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螺 编辑
山海螺是桔梗科植物羊乳的根,为多年蔓生草本植物。根较为粗壮,倒卵状纺锤形,茎攀缘细长,叶在茎上的互生,或对生状或近于轮生状,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至椭圆形,或稍有疏生的微波状齿,两面无毛,下面呈灰白色;有短柄,花单生或成对生于枝顶,裂片卵状披针形,花冠外面乳白色,内面钟形深紫色,先端反卷,有网状脉纹,花丝与花药几等长;菊果圆锥形,有宿尊。花期8~10月。山海螺一名载于《本草纲目拾遗》。
山海螺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各地,生长于山野沟洼潮湿处及灌木丛中;山海螺适应性强,我国南北各地均可以栽培。以富含腐殖质肥沃的砂质壤土最好;繁殖方式一般为播种繁殖。
山海螺味甘、辛,性平。入脾、肺经。有利于益气养阴,解毒消肿,排浓,通乳。主治神疲乏力,头晕头痛,肺痛,乳痛,肠痛,产后乳少,白带,毒蛇咬伤等症状。据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滋补强壮,祛痰润肺,排浓解毒。治病后体虚,产后缺乳;肺胀肿,乳腺炎,痛疮肿毒,蛇咬伤。”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桔梗目
科:桔梗科
属:党参属
种:羊乳
分布区域: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各地
中文学名:山海螺
采收时间:7-8月
毒性:无毒《别录》
贮藏: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别名:地黄《别录》,白河车(王安卿《采药录》),牛附子、乳夫人、奶树《植物名实图考》,四叶参《苏南种子植物手册》,白蟒肉、山胡萝卜《东北药用植物志》,土党参、奶参《广西中药志》,乳薯《江西民间草药》,通乳草、奶奶头《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老奶头、野菜头、奶葫芦、奶茵陈《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奶党《湖北中草药志》,羊乳参《中药材品种论述》,白马肉(东北),牛奶参(湖南),角参、洋参(贵州),哈蟆党(河北),狗头党(北京),狗参、狗头参(辽宁)。
山海螺一名载于《本草纲目拾遗》。
多年生缠绕草木,长达2米以上。全株无毛,富含白色乳汁,具特殊腥臭气味;有多数短分枝。根粗壮肥大,纺锤形或近圆锥形,外皮粗糙,灰棕色至土黄色,近上部有稀疏环纹。主茎上叶互生,披针形或菱状狭卵形,细小;在小枝顶端的叶通常2-4枚簇生,而近于对生或轮生状,叶柄短小;叶片菱状卵形、狭卵形或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3-4.5厘米,通常全缘或有疏波状齿。花单生于或对生于小枝顶端,具短梗;萼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1.5-2厘米,宽5-8毫米,绿色;花冠宽钟形,直径约2厘米,5裂,裂片先端反卷,黄绿色,内有紫褐色斑点;雄蕊5,花丝短粗;子房半下位,柱头3裂。蒴果扁圆卵形,有宿萼。种子有膜质翅。花、果期7-8月。
药材性状:根圆锥形或纺锤形,长15-30厘米,顶端有细而长的芦头,具较密的环纹。主根较长,扭曲不直,表面土黄色,上部有环纹,下部有纵纹。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黄色。气特异,味特异,味苦微辣。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类圆形厚片,大小不一。周边黄白色或黄褐色,粗糙不平,有的呈瘤状突起,具环状横纹。切面类白色或浅黄色,多裂隙。质轻泡,气微,味微甘。
山海螺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各地,生长于山野沟洼潮湿处及灌木丛中;山海螺适应性强,我国南北各地均可以栽培。以富含腐殖质肥沃的砂质壤土最好。
繁殖方式一般为播种繁殖。
入药部位
根。
性味
味甘、辛,性平。
入脾、肺经。
功效
益气养阴,解毒消肿,排脓,通乳。
主治
神疲乏力,头晕头痛,肺痈,乳痈,肠痈,疮疖肿毒,喉蛾,瘰疬,产后乳少,白带,毒蛇咬伤。据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滋补强壮,祛痰润肺,排浓解毒。治病后体虚,产后缺乳;肺胀肿,乳腺炎,痛疮肿毒,蛇咬伤。”
相关配伍
治身体虚弱,头晕头痛,奶党60g。水煎取汁,用汁煮鸡蛋2个,食蛋服汤。(《湖北中草药志》)
治病后气血虚弱,四叶参、熟地各15g。煎服。(《安徽中草药》)
治咳嗽吐痰,山海螺60g,桔梗、木贼草各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治肺痈(肺脓疡),羊乳90g,冬瓜子90g,薏苡仁30g,芦根60g,桔梗6g。水煎,日服3次。(《吉林中草药》)
治乳蛾,肠痈,肺痈,山海螺、蒲公英各15g。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各种痈疽肿毒及乳痈、瘰疬,(山海螺)鲜根120g。水煎服,连服3-7d。(《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鲜品45-120g。
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药理作用
镇静作用。
抗惊厥作用。
镇痛作用。
对樟柳碱(A)、乙醇(B)和环己酰亚胺(C)所致记忆障碍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改善药物所造成的记忆获得、记忆再现和记忆巩固的障碍。
抗疲劳作用。
使血压下降,呼吸兴奋,并能消除肾上腺素所致升血压作用。
抗氧化作用。
抗菌作用。
抗肿瘤作用。
使用注意
外感初起,无汗者慎用;反藜芦。
炮制
采集加工:7-8月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芦头,洗净,闷润,切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相关论述
《别录》:“主治头眩痛,益气,长肌肉。”
汪连仕《采药书》:“治杨梅恶疮。”(引自《纲目拾遗》)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