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贼 编辑
木贼,中药名。别名:千峰草、锉草、笔头草、笔筒草、接骨草、马人参等。多年生常绿草本,高30~100厘米。根状茎粗短,黑褐色,横生地下,节上生黑褐色的根。地睛茎直立,单一或仅于基部分枝,直径6~8毫米,中空,有节,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纵棱沟壑0~30条,粗糙。味甘、苦,性平。归肺、肝、胆经。其具有疏风散热,解肌,退翳等功效,常用于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肛,疟疾,喉痛,痈肿等。
别名:千峰草、锉草、笔头草、笔筒草、节骨草
中文学名:木贼
界:植物界
门:蕨类植物门
纲:木贼纲
目:木贼目
科:木贼科
属:木贼属
种:木贼
分布区域:东北及河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等
采收季节:夏、秋二季
用量:3-9g
毒性:无毒
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干燥全草。
甘、苦,平。
归肺、肝、胆经。
疏风散热,解肌,退翳。
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肛,疟疾,喉痛,痈肿。
3-9g。
气血虚者慎服。
洗净,稍润,剪去根部,切段,晾干。
是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全草 ,呈长管状,中空有节,不分枝。长30~60厘米,直径约5毫米,每节长3~6厘米。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多数纵枝,顺直排列,其上密生细刺,触之有粗糙感。节处有筒状深棕色的鳞叶。易自节处拔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内有灰白色或浅绿色的薄瓤。生于路旁、山坡草丛、溪边、池沼边等地,夏秋二季采割。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