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腺癌 编辑

病症名称

汗腺癌是比较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占皮肤恶性肿瘤的2.2%~8.4%,好发于40~60岁,女性较男性为多见。大部分发生于头皮、面部、腋下、胸壁、阴囊及肛门周围等处,可为单发或多发。

基本信息

编辑

中医病名:汗腺癌

多发群体:好发于40~60岁,女性较男性为多见

常见发病部位:大部分发生于头皮、面部、腋下、胸壁、阴囊及肛门周围等处,可为单发或多发

常见症状:实性肿块,边界不清,位于表皮下或真皮层,质地坚硬,直径多在2cm以上,大者可达20cm,与皮肤常常粘连,肿块表面色泽正常或略呈淡红色。有时可有毛细血管扩张病灶大时可溃破呈菜花状,常伴感染

临床表现

编辑

临床表现多为实性肿块,边界不清,位于表皮下或真皮层,质地坚硬,直径多在2cm以上,大者可达20cm,与皮肤常常粘连,肿块表面色泽正常或略呈淡红色。有时可有毛细血管扩张,病灶大时可溃破呈菜花状,常伴感染。病程一般较长,发展慢,但少数进展快,生长迅速,出现远处转移。

诊断

编辑

1.病史上40岁以上的中、老人发生的结节或溃疡。

2.临床特点

(1)大汗腺癌结节发生在腋下等汗腺丰富部位,呈外突性和实体性,红或紫红色质韧,无自觉症状。偶破溃,呈菜花状,有痛感。

(2)小汗腺癌发生在头面部或肢体的、快速生长的浸润性斑块。

3.根据病理表现诊断和分型。

治疗

编辑

1.手术切除。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不敏感,但对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可试用。

3.化学治疗。

辅助检查

编辑

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上根据瘤细胞来源,有大汗腺癌和小汗腺癌之分。大汗腺癌可分为5型,小汗腺癌可分为4型,具体如下:

1.大汗腺癌

系发生于大汗腺处,常为实质性、浸润性和转移性的恶性肿瘤。根据组织病理特点分为5型:

(1)未分化型 有两种癌细胞,一种胞浆透明或染淡伊红色,呈小多边形或卵圆形;另一种胞浆染深伊红色,呈梭形。癌细胞有明显异型,排列成条索状或斑块状有形成腺体倾向,无PAS染色阳性物质。

(2)分化型 亦有两种同未分化型,但胞浆淡染的细胞较大呈大多边形或立方形。癌细胞相互交织,呈结节状排列,倾向于形成腺腔或囊腔。部分癌细胞内含有PAS染色阳性物质。

(3)腺型 由立方形或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形成腺腔腺上皮细胞和腺腔内均见PAS染色阳性物质。

(4)黏液表皮样型 由不典型鳞状细胞巢及含有透明黏液或富于颗粒的柱状细胞组成。

(5)湿疹样癌型 癌细胞侵袭局部表皮。

2.小汗腺癌

系发生于小汗腺处,常为实质性的、具有浸润性的恶性肿瘤。依其组织病理特点分为四型:

(1)汗管样小汗腺癌 瘤细胞累及整个真皮甚至皮下组织,有开口于皮面的扩大导管腔隙,与棘层肥厚或状增生的表皮相连。内有彼此相连的导管腺样囊状结构,并可见角质囊肿。瘤细胞大小不一核深染。分裂象易见。间质内血管丰富或纤维化甚至呈软骨样。电镜示腺囊腔的内衬上皮可有已角化或导管细胞,另见分泌细胞。

(2)透明细胞小汗腺癌 又称恶性透明细胞汗腺瘤、透明细胞汗腺癌、恶性透明细胞末端汗管瘤,由良性透明汗腺细胞癌变而来。组织病理示:其肿瘤细胞侵入周围组织,边界不清楚。瘤内见实质性腺样和导管囊性区域和瘤透明细胞和不典型细胞。

(3)黏液性小汗腺癌 瘤实质为小基底样细胞组成的小巢或腺样结构。导管和微小囊状结构除大小和形状不一外,似小汗腺。细胞明显不典型,彼此融合或由硬化胶原隔开。胞核深染偶见核分裂象间质有明显黏液坑是其特点

(4)小汗腺腺癌 系典型小汗腺癌,生长快,高度转移。组织病理示同一瘤内除见实质性、导管、基底样细胞和鳞状细胞样团块外,主要为腺囊性结构瘤细胞特别是透明细胞内有小汗腺型酶和糖原。因此,PAS染色有助于区别富有细胞性小汗腺癌与转移性腺癌。

下一篇 角化棘皮瘤

上一篇 脱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