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明参 编辑
川明参(Chuanminshen violaceum M. L. Sheh & R. H. Shan) 是伞形科,川明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0厘米。根颈细长,富淀粉质,味甜。茎直立,圆柱形,基生叶多数,呈莲座状,叶鞘带紫色,叶片轮廓阔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粉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小;至顶端叶更小,裂片线形,细小。复伞形花序,花序梗粗壮,无总苞片或仅有1-2片,薄膜质,花瓣长椭圆形,小舌片细长内曲,暗紫红色、浅紫色或白色,萼齿显著,花柱长,4-5月开花,5-6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四川、湖北等地,以金堂和青白江一带所产之川明参药材质量最佳。多为栽培植物,四川平武、北川、南川以及湖北宜昌、当阳等地有野生的。生长于山坡草丛中或沟边、林缘路旁。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中文名:川明参
拉丁学名:Chuanminshen violaceum M. L. Sheh & R. H. Shan
别名:明参、明沙参、土明参、沙参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伞形目
科:伞形科
属:川明参属
种:川明参
命名者及年代:Sheh et Shan,1980
中国保护等级: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川明参
多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根颈细长,埋于土中;根圆柱形,长7-30厘米,径0.6-1.5厘米,通常不分枝,顶部稍细,有横向环纹突起,稍粗糙,其余表面细致平坦,黄白色至黄棕色,断面白色,富淀粉质,味甜。
茎直立,单一或数茎,圆柱形,径2.5-5毫米,多分枝,有纵长细条纹轻微突起,上部粉绿色,基部带紫红色。
基生叶多数,呈莲座状,具长柄,叶柄长6-18厘米,基部有宽阔叶鞘抱茎,叶鞘带紫色,边缘膜质;叶片轮廓阔三角状卵形,长6-20厘米,宽4-14厘米,三出式二至三回羽状分裂,一回羽片3-4对,下部羽片具长柄,向上柄渐短至无柄,长卵形,二回羽片1-2对,羽片短柄或无柄,卵形,末回裂片卵形或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不规则的2-3裂或呈锯齿状分裂,长2-3厘米,宽0.6-2厘米,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粉绿色,光滑无毛;茎上部叶很少,具长柄,二回羽状分裂,叶片小;至顶端叶更小,无柄,叶片3裂,裂片线形,细小。
复伞形花序多分枝,花序梗粗壮,伞形花序直径3-10厘米,无总苞片或仅有1-2片,线形,薄膜质,伞辐4-8,不等长,长0.5-8厘米;小总苞片无或有1-3片,线形,长约4毫米,宽约0.3毫米,膜质;花瓣长椭圆形,小舌片细长内曲,暗紫红色、浅紫色或白色,中脉显著;萼齿显著,狭长三角形或线形,花柱长,为花柱基的2-2.5倍,向下弯曲。
分生果卵形或长卵形,长5-7毫米,宽2-4毫米,暗褐色,背腹扁压,背棱和中棱线形突起,侧棱稍宽并增厚;棱槽内有油管2-3,合生面油管4-6;胚乳腹面平直。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长于山坡草丛中或沟边、林缘路旁。 喜凉爽、湿润气候、较能耐寒,不耐高温。宜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栽种,切忌在粘重、汗湿和含砾石多的土壤栽培。
分布于中国四川(青白江、金堂、简阳、苍溪、威远、北川、平武、巴中、南川、阆中)、湖北(宜昌、当阳)等地。该种多为栽培植物,四川平武、北川、南川以及湖北宜昌、当阳等地有野生的。模式标本采自金堂。
川明参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撒播或条播,8月将拌砂的种子撒入畦面,薄盖细土和稻秆。条播行距23-27厘米,其他要求同撒播。次年8月移栽,按行株距27厘米×(5-7)厘米开沟,直放种根1株,覆盖土杂肥和火灰,再覆土超过根头3厘米,并盖草或稻秆。净作轮作
净作:要求间隔种植川明参两年以上地块。
分带轮作:采取川明参→小麦→玉米模式种植,具体做法是:利用双六尺或双五尺预留地,分别于上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移栽川明参和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种植小麦于预留带内,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川明参收挖后及时移栽玉米,玉米收获后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种植小麦;上年在另一带种植的小麦于翌年5月中旬左右收获后,可种短季节蔬菜或其它短季作物或将麦秆覆盖于厢面上,待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移栽川明参,如此轮作。
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两年未种过川明参、豆科作物的沙壤土。
整地作厢: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千克-2000千克、硫酸钾型的川明参专用肥50千克作基肥,深翻土壤。净作地按130厘米-140厘米作厢,套作按预留行宽度做厢。要求厢沟深30厘米-40厘米,厢面垒成瓦背形。每间隔两个行带开深沟,要求主沟深50厘米-60厘米,同时做到三沟配套。
壮苗移栽
时间:8月1日-25日,即立秋前后一个月。
壮苗:直径0.3厘米-0.5厘米,芽苞新鲜、无黑头;
密植:行距25-30厘米、株距5-7厘米,每亩保证净作密度3万株,套作密度1.5万株以上;
药剂:用70%托布津800-1000倍浸种根。
方法:一是开沟深度与种根长度相适应,芽头向上,使根系舒展伸直;二是将开第二排种沟的土盖在第一排的种根芽头上,覆细土3厘米-4厘米。
覆盖:栽种后,立即用前茬收获的玉米秸秆覆盖厢面,以盖严土壤为度。
田间管理
除草:出苗后若有杂草应及时人工除草,化学除草:在川明参长出两片真叶时,亩用精喹禾灵一袋20毫升兑水15千克喷雾。
追肥:第一次在苗高7厘米-10厘米时,亩用清淡粪水40-50担加尿素2.5-4.5千克追施;第二次追肥在次年立春前后,亩用硫酸钾型复合肥15-25千克视苗情追灌。
割苔:除留种田外,当花苔刚抽出时,及时将花苔割去。
川明参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濒危(EN)。
苗期主要虫害有蚂蚁、蚜虫和蟋蟀,可亩用2.5%敌杀死5毫升加70%托布津50克兑水喷雾,兼防根腐病等。在11月份至次年元月份用美邦治萎25克或瓜克灵20克兑水15公斤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根腐病。在次年2月-3月用70%托布津800倍防治菌核病。
根腐病,晚春多雨及所温较高时发生,病穴用石灰粉消毒,发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浇注。菌核病,发病初期可撒1:2混合的草木灰、熟石灰,或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液浇灌。黄凤蝶,幼虫咬食叶片,幼龄期喷敌百虫800倍液或Bt300倍液毒杀,或人工捕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