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量 编辑
黄量(1920年5月22日—2013年11月21日),女,出生于上海,有机化学家、药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1942年黄量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上海生化药厂工作;1943年从上海到重庆,先后在中央工业试验所和上海医学院(重庆)化学系工作;1946年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系深造;1949年获得康奈尔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布林茅尔学院、康乃尔大学、韦恩州立大学和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1956年回到中国之后进入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系工作;1958年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1960年担任药物合成室主任;1959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5年被聘为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2年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科技大会“终身成就奖” ;2013年11月21日在美国逝世,享年93岁 。
中文名:黄量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20年05月22日
逝世日期:2013年11月21日
毕业院校:美国康奈尔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手性药物的化学与生物学》、《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黄量
1920年5月22日,黄量出生于上海市。1938年,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学习。
1942年,黄量从圣约翰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上海生化药厂工作 。
1943年,黄量从上海到重庆,先后在中央工业试验所和上海医学院(重庆)化学系工作,担任化学助教,并从事教学及研究工作。
1946年,由原圣约翰大学化学系主任泰勒(Taykor)教授推荐,黄量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系深造 。
1949年,黄量获得康奈尔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布林茅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1949年—1950年)、康乃尔大学(1950年—1952年)、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1952年—1954年)和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1954年—1956年)的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在这些实验室里,她和化学家如勃郎奎斯脱(Bkomquest)、杰拉西(Djerassi)、温格(Wenkert)等合作,发表论文10篇。
1956年,黄量放弃在美国的研究工作和生活,谢绝教授和朋友们的挽留,和丈夫刘金旭(畜牧营养学博士)及四岁的女儿回到阔别十年的祖国。
1957年2月,黄量来到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系工作。
1958年,在药物学系基础上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黄量任研究员。
1960年,黄量担任药物合成室主任(—1983年)。
1959年,黄量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1980年,黄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1985年,黄量被聘为北京医科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7年,黄量被聘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药学行业评审委员 。
2013年11月21日0时33分,黄量因病医治无效,在美国逝世,享年93岁 。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50年代,黄量指导研究并试制出了新中国第一个降血压药物——“降压灵”。她指导并参加了中国第一个鉴定的抗肿瘤药物“N-甲酰溶肉瘤素”的研究。70年代,她参加并指导了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三尖杉酯碱的化学研究,三尖杉酯碱的半合成研究在中国首先获得成功。她还指导了对靛玉红衍生物的合成及研究,开发出了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新药“甲异靛”。她与医科院肿瘤所合作,对食管癌的病因物质进行了研究,并组织研制了肿瘤预防、治疗新药“维胺酯”,结束了中国没有自己创制的维甲类药物的历史。中国第一个抗病毒合成新药“酞丁胺”就是她在研究抗病毒药物时与他人共同完成的抗病毒化合物。80年代,她首先成功地将具有男性抗生育作用的消旋棉酚拆分,并将高光学纯度棉酚提供给了中国国内外进行药理试验。“九五”期间她与戴立信院士共同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手性药物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在负责的子课题“手性黄皮酰胺的化学和生物学研究”中,提出了生源假说及仿生合成路线并完成了16个立体异构体的合成,对相关立体化学问题也进行了研究 。
学术论著
截至2013年12月,黄量在中国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近80篇。她还写了一些专著,介绍仪器分析方面的新技术及肿瘤药物的新进展,还多次应中国国外出版社的邀请撰文介绍中国在医学及中草药研究方面的情况。1984年,她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科学对社会的贡献》杂志撰写了《天然产物及其对中国人民健康的贡献》。此外,她还担任1988年出版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的《药物学与药理学》分册的主编,其中她亲自撰写抗癌药等条目32条 。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1965.01 | 《肿瘤学进展 化学治疗 1964》 | 吴桓兴编;黄量等编著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65 | 《仪器分析及其在生理科学中的应用》中“紫外光谱”及“旋光谱和圆二色谱”两章 | ||
1978 | 《实用肿瘤学》中的章节“药物治疗” | ||
1984 | 《生物碱》第23卷“三尖杉生物碱”一章 | 美国Academic出版社 | |
1990 | 《Comprehensive Medicinak Chemistry》“中国药物化学的发展”一章 | 黄量,名誉编委 | 英国Pergamon出版社 |
1998.01 | 《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上》 | 黄量,于德泉编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8.01 | 《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下》 | 黄量,于德泉编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8.10 |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 黄量主编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0.05 | 《黄量教授论文集 1951-1999》 | 黄量 | |
2002.12 | 《手性药物的化学与生物学》 | 黄量,戴立信主编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生育调节剂合成化学新进展》 | 高怡生,黄量主编 |
|
期刊论文
黄量, 邵国贤, 束玉媛,等. 抗癌药研究 Ⅰ.谷氨酰胺衍生物的合成. 药学学报, 1963(6).
Huang L, Shao G X, Shu Y Y. POTENTIAL ANTICANCER AGENTS Ⅰ. SYNTHESIS OF DERIVATIVES OF GLUTAMINE AND RELATED COMPOUNDS.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1963.
黄量, 王琳.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 Ⅱ.乙酰苯衍生物的合成. 药学学报, 1965(10).
黄量, 赵翰飞, 高由松. 甾体同化激素的研究. 药学学报, 1966(1).
黄量, 席与珪. 氯霉素类似物—1-对硝基苯-2-(N-甲基二氯乙酰氨基)-丙醇-1. 药学学报, 1960.
黄量, 席与珪, 郭积玉,等. 三尖杉酯碱的半合成. 科学通报, 1975, 20(9):437-437.
Liang H, Wu Y, Xi Y, et al. STUDIES ON ANTITUMOR AND ANTIVIRAL COMPOUNDS Ⅴ. SYNTHESIS OF α-KETO-β-ETHOXY-BUTYRALDEHYDE BISTHIOSEMICARBAZONE ANALOGS.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1979.
黄量, 吴元鎏, 席与珪,等. 抗肿瘤及抗病毒药物的研究——Vβ-乙氧基-α-正丁酮醛双缩氨硫脲类似物的合成. 药学学报, 1979(6).
Huang L, Xi Y G, Guo J Y, et al. Partial synthesis of harringtonine.. Science in China Ser A, 1979, 22(11):1333-1345.
黄量, 吴克美, 薛智,等. 农吉利抗癌有效成分的分离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中国药学杂志, 1980(5).
黄量, 朱莉亚, 孟佳克,等. 长效避孕药——17β-甾醇酯的合成. 药学学报, 1983(10).
黄量, 程家宠, 吴克美,等. 17β-甾醇酯肟-3的合成及其异构体的分离鉴定. 华西药学杂志, 1987.
Huang L, Zheng D K, Si Y K. Resolution of racemic gossypol.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1987, 20(1):13-20.
Huang L, Si Y K, Snatzke G, et al.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gossypol. Cheminform, 1988, 20(12):2664-2666.
黄量. 棉酚的研究进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93(3).
Huang L, Zhang J, Kemei W U, et al. CLAUSENAMIDE C 5 HYDROXYL DERIVATIVES AND N-SUBSTITUTED DERIVATIVES, PROCESSES FOR THEIR PREPARATION, ITS COMPOSITION AND USE.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2004.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3年12月,黄量的科研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及部委奖励14项 。
时间 | 项目类型 | 奖励名称 |
---|---|---|
1978年 | 抗癌新药N-甲酰溶肉瘤素 | 全国科学大会 |
1978年 | 降压药萝芙木 | 全国科学大会 |
1978年 | 海可吉宁(hecogenin)合成丛-去氢皮质酮乙酸酯 | 全国科学大会 |
1980年 | 三尖杉酯碱 | 卫生部二等甲级成果奖 |
1982年 | 合成致癌物亚硝胺 | 卫生部奖 |
1987年 | 靛玉红衍生物的合成及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1987年 | 抗绦虫新药鹤草酚结构的测定 | 国家发明三等奖 |
人才培养
教学授课
黄量经常和众多专家、教授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并组织全室人员开展学术活动。她亲自讲授过《立体化学》、《仪器分析》、《有机理论》、《药物化学》等课程,她还经常向大家介绍在杂志中见到的科研研究中的有关新方法、新动向、新技术、新试剂 。
指导学生
自20世纪60年代初,黄量就开始带研究生,截至2013年12月,共计培养了36名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她要求学生比较严格,但又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她相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总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思想方法全部教给年轻人,让他们去伪存真,在前人的优点上发展以胜过前人。她重视人才的培养,关注所里引进的人才和青年学者,只要有机会,她总是听取他们的学术报告并提出看法和建议,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
1959年 | 全国三八红旗手 |
1959年 |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
1994年 | 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 |
1998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医学药学奖) |
2012年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科技大会“终身成就奖”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78年3月至1983年6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82年至1986年 | 中国化学会第21届常务理事 |
1983年6月至1988年4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86年至1990年 | 中国化学会第22届常务理事 |
1984年 | 发展中国家国际化学委员会(IOCD)委员 |
1988年4月至1993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常务理事 | |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领导小组顾问 | |
全国计划生育科技专题委员会顾问 | |
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顾问 | |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副主编 | |
《肿瘤杂志》、《中国医学论坛报》等学术刊物编委 |
1974年,黄量从事抗癌药三尖杉酯碱研究时,被查出患了直肠癌。但在住院期间,她一方面配合治疗,一方面继续指导实验室的工作,还抓紧时间编写了药学专著《癌的药物治疗》的有关章节。大创面直肠切除及相关手术从中年开始就给黄量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但是她一如既往地忙碌在实验室、办公室以及中国国内国际所有需要她的地方。 2008年,88岁的黄量院士又因为乳腺癌做了手术,回家后她又马上开始了工作 。
黄量满腔热情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贡献给祖国的医药事业,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和尊敬。(何梁何利基金会评)
黄量严谨治学、刻苦工作、不倦好学的精神感动和影响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她以自己的正直和对科学孜孜不断地的追求,在药物所广大科技人员中树立起了一个高尚的科学家的形象,得到了人们的信赖与敬佩。她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和人才,她将自己的一生融入了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中,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奠基人和创业者,也是中国药学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军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评)
“梁周黄于刘”青年科技奖
为发扬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青年科技工作者在药物研究中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积极探索、刻苦实践的学术精神,黄量与梁晓天、周同惠、于德泉、刘耕陶五名院士联合设立了“梁周黄于刘”青年科技奖——暨“青年优秀科学研究论文”评选,旨在奖励研究工作中思路新颖、技术能力强并获得了一定研究进展的青年学者,并为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学术研究经验交流的平台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