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山涛 编辑
廖山涛(1920年1月4日—1997年6月6日),湖南衡山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生前是北京大学教授。
廖山涛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算学系;1946年—1947年任北京大学数学系助教;1948年—1950年任中央研究院数学所助理研究员;195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1953年—1955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5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8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7年6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廖山涛毕生从事代数拓扑和微分动力系统领域的研究。
中文名:廖山涛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衡山
出生日期:1920年1月4日
逝世日期:1997年6月6日
毕业院校:芝加哥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廖山涛查阅资料
1920年1月4日,廖山涛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农村。1935年,进入长沙一中学习。
1938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2年,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担任明德学堂教师。
1946年—1947年,任北京大学数学系助教。
1948年—1950年,任中央研究院数学所助理研究员。
1950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深造。
195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
1953年—1955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56年,任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
1986年,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7年6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廖山涛论著《微分动力系统的定性理论》
廖山涛在20世纪50年代从事代数拓扑的研究中,引进了特异上同调群间的一种乘法运算,研究了周期变换空间与不动点集间的联系;探讨了对称化消减同伦群,用以估计球丛第二阶段障碍类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研究方向转向微分动力系统,相继提出“典范方程组”和“阻碍集”两大基本理论,进行了奇点系统的研究,研究了Lyapunov指数的概念,得到了相当于乘法遍历定理的结果,证明了C1封闭引理,得到了星号系统收缩周期轨道有限的结果,在C1稳定性猜测这一中心问题上取得进展。学术论著
截至1997年6月,廖山涛在《数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数学》和《力学》等期刊上共发文27篇,著有《微分动力系统的定性理论》,合著《同伦论基础》等, 其他部分论著参考如下:
廖山涛.NOTES ON A STUDY OF VECTOR BUNDLE DYNAMICAL SYSTEMS(Ⅱ)──PART 1.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9期):805-818.
廖山涛.ON LOCAL PRODUCTS AND DUAUTY OF POINCARE-ALEXANDER-LEFSCHETZ TYPE.Science in China,Ser.A,957(06):39-55.
廖山涛(左)在寓所与学生文兰讨论学术问题
廖山涛.周期变换与不动点定理——Ⅰ上积与特异上同调.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7(01):3-39.廖山涛.关于投影空间在微分流形内的实现.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8(02):3-11.
廖山涛.PERIODIC TRANSFORMATIONS AND FIXED POINT THEOREMS——Ⅱ.MANIFOLDS.Science in China,Ser.A,1958,1(11):987-1021.
廖山涛.周期变换与不动点定理——Ⅱ.流形.数学学报,1958,8(1):53-78.
廖山涛.紧致微分流形上常微分方程系统的某类诸态备经性质(续).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63(4).
廖山涛与导师陈省身(左)在一起
廖山涛.AN ERGODIC PROPERTY THEOREM FOR A DIFFERENTIAL SYSTEM.Science in China,Ser.A,1973(01):1-24.廖山涛.典范方程组.数学学报,1974(02):100-109.
廖山涛.典范方程组(续完).数学学报,1974(04):270-295.
廖山涛.阻碍集与强匀断条件.数学学报,1976(03):203-209.
廖山涛.ON HYPERBOLICITY PROPERTIES OF NONWANDERING SETS OF CERTAIN 3-DIMENSIONAL DIFFERENTIAL SYSTEMS.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1983(04):361-368.
廖山涛.常微系统的某些一致性质及一个周期轨道存在定理的推广.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02):3-21.
廖山涛.NOTES ON A STUDY OF VECTOR BUNDLE DYNAMICAL SYSTEMS(Ⅱ)──PART 1.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1996.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1983年 | 四届国际微分方程与微分动力系统会议 |
1986年 | 系统学讨论班(钱学森创办) |
1996年 | 国际动力系统会议 |
科研奖励
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1978年 | 全国科学大会奖 | |
1982年 | 微分动力体系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1987年 | 微分动力系统稳定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1987年 | 微分动力系统稳定性研究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1988年 | 周期变换微分动力系统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1994年 | 微分动力系统的定性理论 | 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
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廖山涛与学生文兰(右)、张筑生(左)在北京大学
1964 年,廖先生在北京大学期间讲授“同伦论”等课程。教学方法
廖山涛在教学上主张启发式和独立思考,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学生。廖山涛在讨论问题时专心听取大家的意见,思考问题的症结。
培养成果
廖山涛坚守人民教师的职责,培养了一批有深厚数学根基的学生,他们已成长为动力系统等研究领域的骨干和带头人,有的已成为学部委员, 如数学家姜伯驹院士 ,数学家文兰院士,北京大学张筑生教授 ,汕头大学麦结华教授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孙文祥教授 ,清华大学章梅荣教授 ,清华大学唐云教授 ,纽约城市大学蒋云平教授等。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1986年 | 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 |
1986年 |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
1991年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1995年 | 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3年 | 第四届国际微分方程与微分动力系统会议主席 |
家世背景
廖山涛(左)与家人合影
廖山涛的父亲廖子豪在家务农,粗通诗文和小学算术,对廖山涛的教育严格。母亲是曾平。婚姻家庭
廖山涛于1942年与汪鸿仪结婚, 两人育有三个儿子,长子廖章钜,次子廖章林,幼子廖秀北。
廖山涛与吴文俊(右)在一起
“廖山涛先生在中国的数学事业中形成一道特点鲜明的风景线,他是一位永不退色的学者,他的学术成就杰出。他在人们心中有不朽的位置。”(廖山涛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数学家席南华院士评)“他(廖山涛)作为微分动力系统理论的开创者,享誉世界,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廖山涛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数学家姜伯驹院士评)
“廖先生(廖山涛)是一位有战略眼光的大数学家,是一名真正的学者。”(廖山涛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数学家张恭庆院士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