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为干 编辑
林为干(1919年10月20日—2015年1月23日),广东台山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微波理论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9年从清华大学毕业;1945年赴美求学;1951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之后回国,先后任教于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1957年调至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工作,先后担任院长助理、副院长,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一级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科学院院士;2015年1月23日9时30分,在成都逝世,享年96岁。
林为干长期致力于微波科学技术研究。
中文名:林为干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台山
出生日期:1919年10月20日
逝世日期:2015年1月23日 9时30分
毕业院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19年10月20日,出生于广东台山大纲村 。
1932年,读完初中二年级就考入广东省第一中学(广州广雅中学的前身)念高中。
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
1939年7月,从清华大学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45年,考取公费赴美实习,成为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温纳里(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科学院和国家科学艺术院的三重院士)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
1950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
1951年8月,冲破了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拦,毅然从旧金山登船返回祖国。先后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担任教授。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担任新成立的华南工学院的首任电讯系主任。
1956年,全国第三次院系调整时,又被调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先后担任了该院的第一任科研院长助理、无线电物理系第一任系主任、应用物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1958年2月,担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院长助理。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0—1984年,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
1990年,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电磁科学院院士。
林为干
2015年1月23日9时30分,在成都逝世,享年96岁;1月29日,遗体告别仪式在成都举行。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林为干长期从事电磁理论、微波理论、光波导理论以及电磁波传播、辐射理论和应用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作出了多项创新成果。最突出的成就是:《关于一腔多模的微波滤波器理论》首先发现一个圆柱谐振腔中有5个同谐振频率的简并模可资利用,受到同行们的重视,至今仍广被引用。在发表的百篇科学论文中,保角变换应用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英国马可尼丛书》第二卷大量引用他的外圆内矩的特种截面的数据和公式,认为其特性抗阻的公式和数据是当时最准确的。
林为干从40年代开始就在当时的世界科技中心美国从事微波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对传输线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拓宽和发展了保角变换在电磁场中的应用。改革开放后,林为干开展了毫米波技术和宽带光纤技术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完成了一大批国家科研任务,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林为干在闭合场理论、开放场理论和镜像理论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由他提出的一腔多模理论,推动了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领域的发展。
学术论著
林为干的博士论文《单腔多模微波滤波器》发表于美国权威刊物《应用物理学报》(1951年8月号)首页上。该文首次揭示了在一个圆柱谐振腔中存在5个兼并模的现象,受到当时微波界的高度评价。该理论的最大意义是使用一个谐振腔就能代替多个谐振腔从而有利于极大地减小体积和重量。这一理论和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末卫星通信大发展以后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1971年美国的《卫星通信评论》,1987年及1992年的美国《微波理论与技术汇刊》都重提了林为干这一重要发明的意义。《微波理论与技术汇刊》1994年7月号的3位法国学者认为近代卫星广播通信业所用的多模技术是由拉贡(Ragan)及林为干提出来的,其发展的基础是根据林为干及库恩(Cohn)的工作。此项工作尚在发展。
1956年,林为干在《物理学报》发表的《矩形波导变高度不连续性的等效电路》,是中国最早的微波理论论文,起了带头作用,在国际上也属科研前沿。该文到20世纪90年代仍不失其重要性。此后他又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
1962年,在《物理学报》18卷首页上发表的《关于外矩内圆同轴线的工作特性》论文后的30年内,连续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这方面的论文,其理论在中国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中他和助手钟祥礼副教授发表在《物理学报》1963年第4期的论文《传输线特性阻抗的一个新计算方法》被中国国外学者称为“林、钟方法”。英国1972年出版的马可尼丛书第2卷第4章的作者哥斯顿(Gunston)认为林、钟的方法是到那时为止最准确的方法。
林为干于1979年1月和1980年9月先后在《电子学报》上发表的《椭圆直波导理论》、《扇形、椭圆、半椭圆波导的研究》这两篇重要论文,纠正了中国国外的某些结论,成功地为中国制定椭圆直波导标准尺寸提供了依据。
1984年林为干发表了《一腔双模理论及其在测量纸张湿度中的作用》论文,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利用该理论研制成了纸张测湿仪并在中国国内被广泛应用。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1978年 | 全国科学大会科学研究成果奖 | |
1987年 |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 |
1988年 | 微波理论 |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唯一获奖人) |
1989年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
1990年 | 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 |
1991年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 |
《电磁场工程》 |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 |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1978年,国家学位制度实施以来,林为干领衔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被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在当年成为国家首批硕士点,1981年又被批准为国家首批博士点,1985年则成为国家首批建立的博士后流动站之一。
译校教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林为干为了使学生们能够用上中文的教科书,在工作繁忙之余利用业余时间在短期内掌握了俄译汉的技巧,组织并亲自译校了多种苏联的高校教材。
讲学微波
1956年,国家制定了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随之在中国国内建立了4个属中国科学院建制的现代化的研究所。其中的电子学研究所请林为干讲学,介绍苏联和英、美各国有关电子学的进展和基本原理,历时3个月,为中国电子学特别是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的发展培训了首批骨干队伍。
教授课程
1959—1978年期间,林为干先后为中国的各研究所、工厂的科技人员和高校的教师系统地讲授了微波网络,微波理论与技术、电磁场工程和电磁场理论等课程。
指导学生
在中国国内,林为干早在1952年就开始招收研究生。由他带出的研究生,有不少已成为国内很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学术或技术带头人。截至1994年,由林为干指导而获得博士学位的就有63人,是中国带出博士生最多的博士生导师。他也是中国最早带博士生的指导教师之一。
教育成果奖励
1987年,《微波理论与技术》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1989年,获首次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电磁场工程》一书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78年 | “在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 | |
1978年 | 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全国科学大会 |
1980年 |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
1982年 | 中国电子学会首批会士 | 中国电子学会 |
1991年 | 国务院政府特殊奖 | |
1991年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科学院院士 | |
1996年 |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党员 |
|
1999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何梁何利基金 |
1999年11月11日 | “五十年来有重大贡献科学家”第41位 | 《科技日报》 |
2003年5月 | 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名誉博士学位 | 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 |
全国劳动模范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58年—1988年 |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两届)和人大常委(两届) |
1978年—1984年 | 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
1981年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乔治·华盛顿大学客座教授 |
1984年 | 加拿大马利托巴大学客座教授 |
1984年 | 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
1994年 | 日本九州大学客座教授 |
2003年11月 | 江门市人民政府首批科技顾问 |
《电磁波与应用学报》的国际编委 | |
《微波与光技术快报》编委 | |
意大利《高频学报》编委 | |
美国电机与电气工程师学会MTT中国分会主席 | |
微波分会主任委员 | |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 | |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士 | |
《电子学报》编委 |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主编 | |
美国IEEE高级会员 | |
香港大学客座教授 | |
参考资料来源: |
家庭背景
林为干的父亲是台山的名律师,二哥是革命烈士林基路(原名林为梁,与陈潭秋、毛泽民同时被害)。
三个第一
林为干高中毕业时得了三个第一,一是唯一应届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二是中山大学的入学考试中数学以100分取得第一名,三是在毕业生越野赛跑得了第一。
“他不仅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一位热爱青年诲人不倦的人民教师,更是一位充满爱心的好父亲。” (林为干的儿子林诒玉评)
林为干学术造诣精深,科研与教学贡献卓著,深受学术界、教育界和电子工业界的尊敬并屡获奖励和荣誉,是中国微波理论与技术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广东省台山市人民政府评)
林为干被称为中国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的主要奠基人、新中国50年重大贡献科学家之一,被国内外同行尊称为“中国微波之父”。(光明网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