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武 编辑

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

李正武李正武

李正武(1916年11月8日—2013年7月30日),浙江东阳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名誉院长。

李正武1938年从国立清华大学毕业 ;1944年8月任复旦大学讲师 ;1947年9月—1951年就读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毕业并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1955年11月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一部一室副主任 ;1960年任北京401所14室主任 ;1979年2月任第二机械工业部西南物理研究所所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13年7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李正武 长期从事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核聚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李正武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东阳

出生日期:1916年11月

逝世日期:2013年7月30日

毕业院校:加州理工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人物生平

编辑

少年李正武少年李正武

1916年11月8日,李正武生于浙江东阳吴宁镇。

1924年,入读于浙江省东阳县立小学。

1925年,从浙江省东阳县立第一小学毕业。

1926年8月,入读于浙江省东阳县立中学。

1930年,从南京东方中学毕业;9月,升入浙江省宁波中学高中部。

1932年1月,转入到杭州中学高中部。

1933年,转到浙江省立金华中学。

1934年6月,从浙江省立金华中学高中毕业;9月,考入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8年,在西南联合大学学习;8月,从国立清华大学毕业;12月,被贵州省政府委任为气象所测候员。

青年李正武青年李正武

1940年8月,在江苏医学院任助教。

1943年,在江苏医学院任讲师。

1944年8月,任复旦大学讲师。

1945年9月,任交通大学副教授。

1947年9月—1951年,就读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毕业并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1952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凯洛格辐射实验室研究员。

1954年7月,在美国望城医学中心任物理学者。

1955年11月,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一部一室副主任。

1957年,任北京401所一部11室代主任。

1960年,任北京401所14室主任。

大学时期的李正武大学时期的李正武

1976年11月,任中国科学院西南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1979年2月,任第二机械工业部西南物理研究所所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5月,赴美国进行科学考察。

2013年7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正武(右2)陪同国防科工委领导视察585所李正武(右2)陪同国防科工委领导视察585所

20世纪40年代—50年代,李正武在轻原子核反应方面完成多项实验研究,对爱因斯坦质量能量转换关系作出当时最精确的直接实验测定;提出了带电粒子活化分析方法;是中国第一台高气压型质子静电加速器和第一台电子静电加速器的主要研制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领导研制成功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

学术论著

截至2013年7月,李正武在《等离子体科学学报(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核科学与工程》等期刊上共发文30余篇 ,代表论著有《爱国斯坦常数的精密测定》《带电粒子活化分析》《轻原子核质量》《中国的受控聚变研究》等 。

王爱科,程发银,董家齐,等.球形环研究概述.核科学与工程,2003,23(1):79-85.

李正武.我国受控核聚变研究发展的里程碑.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6(03):3-5+10.

李正武.环流器聚变实验等离子体的品质参数空间.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6,000(003):6-10.

李正武.共生聚变堆.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2(01):3-7.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57年5月

“第三届气体电离现象”的国际会议

意大利

1962年1月

第二次全国电工会议(全国核聚变工作会议)

哈尔滨

1966年5月

第三次全国电工会议

哈尔滨

1974年10月

受控聚变专业会议

成都

1978年8月

受控聚变全国学术报告会议

1979年8月

国际空间磁轴仿星器会议

日本

1979年9月

第九届欧洲受控和等离子体物理会议

英国

1980年12月

中国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

成都

1984年5月

第六届等离子体表面相互作用国际会议

日本

1986年11月

第11届国际原子能聚变小托卡马克会议

日本

1987年6月

第24次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核聚变研究理事会

西班牙

奥地利

1990年10月

第13届国际原子能聚变大会

美国

1992年6月

等离子体物理国际会议(ICPP)

奥地利

承担项目

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1970年

“303装置工程”(稳态磁镜装置)

国家计委批准建设

1970年

“451装置工程”(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

国防科工委批准建设

科研奖励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1987年2月

“451工程”建设

国家质量银质奖

1987年11月

中国环流器一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

1992年11月

中国环流器一号物理实验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5年11月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平衡、不稳定性和输运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

国防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人才培养

高校兼课

1987年,李正武(中)与国外研究所商谈合作事宜1987年,李正武(中)与国外研究所商谈合作事宜

1942年,李正武在复旦大学(重庆)和交通大学(重庆)兼课。

1959年,李正武在中国科技大学兼课。

讲授课程

李正武在江苏医学院任教期间,讲授《物理》《数学》等课程。

李正武在复旦大学任教期间,讲授《物理》《数学》等课程。

李正武在交通大学任教期间,讲授《物理》《数学》等课程。

李正武在中国科技大学任教期间,讲授《普通物理》等课程。

治学态度

李正武工作之余在家中阅读李正武工作之余在家中阅读

当重要学术问题发生争论时,李正武从不轻率发表意见,回家亲自动手计算、分析,再告知你的意见是对还是错。对于研究生的论文,他从结构、文字各方面仔细推敲,从不轻易放过一个不足之处。

培养成果

李正武培养了整整一代学术带头人 ,如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姚良骅教授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究员董家齐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杨进蔚等。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80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国务院

1990年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务院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56年

中国科学院原子能核科学技术委员会同位素应用委员会委员

1959年4月—1964年12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72年—1978年

585所革委会副主任

1979年5月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分卷等离子体编写组主编

1980年

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

1980年

《核聚变》(1982年更名为《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主编

1980年

国际聚变研究理事会中国区理事长

1980年12月

中国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理事长

1982年12月

第二机械工业部西南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1983年6月—198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3年9月

四川省科学技术顾问团成员

1988年3月—199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8年10月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名誉院长

个人生活

编辑

家世背景

李正武与妻子孙湘在乐山585所留影 李正武与妻子孙湘在乐山585所留影

李正武的父亲李光白曾在东阳县立小学和东阳县立中学任教师,在国民政府时期担任过浙江省松阳县县长秘书、江苏省淮安县县政府秘书、浙江省泰顺县县长等职;李正武的母亲是卢松卿;李正武在家中排行第三,共有兄弟姐妹8人,按年龄依次排序为:李顺先(女)、李允先(女)、李正武、李正理、李晓虹(女)、李正民、李迈(女)、李正则(女)。

婚姻家庭

1940年2月,李正武与大学同学孙湘结婚, 两人育有一子一女,1941年7月13日,女儿李漱碚出生 ;1955年7月12日,儿子李启平出生 。

人物评价

编辑

1990年,李正武在学术会议上发言1990年,李正武在学术会议上发言

“李正武为中国核能与核聚变事业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无愧为中国受控磁约束核聚变的奠基人。”(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评)

“李正武在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界具有崇高威望,为核聚变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国磁约束核聚变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评)

“李正武是中国磁约束核聚变奠基人,为核聚变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评)

“李正武在发展中国科学事业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四川省物理学会评)

人物纪念

编辑

李正武雕像

李正武雕像李正武雕像

在中国核聚变博物馆矗立着李正武的半身雕像,用以铭记和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们这种甘于平淡、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下一篇 王克明

上一篇 叶笃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