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恩虬 编辑
张恩虬(1916年10月26日—1990年5月7日),广东广州人,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张恩虬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并留校任教;1947年任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副教授;1956年—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1978年—1990年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0年5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张恩虬主要从事电子发射、电子管和微波器件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中文名:张恩虬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广州
出生日期:1916年10月26日
逝世日期:1990年05月07日
毕业院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36 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在清华大学科学馆前合影
1916年10月26日,张恩虬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西关(今广州市荔湾区)。1934年,从南海中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并留校任教。
1940年,转入重庆国民政府空军军官学校任教,后又进入重庆兵工署弹道研究所工作。
1945年,赴英国马拉德电子管公司学习进修。
1947年,任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1951年—1956年,先后任东北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机械电机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6年—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和电子物理实验室主任。
1978年—1990年,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0年5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43年,张恩虬(右四 )与清华无线电研究所同仁合影
张恩虬长期从事阴极电子学研究,提出了动态表面发射中心模型的理论,不仅能解释很多阴极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而且与最新表面分析仪器所得的数据也相吻合。领导研究室研制出锑钾铯光电阴极、复合式氧化物阴极、长寿命氧化物阴极、多层压制钡镍阴极、钪酸盐浸渍阴极、镱酸盐阴极、镧式抗污染阴极等。在研究如何延长磁控管寿命的同时,还阐明了磁控管的工作原理。20世纪50年代初,张恩虬领导的科研小组研制出中国第一支实验型示波管。又研制出当时国防上急需的近爆引信用的小型气体放电管。
20世纪60年代初,张恩虬开展了氧化物阴极脉冲性能、阴极次级发射系数、残余气体分析及阴极活性物质在电子轰击下的分解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20世纪70年代,张恩虬对磁控管的起振过程、高频场作用以及脉冲电流波形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热阴极电子发射的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热电子发射的“动态表面发射中心”理论。
学术论著
1981年,张恩虬致李华钟教授的书信
张恩虬,高怀蓉.量测电子管接触电势差的改进方法.物理学报,1956(03):271-274.陈芳允,黄武汉,张恩虬.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的无线电电子学研究.物理通报,1957(12):23-26.
张恩虬.阴极电子学简述.物理通报,1960(01):16-19.
张恩虬.关于热电子发射理论的评述(Ⅰ)—对氧化物阴极的半导体模型的批判.物理学报,1974(05):43-52.
张恩虬.热释电探测器的应用.科学通报,1975,20(7):324-328.
张恩虬.磁控管基本问题的解释.科学通报,1975(07):324-328.
张恩虬.试用唯物辩证法研究磁控管原理.科学通报,1976,21(6):252-258.
张恩虬.脉冲磁控管的电流波形.电子与信息学报,1979,1(1).
张恩虬(左)在美籍华人张可南博士家作客
张恩虬.阴极电子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电子学通讯,1982,4(1):1-7.张恩虬.思想实验—介绍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自然杂志,1983(11):9-11+82.
张恩虬.氧化物阴极的电子发射机理.电子学报,1983,000(002):33.
张恩虬,刘学悫.关于钡系统热阴极的电子发射机理.电子科学学刊,1984,6(2).
由玉新,程永吉,张恩虬.多层压制钡镍阴极.电子学报,1990,18(4):5.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1939年 | 物理学会年会 | 昆明 |
1959年 | 全苏第九届发射电子学会议 | |
1963年 | 全苏第十一届发射电子学会议 | |
1979年 | 欧洲第九届微波会议 | |
1984年 | 国际电子器件会议 | 美国旧金山 |
科研奖励
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1978年 | 磁控管工作原理的进一步发展和热电子发射理论论述 | 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 |
1982年 | 浸渍型钪酸盐钡钨阴极 | 中国科学院一等奖 |
D4018回旋管 | 中国科学院一等奖 | |
D4032回旋管 | 中国科学院二等奖 |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1981年,张恩虬(左4)接待日本代表团访华
1954年,张恩虬到清华大学帮助建立电子管专业。治学态度
张恩虬在其一生的教育和科研工作中,都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倡教学相长。对听课的学生,谆谆善诱;对受他指导的研究生或在职人员,既有严要求,又讲求学术民主,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重视科研团队的建设,经常给研究人员作学术报告,提高大家的学术水平。为了提高大家的英语水平,有利于与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他有时还用英语作学术报告。张恩虬重视对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方法的培养,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出一套科学研究方法—思想实验。
讲授课程
1940年,张恩虬在重庆国民政府空军军官学校讲授“无线电”课程。 1947年,在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任教期间讲授“电磁学”、“无线电学”和“近代物理”等课程。 1953年,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作兼职教师,讲授“阴极电子学”课程。
培养成果
张恩虬培养的17名研究生中,有的已成为相关科技领域的业务骨干。他为电子学研究所建立的一支阴极电子学队伍,已成为中国国内的攻坚力量,完成了多项高水平的阴极研究课题,其中有三项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1980年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中国电子学会会士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78年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 |
《电子学报》编委会委员 |
家庭背景
张恩虬与妻子在家中
张恩虬的父亲是中学语文教师,深谙中国古典文学,专长于书法。张恩虬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幼喜爱并通晓古汉语和诗词,沉迷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好意境中,还特别喜欢绘画。后来念中学时,为大自然的各种奥秘所深深吸引,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婚姻家庭
张恩虬的妻子是夏诵娴。
“张恩虬是中国最早从事热电子发射理论和磁控管工作机理研究的学者之一,对发展中国的阴极电子学和微波器件作出了重要贡献。”(光明日报评)
“张恩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广博的学识和丰硕的学术成就,为中国阴极电子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中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威望。”(电子学报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