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勐仑翅子树 编辑
勐仑翅子树(Pterospermum menglunense H. H. Hsue)是梧桐科翅子树属植物,乔木,高12米,嫩枝被灰白色短绵毛。叶厚纸质,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5-12.5厘米,宽1.5-4.8厘米。花单生于小枝上部的叶腋,白色;小苞片长锥尖状,全缘,长6毫米。蒴果长椭圆形,长约8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变窄并与果柄连接,果柄长1-2厘米;种子连翅长约3.5厘米。花期4月。
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勐仑。生长于石灰岩山地疏林中。
勐仑翅子树为中国特有种,分布区极小,为热带石灰岩山季雨林建群树种。对研究热带植物区系、保存种质和热带石灰岩山地造林都有较大的价值。
中文名:勐仑翅子树
拉丁学名:Pterospermum menglunense H. H. Hsue
别名:麦费、火草树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锦葵目
科:锦葵科
属:翅子树属
种:勐仑翅子树
命名者及年代:Hsue,1977
保护级别:中国国家重点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极危(IUCN标准)
勐仑翅子树
乔木,高12米,嫩枝被灰白色短绵毛。叶厚纸质,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5-12.5厘米,宽1.5-4.8厘米,顶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斜圆形,上面无毛或略被稀疏的短柔毛,下面密被淡黄褐色星状茸毛;叶柄长3-5毫米。
花单生于小枝上部的叶腋,白色;小苞片长锥尖状,全缘,长6毫米;花梗长约5毫米;萼片5枚,条形,长3.5-3.8厘米,宽2.5毫米,外面密被黄褐色星状茸毛,内面无毛;花瓣5片,倒卵形,白色,长3厘米,宽8毫米,顶端钝并具小的短尖突,基部渐狭成瓣柄、两面均无毛;雌雄蕊柄长8毫米,无毛;退化雄蕊5枚,长1厘米,无毛,雄蕊每3枚集合成群并与退化雄蕊互生,比退化雄蕊略短;子房卵形,密被淡黄褐色茸毛,长约4毫米。蒴果长椭圆形,长约8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变窄并与果柄连接,果柄长1-2厘米;种子连翅长约3.5厘米。花期4月。
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勐仑。生长于石灰岩山地疏林中。 分布区属东南亚热带石灰岩山季雨林,热带气候明显,年平均温21-22℃,极端最高温38-40℃,极端最低温3-8℃,年降雨量1500-2400毫米,11月至翌年2月温暖多雾,雾量每日达0.1-0.5毫米,干、湿季节明显,3-4月为干热季,气温较高,雨量少,但月平均湿度不低于80%,5-10月为湿热季,气候湿热,85%雨量集中在此期间降落。土壤主要为淋溶性碳酸盐土,pH值6.5-7.2,基质为二叠纪石灰岩。为产地石灰岩山地植被较突出的中上层乔木,具翅的种子易于传播。与其伴生的树种有油朴、四数木、轮叶戟等。
勐仑翅子树
种子采集地位于勐仑镇补远江(又名南斑河、罗梭江)江边,北纬22°55′22.67″、东经101°19′58.94″,海拔600米。种子斜卵形,连翅长约3.5厘米。由于种子具翅,在采集地连片群落林周边十几米范围内均有散落,部分已长成幼苗。采种后带回室内干燥储存,待翌年苗床播种。播种时先将苗床用高锰酸钾稀释液消毒,后把种子均匀播入以细沙作为栽培介质苗床上,覆盖1-2厘米细沙。雾状保湿喷淋,3-4天喷一次多菌灵。待苗长至8-15厘米移植于营养袋,并搭建郁闭度50%-60%遮阴棚,保持湿润。苗株高达30厘米以上时可拆除遮阴棚。
勐仑翅子树为中国特有种,分布区极小,为热带石灰岩山季雨林建群树种。对研究热带植物区系、保存种质和热带石灰岩山地造林都有较大的价值。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1998年 ver 2.3——极危(CR)。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濒危。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植物部分)2004年——濒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1999年8月4日——Ⅱ级。
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1991年9月——濒危。
保护措施:在其产区已建有自然保护区,应加强保护。建议产区有关单位进行引种繁殖试验,并推广种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