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礞石 编辑

主治顽痰胶结、咳逆喘急、癫痫发狂的药品

金礞石金礞石

金礞石,中药名。为变质岩类蛭石片岩或水黑云母片岩。分布于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具有坠痰下气,平肝镇惊之功效。常用于顽痰胶结,咳逆喘急,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烂石、酥酥石

中药名称:金礞石

分布区域:河南、山西、河北

采收时间:丸散服3~6g;煎汤10~15g

贮藏:置干燥处

性味

编辑

味甘、咸,性平。

归经

编辑

、心、肝经。

功效

编辑

坠痰下气,平肝镇惊。

主治

编辑

用于顽痰胶结,咳逆喘急,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

编辑

多入丸散服,3~6g;煎汤10~15g,布包先煎

禁忌

编辑

虚弱之人及孕妇禁服。

炮制

编辑

采集加工

采挖后,除去杂石和泥沙。

炮制方法

1、金礞石:除去杂石。

2、煅金礞石:取净金礞石,照明煅法煅至红透。为粉末状,黄褐色,闪金星更明显,无臭,无味。

生长环境

编辑

主产于河南、山西、河北。

性状鉴别

编辑

药材性状

本品为鳞片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或碎片,碎片直径0.1~0.8cm;块状者直径2~lOcm,厚0.6~1.5cm,无明显棱角。棕黄色或黄褐色,带有金黄色或银白色光泽。质脆,用手捻之,易碎成金黄色闪光小片。具滑腻感。气微,味淡。

饮片性状

为不规则块状或粉末,棕黄色,带有耀眼的金黄色光泽,质脆,易碎,气微,味淡。

下一篇 肿节风

上一篇 金樱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