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参 编辑

中药

拳参拳参

拳参,中药名。属蓼目,蓼科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根茎肥 厚扭曲,外皮紫红色。茎直立,单一或数茎丛生,不分枝。味苦、涩,性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赤痢热泻,咳嗽肿瘰疬,口舌生疮,血热吐衄,痔疮出血,蛇虫咬伤。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紫参、牡蒙、众戎、音腹、疙瘩参、铜罗、虾参、拳头参、涩疙瘩

中文学名:拳参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蓼目

科:蓼科

属:蓼属

种:拳参

分布区域: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安徽等

采收时间:春、秋二季

用量:5-10g

毒性:小毒

入药部位

编辑

为蓼科植物拳参的干燥根茎。

性味

编辑

苦、涩,微寒。

归经

编辑

归肺、肝、大肠经。

功效

编辑

清热解毒,消肿,止血。

主治

编辑

赤痢热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口舌生疮,血热吐衄,痔疮出血,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编辑

5-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编辑

无实火热毒者不宜服用;阴证外疡忌服。

炮制方法

编辑

除去杂质,洗净,略泡,润透,切薄片,干燥。本品呈类圆形或近肾形的薄片。外表皮紫褐色或紫黑色。切面棕红色或浅棕红色,平坦,近边缘有一圈黄白色小点(维管束),气微,味苦、涩。

生理特性

编辑

多年生草本,高35-2250px。根茎肥厚,弯曲,外皮紫棕色。茎直立,单一,无毛。基生叶有长柄;叶片革质,长圆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0-500px,宽2-150px,先端长渐尖,基部圆钝或截形有时心形,沿叶柄下延成翅状,边缘外卷,两面稍被毛,老时渐脱落,下面具网脉;茎生叶互生,向上柄渐短至抱茎,托叶鞘筒状,膜质,长2-125px。总状花序呈穗状顶生,圆柱形,直立或稍弯,长3-150px;小花密集,苞片卵形,膜质,花梗纤细;花淡红色或白色,直径约2.5mm,花被5深裂,裂片椭圆形;雄蕊8,与花被近等长或稍长;花往3。瘦果三棱状椭圆形,红棕色,光亮,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6-9月,果期9-11月。喜凉爽气候,耐寒又耐旱。宜选向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或石灰质壤土栽种。常生于山野草丛中或林下阴湿处。

产地

编辑

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 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相关论述

编辑

1.《本草图经》:“拳参,生淄州田野。叶如羊蹄,根似海虾,黑色。五月采。”

2.《唐本草》中所载紫参及《本草图经》的晋州紫参,为蓉属拳参组植物。故本品亦即本草紫参中的一种。

下一篇 粉萆薢

上一篇 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