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变剂 编辑

化学物质

诱变剂诱变剂

关键词:物理诱变、化学诱变、诱变育种

凡是能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突然或根本的改变,使其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达到自然水平以上的物质,统称为诱变剂。当各种诱变剂被人为地强加于地球环境中之后,生物基因的情报系统由于诱变剂的作用受到损伤而发生紊乱,不能正确地传递遗传信息,具体地说就是发生了突变。那么这类诱变剂则被认为是环境诱变剂。未经人工处理而发生的突变称为自发突变;经过人工处理而发生的突变称为诱发突变。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诱变剂

外文名:mutagen

组织机构: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CEMS)

类别:物理、化学、生物

作用:改变生物体遗传物质

种类

编辑

诱变剂

环境诱变剂的种类。一般来说环境诱变剂可以分为3 大类型:物理性环境诱变剂(例如,电离辐射、紫外线、电磁波等)、化学性环境诱变剂(主要是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包括药品、农药、食品添加剂、调味品、化妆品、洗涤剂、塑料、着色剂、化肥、化纤等)和生物性环境诱变剂(真菌代谢产物、病毒、寄生虫等)。除了上面所说的外源性环境诱变剂之外,还有一些内源性的环境诱变剂。内源性的环境诱变剂是在人体健康异常的情况下产生的,如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等。在各种不同的环境诱变剂中,最令人不安的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利弊

编辑

环境诱变剂的利弊。1927 年,美国遗传学家H.J.Muller 首次利用x 射线成功地诱发了果蝇突变,开拓了诱发突变的新领域。从此以后,人们利用诱发突变进行育种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在农学、工业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当时的人们并不明白环境诱变剂也会对人体产生“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严重后果,故人类也为此承受了不少的伤害。在深入研究、积极监测、严加防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环境诱变剂仍然可以造福于人类。例如,随着太空科技的发展,利用太空飞行器搭载作物种子进行“太空育种”已经操作了一段时间;核能的和平利用,已为人类做出了卓著的贡献;最近我国又计划利用“核爆炸”实现藏水北调,将雅鲁藏布江的水引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方向的青海、新疆与甘肃,以改变我国大西北的生态环境

潜在危害

编辑

环境诱变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从接触诱变剂到产生有害后果。有时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是作用于生殖细胞的话,那么要在下一代,甚至几代以后才表现出来。例如,长期遭受日光照射的海员、渔民、牧民,在身体暴露处发生皮肤癌的几率较大,发病期可以在10~40 年以后,平均发病年龄在70 岁以上,开始是色素沉着和角质增生,继之发生癌变。

抗诱变剂

编辑

使自然突变率或诱发突变率降低的作用物为抗诱变剂,是诱变剂的反义词。据报道,腺嘌呤、鸟便嘌呤可作为细菌自然突变的抗诱变剂。抗诱发突变的作用物大致有如下几种:(1)使诱变剂作用降低的作用物(对X射线引起的突变而言,如预先加上半胱氨酸等SH化合物,会使射线产生的OH、自由基不起作用,而使突变率降低);(2)给予促进作为突变成因的DNA损伤(前突变损伤premutational dam-age)的修复作用物,如在紫外线照射后用可见光照射会使突变率降低(光致活);在突变剂处理后进行非营养性培养(缓冲液等)也会使突变率降低(液体保持致活liquid hilding recovery)。(3)阻碍前突变损伤向突变过渡的作用物。

化学诱变剂

编辑

综述

指引起突变的化学物质。已知的有烷化剂、碱基类似物(base analog)、羟胺(hydroxylamine)、吖啶色素等。常用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1烷化剂

是栽培作物诱发突变的最重要的一类诱变剂。药剂带有一个或多个活泼的烷基。通过烷基置换,取代其它分子的氢原子称为"烷化作用"所以这类物质称烷化剂。 烷化剂分为以下几类: 1. 烷基磺酸盐和烷基硫酸盐 代表药剂:甲基磺酸乙酯(EMS)、硫酸二乙酯(DES) 2. 亚硝基烷基化合物 代表药剂:亚硝基乙基脲(NEH)、N-亚硝基-N-乙基脲烷(NEU) 3. 次乙胺和环氧乙烷类 代表药剂:乙烯亚胺(EI) 4. 芥子气类 氮芥类、硫芥类 烷化剂的作用机制--烷化作用 作用重点是核酸,导致DNA断裂、缺失或修补。

类似物

这类化合物具有与DNA碱基类似的结构。 代表药剂: 5-溴尿嘧啶(BU)、5-溴去氧尿核苷(BudR) 为胸腺嘧啶(T)的类似物 2-氨基嘌呤(AP) 为腺嘌呤(A)的类似物 马来酰肼(MH) 为尿嘧啶(U)的异构体 作用机制:作为DNA的成份而渗入到DNA分子中去,使DNA复制时发生配对错误,从而引起有机体变异。

3其它诱变剂

硝酸 能使嘌呤或嘧啶脱氨,改变核酸结构和性质,造成DNA复制紊乱。HNO2还能造成DNA双链间的交联而引起遗传效应。 叠氮化钠(NaN3) 是一种呼吸抑制剂,能引起基因突变,可获得较高的突变频率,而且无残毒。

物理诱变

编辑

物理诱变剂主要有紫外线,ARTP,X—射线,γ-射线,快中子,激光,微波,离子束等。

1等离子体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的简称,能够在大气压下产生温度在25-40 °C之间的、具有高活性粒子(包括处于激发态的氦原子、氧原子、氮原子、OH自由基等)浓度的等离子体射流。按照热力学平衡状态,等离子体可分为三种:完全热力学平衡等离子体(也称高温等离子体,其电子温度(Te)、离子温度(Ti)和中性粒子温度(Tn)完全一致),局部热力学平衡等离子体(也称热等离子体,Te≈Ti≈Tn=3×10~3×10),以及非热力学平衡等离子体(也称冷等离子体,其Te≥Ti,Ti≈Tn)。

大气压辉光放电(Atmospheric Pressure Glow Discharge,APGD)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用来描述大气压条件下各种气体放电冷等离子体的总称。在各种大气压非平衡放电等离子体源中,采用裸露金属电极结构的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Radio Frequency Atmospheric Pressure Glow Discharge,RF APGD)等离子体源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大气压辉光放电冷等离子体源。为了从生物技术应用的角度突出这种等离子体源的特点,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即ARTP来代表这种RF APGD等离子体源。

科学研究表明,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作用于微生物,能够使微生物细胞壁/ 膜的结构及通透性改变,并引起基因损伤,进而使微生物基因序列及其代谢网络显著变化,最终导致微生物产生突变。与传统诱变方法相比,采用ARTP能够有效造成DNA多样性的损伤,突变率高,并易获得遗传稳定性良好的突变株;

2紫外线

我们知道,DNA和RNA的嘌呤和嘧啶有很强的紫外光吸收能力,最大的吸收峰在260nm,因此波长260nm的紫外辐射是最有效的诱变剂.对于紫外线的作用已有多种解释,但研究的比较清楚的一个作用是使DNA分子形成嘧啶二聚体,即两个相邻的嘧啶共价连接,二聚体出现会减弱双键间氢键的作用,并引起双链结构扭曲变形,阻碍碱基间的正常配对,从而有可能引起突变或死亡.另外二聚体的形成,会妨碍双链的解开,因而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总之紫外辐射可以引起碱基转换、颠换、移码突变或缺失等。

3γ-射线

γ-射线属于电离辐射,是电磁波.一般具有很高的能量,能产生电离作用,因而能直接或间接地改变DNA结构.其直接效应是,脱氧核糖的碱基发生氧化,或脱氧核糖的化学键和糖-磷酸相连接的化学键断裂,使得DNA的单链或双链键断裂.其间接效应是电离辐射使水或有机分子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与细胞中的溶质分子起作用,发生化学变化,作用于DNA分子而引起缺失和损伤.此外,电离辐射还能引起染色体畸变,发生染色体断裂,形成染色体结构的缺失、易位和倒位等。

4激光

激光在微生物诱变育种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比较晚。激光诱变育种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世界各国40多年的开发应用研究,不仅证明激光和普通光在本质上都是电磁波,它们发光的微观机制都与组成发光物质的原子、分子能量状态和变化密切相关。激光是一种与自然光不同的辐射光,它具有能量高度集中、颜色单一、方向性好、定向性强等特性。激光通过光效应、热效应和电磁效应的综合作用,能使生物的染色体断裂或形成片断,甚至易位和基因重组

5微波

微波辐射属于一种低能电磁辐射,具有较强生物效应的频率范围在300MHz~300GHz,对生物体具有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其热效应是指它能引起生物体局部温度上升,从而引起生理生化反应;非热效应指在微波作用下,生物体会产生非温度关联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在这两种效应的综合作用下,生物体会产生一系列突变效应。因而,微波也被用于多个领域的诱变育种,如农作物育种、禽兽育种和工业微生物育种,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6离子束

离子注入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项高新技术,主要用于金属材料表面的改性。1986年以来逐渐用于农作物育种,近年来在微生物育种中逐渐引入该技术。离子注入诱变是利用离子注入设备产生高能离子束(40~60keV)并注入生物体引起遗传物质的永久改变,然后从变异菌株中选育优良菌株的方法。离子束对生物体有能量沉积(即注入的离子与生物体大分子发生一系列碰撞并逐步失去能量,而生物大分子逐步获得能量进而发生键断裂、原子被击出位、生物大分子留下断键或缺陷的过程)和质量沉积(即注入的离子与生物大分子形成新的分子)双重作用,从而使生物体产生死亡、自由基间接损伤、染色体重复、易位、倒位或使DNA分子断裂、碱基缺失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因此,离子注入诱变可得到较高的突变率,且突变谱广,死亡率低,正突变率高,性状稳定。

下一篇 营养因子

上一篇 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