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杰 编辑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

许杰许杰

许杰(1901年1月29日-1989年7月11日),出生于安徽广德,祖籍河南罗山,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地质部副部长、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院长。

许杰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1945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1946年—1949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1954年任安徽大学校长;1952年—1954年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1970年任地质部副部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9年7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许杰毕生从事古生代重要化石门类笔石及其地层的教学与研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许杰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广德

出生日期:1901年1月29日

逝世日期:1989年7月11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籍贯:河南罗山

人物生平

编辑

1960 年11 月,许杰视察广东南部某放射性矿区坑道 1960 年11 月,许杰视察广东南部某放射性矿区坑道

1901年1月29日,出生于安徽广德誓节渡镇。

1919年,毕业于浙江省第三中学。

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37年—1945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

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46年—1949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1949年—1954年,任安徽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校长。

1952年—1954年,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1954年—1970年,任地质部副部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7年,赴苏联进行考察访问。

1959年—1970年,兼任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院长。

1989年7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66年,许杰(右2)访问1966年,许杰(右2)访问

20世纪30年代,许杰主要在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西、浙江、江苏以及湖北一带进行地质调查,在湖北房县、远安,江西武宁,安徽贵池、太平、宁国,浙江昌化以及江苏仑山等地采集到数十种志留纪和奥陶纪的笔石;1934年,调查研究了笔石19属、91种,包括新种35个。建立了宁国页岩3个笔石带、胡乐页岩3个笔石带和高家边页岩2个笔石带。在安徽宁国县胡乐司系统地测定了庙山至滥泥坞的地层剖面,采集到大量笔石化石,描述了各层岩性和笔石层的层位。此后,又对华南一带的含笔石地层进行了更广泛和系统的研究;1936年,在安徽太平县谭家桥,在宁国页岩之下的绿色页岩中首次发现保存完好的笔石化石;1937年,在浙江西部的于潜塔山采集到奥陶系上部和下志留统底部的笔石化石;1947年,通过对皖南、浙西及赣北的宁国页岩中3个心笔石的中国新种的研究,明确了中国华南区笔石群与澳大利亚笔石群的密切关系;1948年,与马振图合作,通过对湖北宜都八字脑剖面的研究,在扬子区发现刺笔石,并建立了寒武、奥陶之间的宜昌期的3个化石带,其中包括笔石2属9种及亚种;1959年,他研究了湖北竹溪上奥陶五峰组具有特殊附连物的栅笔石和青海柴达木下奥陶统的1个新的笔石群;1976年,与赵裕亭合作,对中国笔石科的演化和分类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将中国笔石科分为3个演化系列,包括5个亚科,11个属,45个种;1978年,赴新疆霍城果子沟实地考察了奥陶纪地层,观测到笔石分子相互混生的现象。

1976年,许杰(右5)率团赴澳大利亚悉尼参会1976年,许杰(右5)率团赴澳大利亚悉尼参会

许杰还对地质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进行了研究。20世纪30年代,对腹足类、三叶虫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936年,考察了鄱阳湖两岸的湖口、彭泽、都昌一带,研究了庐山至鄱阳湖畔的第四纪冰川遗迹;1937年,全程考察了三峡地区的地质剖面。途经石牌、南沱、黄陵庙、三斗坪、新滩、香溪、秭归、泄滩等处,进行地质矿产考察,采集了大量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建立了三峡地区早奥陶世2个三叶虫化石带;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对武昌附近的煤田和长阳地区的矿进行了调查。还对东川、会泽等地的地质矿产情况进行了调查。

1959年,在许杰的倡议和主持下成立了地质科学研究院。

学术论著

许杰专著《地质科学研究院论文集》许杰专著《地质科学研究院论文集》

许杰的代表论著有《长江下游之笔石化石》《长江下游之笔石》《许杰笔石论文集》《论三角笔石》《地形形成之时期》《中国奥陶纪笔石动物群的特征及含笔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新疆霍城县果子沟地区下奥陶统的笔石动物群》等 ,其他论著部分参考如下:

许杰,张文佑.综合性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展开.科学通报,1954(12):47-49

许杰,陈培洛.论三角笔石.中国科学,1964,13(4):639—653

许杰.柴达木下奥陶系的一个新的笔石群.古生物学报,1959,7(3):161—192

许杰.一个新发现的具有特殊附连物的栅笔石.古生物学报,1959,7(5):346—352

许杰.从三角笔石研究谈谈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工作.西南地质科技情报,1964(1):1—7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49年7月

全国科学会议筹备会议

北京

1956年1月

地质部第一次石油普查会议

1960年

全国第一届地质博物馆会议

1976年

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

澳大利亚

1976年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第5届理事会会议

澳大利亚

1982年

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笔石专业组第2次学术会议

1983年10月

全国第二届笔石学组年会

安徽

科研奖励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1984年

许杰笔石论文集

优秀科技书刊一等奖

人才培养

院馆建设

1973年,许杰(右2)访问联邦德国 1973年,许杰(右2)访问联邦德国

许杰先后组建了全国地质图书馆和全国地质博物馆。

高校兼课

1943年—1946年,许杰在云南大学矿冶系兼课。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55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8年

苏联古生物学会名誉会员

1985年

联邦德国地质学会最高科学奖—莱欧波尔德·冯·布赫奖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54年9月—1959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6月—1957年5月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6年

中国民主同盟第二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8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9年4月—1964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4年12月—1975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5年1月—1978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6年—1979年 

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一届理事会代理事长

1978年3月—1983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8年3月—1983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79年—1982年

地质部顾问

1979年—1984年

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1980年—1986年

地质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1983年6月—1988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3年6月—1988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84年1月

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三届理事会名誉理事

1986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主同盟第三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主同盟第四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

个人生活

编辑

家世背景

许杰全家福许杰全家福

许杰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祖籍是河南罗山,由于家庭贫困,其祖父携带一家老小来到安徽南部开荒定居。许杰的父亲许文波,粗通文墨,在誓节镇开设一家店铺。虽家境平常,但在教育方面却给予了许杰很多支持。 许杰的哥哥是广德县教育家许济之。

人物评价

编辑

许杰(右2)和整理采集的化石标本 许杰(右2)和整理采集的化石标本

“许杰是中国笔石古生物学与生物地层学的重要奠基人,在腹足类、三叶虫古生物学方面有很多建树,对新中国地质矿产勘查与科学研究很有贡献。”(《光明日报》评)

“他(许杰)不仅是驰名中外的地层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更是新中国地质事业杰出的科学管理专家和领导人。”(中国地质科学院评)

“许杰对古生物学,特别是对笔石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地质调查科普网评)

“许杰是中国研究笔石的先驱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评)

下一篇 叶桔泉

上一篇 周廷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