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编辑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是一种由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疾病也被称为单纯性淋巴细胞增多症、腺热病或“接吻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类型。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类型表现为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化验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异型淋巴细胞增多。非典型类型则症状较轻或隐匿,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在治疗方面,通常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多数患者可以自愈,必要时可给予抗病毒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死率较低,通常在0.1%-0.2%之间。然而,该疾病可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肝脾肿大、急性溶血性贫血、脾破裂、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大多数患者可以自愈,预后良好。极少数症状反复出现或持续存在,发生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如患者本身有免疫缺陷,预后更差。该病主要通过密切经口接触传播,确诊患者应该避免亲吻他人或者与他人共用餐具。
针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疫苗研发和新的治疗方法上。疫苗研究旨在针对EB病毒开发预防性疫苗,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一些新的抗病毒药物也在研究中,希望能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外文名: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别名:单纯性淋巴细胞增多症、腺热病、接吻病
就诊科室:儿科、感染科
多发群体:青少年或成年患者,儿童多为隐性感染
常见发病部位:全身
常见病因:EB病毒感染所致
常见症状: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
传染性:有
传播途径:经口亲密接触传播(即口-口传播)
中文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是否遗传:否
相关药物: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根据症状和病程的不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以分为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非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大多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表现为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包括高热、咽喉痛、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乏力和感觉疲倦。患者可能出现螨状皮疹和脾脏肿大。这种类型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通常持续2-4周,但有些病例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非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非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通常表现为较温和的症状,如咽痛、轻度发烧和淋巴结肿大。此外,患者在血液检查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通常较高。虽然非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通常较轻,但患者仍需要注意休息和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引起并发症。
致病原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导致该疾病传播的基本条件有以下三个方面。
传染源
带毒者及病人为本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80%以上患者鼻咽部有EB病毒存在,经口鼻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也可经飞沫及输血传播。所以,EB病毒还与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的发病有关。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诱发因素
年龄
年龄是主要因素之一,相比成人,青少年和年轻成人更容易发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在婴儿和年轻人中观察到的症状性感染方面的差异,可能与感染时侵入的病毒量大小或感染EB病毒的B细胞驱动的细胞免疫应答强度有关。
发病机制
EB病毒是本病的病原,但多数患者感染EB病毒后无临床症状,约有25%~75%的原发性EB病毒感染患者最终可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EB病毒与口咽部上皮细胞接触,从而使病毒复制,释放EB病毒至口咽分泌物中,并感染口咽部淋巴组织丰富区域的B细胞。感染EB病毒的B细胞是将感染扩散到整个淋巴网状系统的原因,成人潜伏期平均为4~8周,儿童潜伏期更短。
发病率
全球超过95%成人曾感染EB病毒,根据血清学调查,中国3~5岁儿童EB病毒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提示大部分人既往都曾感染过。
流行情况
本病在世界各地均可发生,多呈散发性,亦可引起流行。
潜伏期
成年人的潜伏期平均为4~8周,儿童的潜伏期则更短。
死亡率
该病一般不致命,但是该病的并发症种类较多,应该提高警惕,必要时针对性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大、皮疹等。根据疾病轻重不同,还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并发症,如肝脾肿大,躯干皮疹与神经系统炎症等。
早期症状
前驱症状常为全身不适、头痛、畏寒、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轻度腹泻和低热等。
典型症状
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皮疹及神经系统症状。化验可见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常见症状
除症状极轻患者外,均有发热,体温38.5~40°C不等,同时多伴有咽痛症状。
伴随症状
根据病情轻重的不同,患者常有不同的伴随症状。主要包括有肝脾肿大,躯干皮疹、腔黏膜瘀点、脑膜脑炎、周围神经炎、视神经炎等。
一旦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典型症状,即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年轻人与儿童出现以上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既往发生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者,若症状再现时,也应及时咨询医生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感染科。
相关检查
查体
口腔视诊明确有无扁桃体肿大和咽峡炎。
全身浅表淋巴结触诊。
腹部触诊明确有无肝脾肿大。
1、血常规+异常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量升高,异常淋巴细胞的比例可高达10%~20%以上。淋巴细胞增多定义为绝对计数大于4500/μL或外周血涂片中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大于50%。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定义为超过淋巴细胞总数的10%,血小板计数可减少。
2、肝肾功能:检测肝酶、胆红素是否有升高。
3、嗜异性凝集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和100%。如果患者的各种症状符合传单,嗜异性抗体为阳性对于EB病毒感染有诊断意义,因此成为北美大多数临床诊断性试验的首选。
4、EB病毒特异性抗体:EB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针对衣壳抗原的IgM和IgG抗体诊断传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分别为97%和94%。
5、EB病毒核酸检测:血液或血浆PCR分析可对EB病毒的DNA定量分析。
6、骨髓象:用于除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可见噬血现象。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可见肝脾肿大。
若发生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应该进行胸部CT检查,以明确有无间质性肺炎。
病理检查
淋巴组织的良性增生,淋巴结肿大但并不化脓,肝、脾、心、肾、肺等均可受累,表现为异常多形性淋巴细胞浸润。
鉴别诊断
本病须和其他导致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的疾病鉴别。
链球菌感染通常不伴有明显疲劳或脾肿大,抗生素治疗有效。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
CMV感染时咽痛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少见,血清中无嗜异性凝集素及EB病毒抗体。
急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实验室检查可协助鉴别。
其他
部分药物也可以引起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应注意鉴别,如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抗菌药物如异烟肼和米诺环素。
此外,若患者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显著,还应注意与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鉴别。
该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多数患者可以自愈,必要时可给予抗病毒治疗。此外,该病的并发症种类较多,应该提高警惕,必要时针对性治疗。
紧急治疗
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需要进行紧急治疗,主要包括:
对于即将发生气道梗阻的患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卧位时呼吸困难,需要给予糖皮质激素并请耳鼻喉科医生紧急会诊。一旦达到临床改善,缓慢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剂量至停药。
对于发生严重、来势汹汹的致命性感染,如暴发性肝衰竭,或其他并发症,如严重溶血性贫血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也应考虑相应的紧急治疗。
一般治疗
发热高于38.5℃可对症退热,可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退热出汗后注意多饮水。
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的食物。
充分休息,过度劳累可导致本病加重或反复。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该病可自愈,一般仅需对症治疗,如发热时可对症退热。
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EB病毒 DNA聚合酶而抑制EB病毒裂解感染,但对潜伏性感染无效。
抗生素对该病治疗无效,仅在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手术治疗
若患者出现脾破裂的并发症时,需要接受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大多数患者可以自愈,预后良好。极少数症状反复出现或持续存在,发生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如患者本身有免疫缺陷,预后更差。
并发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发生率不高,但一旦发生,患者预后一般较差。
脾破裂
几乎全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都有脾大,极少数病例可发生脾破裂,表现为突然、急剧的左上腹疼痛,应该及时就医,必要时手术治疗。
肝脏相关并发症
可出现肝炎或者黄疸。
肾脏相关并发症
急性肾炎,表现与一般肾炎相似。
心脏相关并发症
心肌炎,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可发生心肌炎。
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
肿大的扁桃体严重时可阻塞气道,糖皮质激素可能有效,必要时还需要行气管切开术。
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无菌性脑炎、脑膜炎,部分患者可以发生吉兰-巴雷综合征。
血液系统相关并发症
贫血、血小板下降。极少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发生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后者可以出现噬血综合征,表现为高热、全血细胞减少、肝脾大等。
恶性肿瘤
EB病毒与各种恶性肿瘤相关,尤其是淋巴瘤。这些感染很多无症状,但是霍奇金淋巴瘤与传单病史相关。
该病主要通过密切经口接触传播,确诊患者应该避免亲吻他人或者与他人共用餐具。
目前没有针对EB病毒的疫苗,EB病毒可以在患者唾液中存活数月,家庭护理中应注意对患者进行隔离。
日常护理
多数患者在1~2周内自觉疲劳等全身症状好转,即可恢复上学或工作。
运动
发病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谨防脾破裂。
饮食
加强营养支持。发热期间,摄入足够的水,保证尿液呈浅黄色。
日常监测指标
遵医嘱定期复诊。
特别注意事项
运动员如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注意,为了避免发生脾破裂的严重并发症,在疾病早期应避免进行体育运动。
由于脾破裂最有可能在临床症状出现后2~21日内发生,第4周后发生脾破裂的情况较为罕见。因此,在不早于起病后21日方可恢复所有体育运动,除了剧烈的身体接触运动。
该病最早在1885年由德国医生阿尔玛·埃切尔斯发现,当时他注意到患者的腺体肿大和脾脏肿大。然而,直到1966年,美国医生迈克尔·安东尼·伯科维克斯和玮塔·柏拉特首次确认了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作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对EBV的研究和诊断方法的不断完善。20世纪晚期和21世纪初,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对EBV的认识深化,诊断方法也得到了极大改善。现代医学技术已经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蛋白质检测等方法来明确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延安市中医医院以诊治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效果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结论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儿的炎症因子及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1月-2021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儿科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110例,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淀粉样蛋白A(SAA)和CD19^(+)水平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肝损害患儿病情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论NLR、SAA和CD19^(+)水平检测对IM合并肝损害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疾病预后的评估价值较高,联合检测的效能更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上一篇 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