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莨菪 编辑
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 (Maxim.) Pascher),是茄科山莨菪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无毛或被微柔毛;根粗大,近肉质;叶长圆形、窄长圆状卵形或披针形,先端稍骤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下延;花俯垂,花梗长,花萼钟状或漏斗状钟形,花冠钟状或漏斗状钟形,紫或暗紫色;果球形或近卵圆形,肋及网纹隆起;花期5-6月,果期7-8月; 因茛菪有剧毒,内服宜慎,古人称“其子服之,令人狂浪放宕,故名茛菪。
山莨菪分布于中国青海、甘肃、西藏、云南,生于山坡、草坡阳处。 山莨菪喜肥沃土壤,气候凉爽,排水良好,海拔较高适宜。山莨菪一般用种子繁殖。
山莨菪性味苦、辛,温,有大毒。具有镇痛解痉、活血去瘀、止血生肌的功效。山莨菪采收地上开花期,地下部分秋末挖取,洗净晒干,或切片晒干。 山莨菪粗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中赖氨酸含量丰富,牛羊均喜食。
中文名:山莨菪
拉丁学名:Anisodus tanguticus (Maxim.) Pascher
别名:樟柳、唐川那保、唐古特莨菪、黄花山莨菪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茄目
科:茄科
属:山莨菪属
种:山莨菪
命名者及年代:Pascher,1909
保护级别:无危(IUCN标准)
因茛菪有剧毒,内服宜慎,古人称“其子服之,令人狂浪放宕,故名茛菪。
山莨菪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40~80厘米,有时达1米,茎无毛或被微柔毛;根粗大,近肉质。叶片纸质或近坚纸质,矩圆形至狭矩圆状卵形,长8~11厘米,宽2.5~4.5厘米,稀长14厘米,宽4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下延,全缘或具1~3对粗齿,具啮蚀状细齿,两面无毛;叶柄长1~3.5厘米,两侧略具翅。
花俯垂或有时直立,花梗长2~4厘米,有时生茎上部者长约1.5厘米,茎下部者长达8厘米,常被微柔毛或无毛;花萼钟状或漏斗状钟形,坚纸质,长2.5~4厘米,外面被微柔毛或几无毛,脉劲直,裂片宽三角形,顶端急尖或钝,其中有1~2枚较大且略长;花冠钟状或漏斗状钟形,紫色或暗紫色,有时浅黄绿色,长2.5~3.5厘米,内藏或仅檐部露出萼外,花冠筒里面被柔毛,裂片半圆形;雄蕊长为花冠长的1/2左右;雌蕊较雄蕊略长;花盘浅黄色。果实球状或近卵状,直径约2厘米,果萼长6~7.5厘米,肋和网脉明显隆起;果梗长6~8厘米,挺直。花期5~6月,果期7~8月。
山莨菪
山莨菪
山莨菪
山莨菪
山莨菪
耐寒性强,越冬芽埋在地下10~20厘米处,在青藏高原就能越冬,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3000米处,有时在4000米处也有生长。在农业区零星散生于村庄、附近、道路、水渠边沿、地埂及墙根下。在牧业区,各地草场的老圈窝子里生长的最多,生长集中,形成屏体。
主要分布于中国青海、甘肃、西藏(东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北和西南部)。尼泊尔也有分布。
分布范围
山莨菪一般用种子繁殖。 山莨菪出苗较慢,多数要40~60天才能齐苗,幼苗生长也较缓慢。于4~5月份,在平畦上按行距20~30厘米开深2厘米的播种沟条播。播种量每亩约0.5~1千克。播种时间应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而定,如在青海门源地区,以4月中旬播种,出苗率最高,86.2%,生长也最好,而于5月中旬播种则出苗率仅36.9%。
选地整地
选地势高、气候凉爽、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山区种植。海拔不能超过4000米以上。翻耕土地,整净地面,耙细整平。
移栽定植
在育苗当年9月底、10月初进行移栽定植。起苗时要小心,防止主根折断。按照行距60~70厘米,株距40~50厘米的规格开种植沟,将大苗、小苗分开移栽,以免影响小苗生长;定植时,根要放直,覆土后提苗,然后将苗周围土踏实,培上适量松土。若当年不定植,也可将种苗起出放入地窖里,用潮湿砂土埋上,来春土壤解冻后再定植。
田间管理
播种50天左右才能出苗,未出苗前田间管理非常重要。除播种前拾净杂草外,播后对杂草要特别精心,及时除净。如果苗被杂草覆盖,再除净草,苗易被太阳晒枯死。当年地上部枯萎后第二年4月份前,山莨菪萌动前及时挖苗定植。移栽地多施有机肥料(45000~60000千克/公顷)。每年地上部枯萎后,休眠,或春季萌芽前在植株周围开沟,追施有机肥。
注意利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主要虫害为蚜虫和红蜘蛛,可以用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2.5%速灭杀丁乳油3000~4000倍液或73%克蜡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