作做得出色深入,院系有关部门的领导,在毕业生统一分配工作时,常请他出来做动员报告,效果极好。1983年,王序对研究生入学教育的录音报告,学校里至今保存并在必要时拿来教育学生
王序十分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他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到艰苦地方去工作几年,才能磨练意志。他自己从未休过寒暑假,组织上安排他去外地疗养,他也从来不去。他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和子女都起了极大的作用。1964年,他的第一个女儿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分配去大庆油田工作。这个女儿一直坚持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已成为当地石油工业的技术骨干。
荣誉表彰
王序曾被评为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
1956年,当选为全国群英会代表。
1964年,获国家发明奖。
2006年,被评选为首届“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
1962年,任中国药学会第19届副理事长。
1961—1966年,王应睐担任上海生化学会理事会主席。
1962年起,任北京化学会理事长。
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同年,担任北京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
1978年,任中国化学会第19届副理事长,任北京医药总公司顾问以及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历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常务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北京市人大代表。
1979-1987年,任中国生化学会理事长。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政协常委。他还曾任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组副组长,北京药学会理事长。
1984年,担任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1987年后,任名誉理事长。
“披肝照胆诚诚恳恳为了祖国未来;呕心沥血点点滴滴付予革命事业。”这是药学系全体师生送给王序的一副挽联,如实地反映了王序为了药学事业和祖国的未来鞠躬尽瘁的一生。(九三学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