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侧索硬化 编辑

运动神经元病症

原发性侧索硬化原发性侧索硬化

原发性侧索硬化(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PLS)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运动神经元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临床表现为进行性上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多在中年以后发病,起病隐袭,进展慢,可存活较长时间。PLS是以脊髓、延髓麻痹为特征的上运动神经元变性,病理表现为皮质脊髓束显著的脱髓鞘改变。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原发性侧索硬化

外文名: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PLS

病因及常见疾病

编辑

PLS病变仅限于上运动神经元,疾病初期运动区皮质神经元细胞完好,而脊髓锥体束出现显著的脱髓鞘改变,随着病情的进展,脑干、内囊及大脑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也发生变性,此称为逆行性死亡。有学者报道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伴眼肌瘫痪患者,在尸检中发现大脑中央前回皮质细胞明显缺失,胶质细胞增生,脑干、脊髓内双侧皮质脊髓束同样有轴索缺失和胶质细胞增生改变,而皮质细胞缺失常限于Betz细胞层,提示中央前回明显对称性萎缩是PLS一个特殊表现。

首发症状常为双下肢对称性僵硬乏力伴行走剪刀步态,逐渐累及双上肢。四肢张力呈痉挛性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多无肌萎缩和肌束颤动,感觉无障碍,括约肌功能不受累。当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可出现假性延髓麻痹的表现。病程进展缓慢,可存活较长时间。

鉴别诊断

编辑

PLS临床表现多样,症状通常首发于50~60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脊髓痉挛性麻痹,包括肢体强直、反射亢进、轻度无力。PLS非常罕见,症状无特异性,临床医生如未仔细询问病史及行细致的神经系统查体,容易导致误诊

有学者提出PLS的诊断标准:成年隐匿起病的痉挛性麻痹,通常起于下肢,无家族史,至少3年缓慢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严重的痉挛性脊髓麻痹、假性球麻痹和MRI显示大脑中央前回萎缩。随着更多PLS的病例报道,有学者认为原发性侧索硬化可以向ALS转化。

PLS的主要特点为:(1)起病隐匿,缓慢进展;(2)发病年龄为15~50岁或50岁以上;(3)临床表现为双侧皮质脊髓束受损的四肢痉挛性瘫痪,以下肢为重,若皮质延髓束受累则出现假性延髓麻痹征象;(4)无局限性肌无力、肌萎缩及肌束颤,无感觉障碍;(5)EMG无失神经征象;(6)MRI轴位T2WI见脑干及双侧内囊区及双侧运动区皮质有异常高信号;(7)排除其他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等。

检查

编辑

可作EMG、神经传导速度、EEG、CT和MRI检查。肌电图可表现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下降或正常,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治疗原则

编辑

PLS的治疗现如今仍然主要是支持治疗,包括康复锻炼,应用药物缓解肌张力、假性球麻痹。PLS预后较ALS好,平均生存时间超过10年。总之,对于临床表现为缓慢进展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患者,经详细的病史询问、神经系统查体、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应高度怀疑PLS,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可能会延缓病情发展。

下一篇 假性球麻痹

上一篇 进行性球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