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 编辑

疾病名

天疱疮天疱疮

天疱疮(pemphigus)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的表皮内棘层松解性大疱性皮肤病。也属于中医病名,在中医文献中又称火赤疮、天疱等。临床上一般可分为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四个类型。一般常见于40~60岁人群,该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药物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系。但从中医的角度上来看,也可能是心火旺盛,脾湿内寒,腹感风湿热毒之邪,以致火毒加湿,内不得泄外不能排出,流溢肌肤之间而形成的。

患病以后,患者多会出现以皮肤或粘膜上出现大疱、自觉瘙痒为临床特征。寻常型天疱疮的常见首发症状为口腔糜烂;红斑型天疱疮主要发生在脂溢性部位,如面部、头部、背部等;落叶型天疱疮皮损主要表现为表皮下的水泡和糜烂,伴有大量鳞屑脱落,如落叶般外观;增殖型天疱疮一般好发于腋窝、乳房、下腹股沟、外阴、肛周等具有皱褶的部位。本病没有传染性,也没有潜伏期。

治疗方面,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人血丙种球蛋白、生物制剂、抗炎制剂等系统药物,有时候还可以采用血浆置换自体或异体,骨髓移植等方法治疗。经过积极的治疗,可达到临床上的治愈。

早期,由于对天疱疮的发病机制了解不足,治疗方法相对单一,效果有限。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天疱疮的认识也逐渐的加深,治疗方案更为完善,可以更好的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基本信息

编辑

中医病名:天疱疮

外文名:pemphigus

别名:火赤疮、天疱

就诊科室:皮肤科、中医科

多发群体:40~60岁人群

常见发病部位:皮肤,黏膜

常见病因:自身免疫性因素

常见症状:皮肤或粘膜上出现大疱、自觉瘙痒

是否遗传:否

相关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

分型

编辑

临床上,天疱疮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改变分为寻常型天疱疮、增殖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红斑型天疱疮和特殊类型天疱疮等。

寻常型天疱疮:是最常发生的天疱疮类型,同时也是最严重的类型。

增殖型天疱疮:是寻常型天疱疮的一种轻型症状。

落叶型天疱疮:有时,水泡症状并不明显。

红斑型天疱疮:是落叶型天疱疮的轻型症状。

特殊类型天疱疮:包括副肿瘤性天疱疮、药物性天疱疮、IgA型天疱疮、疱疹样天疱疮。其中,副肿瘤性天疱疮非常罕见,IgA天疱疮也相对少见。疱疹样天疱疮则可以发展为落叶型天疱疮。

病因

编辑

发病原因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以及药物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天疱疮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对于有类似家族遗传史的病人,患天疱疮的几率会更高。

自身免疫因素

自身抗体与上皮细胞表面抗原相结合后导致的棘层松懈,是引起天疱疮的主要原因。

药物因素

部分含巯基结构的药物,可能会诱发天疱疮发作,例如青霉胺。

诱发因素

但从中医的角度上来看,也可能是心火旺盛,脾湿内寒,腹感风湿热毒之邪,以致火毒加湿,内不得泄外不能排出,流溢肌肤之间而形成的。久病湿热毒邪化燥,耗气伤阴,则致气阴两伤。

发病机制

血液循环中存在针对抗天疱疮抗原(Dsg)3和(或)Dsg1的自身免疫性抗体,即天疱疮抗体,主要是lgG(一种免疫球蛋白)。抗体直接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表面自身抗原,可能通过空间效应、信号传导、凋亡等途径,导致细胞间黏附丧失,造成棘细胞松解,形成水疱,

空间效应:抗体通过空间位阻直接干扰了DSC的连接。

信号传导:抗体与Dsg结合后通过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使一系列蛋白酶被激活,水解参与表皮细胞黏着的连接结构。

凋亡:抗原抗体结合后作用于细胞核,使胞核固缩,核周发生空泡变性,引起细胞凋亡。

流行病学

编辑

发病率

天疱疮在临床上比较的少见,患病率为(1~16)/100万,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种族和民族,平均的发病年龄在40-60岁。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在1∶1~1.3之间,男性略多于女性。寻常型天疱疮是最常发生的类型,占天疱疮发病大多数,同时也是最严重的类型。副肿瘤性天疱疮伴肿瘤发生,发病率不详,为天疱疮的罕见类型。

IgA型天疱疮少见,多发于中老年女性。疱疹样天疱疮被认为是天疱疮的一种亚型,多发于中老年人。

死亡率

这种疾病一般不威胁生命,故暂无死亡率统计。

流行强度

一般天疱疮常见于淋巴系统肿瘤患者、携带易感基因者、使用特定药物者等,多是因为这类人群的自身免疫力较低,可增加患有该疾病的几率。

症状

编辑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皮肤病,通常由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引起,常见症状与类型有关,包括寻常型天疱疮、红斑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等。

寻常型天疱疮

寻常型天疱疮的常见首发症状为口腔糜烂,通常情况下不可以愈合,而且还很容易出现继发感染的情况。一般会出现疼痛、进食困难、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皮损可能出现在皮肤和黏膜上,形成水泡和糜烂。

红斑型天疱疮

主要发生在脂溢性部位,如面部、头部、背部等。皮损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红斑、鳞屑和糜烂,常伴有瘙痒。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

落叶型天疱疮

较为少见,皮损主要表现为表皮下的水泡和糜烂,伴有大量鳞屑脱落,如落叶般外观。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瘙痒等症状。

增殖型天疱疮

也是比较少见的一种类型,一般好发于腋窝、乳房、下腹股沟、外阴、肛周等具有皱褶的部位。但有些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口腔黏膜损害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出现的比较晚,而且所出现的症状比较轻。

伴随症状

有些患者还可能会伴有皮肤细菌感染、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就医

编辑

就诊科室

患者应前往皮肤科、中医科。

诊断依据

一般可通过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荧光特征等进行综合诊断。

实验室检查

一般需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糖、组织病理活检、免疫荧光特征等。

相关检查

除了实验室检查之外,医生还可能需要进行体格检查,主要查看皮肤及粘膜情况。了解皮肤及粘膜区域是否存在水疱、糜烂等。另外,还可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肿瘤性病变。

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类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大如疱型类天疱疮、疱疹样皮炎、大疱性多形红斑等。

治疗

编辑

一般治疗

平时要多注意,加强支持疗法,让患者多吃一些富含营养的易消化食物,同时还需要多注意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另外还需要多注意做好糜烂面的护理和防治继发性感染的工作。

药物治疗

天疱疮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人血丙种球蛋白、生物制剂、抗炎制剂等系统药物,比如甲泼尼龙片、硫唑嘌呤、静脉注射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度普利尤单抗、氨苯砜等。另外,天疱疮患者的皮肤和黏膜表面可出现水疱、大疱、破溃、糜烂等情况,因此,患者可遵医嘱适当应用一些具有收敛、预防感染、抗感染作用的药物,如高锰酸钾、硼酸洗液、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等湿敷制剂。

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

物理治疗

通过激光方式来治疗,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皮肤代谢,促进皮肤愈合。

中医治疗

天疱疮在中医的角度分为热毒炽盛证、心火脾湿证、脾虚湿蕴证、气阴两虚证等。一般可在中医师面诊辩证后采用犀角地黄汤或清瘟败毒饮加减、清脾除湿饮、解毒养阴汤加减方、益胃汤加减等中药方剂治疗。

其他治疗

但有时候还可以采用血浆置换自体或异体,骨髓移植等方法治疗。

预后

编辑

治愈性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且还是一种重症,对于早诊断、早治疗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能会达到临床上的治愈,甚至还会出现完全性停药的现象。对于本身患有一些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再加上治疗不及时,治愈率就非常低。

严重性

天疱疮如果不积极的进行治疗,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皮肤损害,可能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感染等情况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会危及到生命,而且长时间的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也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并发症

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能引发局部瘙痒、皮肤疼痛、局部化脓、身体发热、器官衰竭等并发症,情况严重者死亡率非常高。

预防

编辑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没有完全性的预防措施,但可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皮肤、预防感染、定期体检等方式降低患病率。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平时需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身体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注意皮肤保护

避免皮肤受到摩擦、压力、热或冷刺激等,降低对皮肤的损伤。

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可以降低天疱疮的发病风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者。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有助于预防天疱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总之,预防天疱疮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如果已经患有天疱疮,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并进行治疗。

发展史

编辑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天疱疮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早期,由于对天疱疮的发病机制了解不足,治疗方法相对单一,效果有限。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天疱疮的认识也逐渐的加深,治疗方案更为完善,可以更好的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研究进展

编辑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针对天疱疮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了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护肝、维生素D3、胃黏膜保护剂等被引入到治疗中,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Dsg3-CAAR-T和小分子药物,如BTK抑制剂,处于临床研究的阶段,但初步的治疗效果已经出来了,目前在临床上还没有正式的应用,如果正式应用之后,治疗效果好,可以更好的治疗患者所出现的不适症状。

参考来源:

下一篇 疱疹样湿疹

上一篇 痒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