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肌间隙感染 编辑

咬肌间隙的化脓性感染

咬肌间隙感染咬肌间隙感染

位于咬肌与下颌支外侧骨板之间的间隙感染。多来自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早期表现下颌角区红肿,感染向上扩散可波及整个腮腺咬肌区,向下可累及颌下区。可产生严重的牙关紧闭和疼痛,穿刺可抽出脓液,应及时切开引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咬肌间隙感染

外文名:Masseter clearance infeCTion

释义:咬肌间隙的化脓性感染

临床表现:急性炎性红肿、跳痛、压痛

病因及常见疾病

编辑

咬肌间隙感染主要来自下颌智牙冠周炎,脓肿形成后不易扪及波动,但张口受限极明显。长期积脓,易形成下颌骨升支边缘性骨髓炎

鉴别诊断

编辑

局部表现:受累区域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局部淋巴结肿大;可出现开口困难、语言及吞咽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全身反应:感染重者可有发冷、发热头痛脉搏快、全身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尿黄、便干等症状;病程较长时,可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贫血水肿等;极度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检查

编辑

辅助检查:化脓性炎症可有白细胞计数增高,拭子涂片染色、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血培养等可发现致病菌

治疗原则

编辑

下颌骨外斜线外下切口引流治疗咬肌间隙感染:

下颌骨外斜线外下切口位置,较以往的口内翼下颌韧带稍外侧切口位置低且靠前,切开时切口不宜向前延长过多,以免损伤颏神经,因颏孔多位于下颌第二前磨牙或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故切口向前延长以不超过下颌第一磨牙近中为宜。

下颌骨外斜线外下切口与口外下颌下缘切口相比,避免了损伤面神经以及因颌下瘢痕影响美观。此外,颌下切口需切开咬肌下缘的附丽,在感染控制后,因咬肌的收缩使附着上移,容易造成两侧面部的不对称,而下颌骨外斜线外下切口无此担忧。该切口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适当延长或扩展,如伴有翼颌间隙和颞下间隙感染时,可将切口向上扩展到翼下颌韧带稍外侧直至上颌结节,伴有颊间隙感染时可以将切口向前延长,可以使颊间隙脓肿得到更好的引流。对张口受限的患者,因该切口位置较翼下颌韧带稍外侧切口位置低且靠前,可以不受张口度的限制,即使牙关紧闭的患者亦可以进行顺利操作。

高渗盐水纱条治疗咬肌间隙感染:

咬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后当天放置橡皮片引流,每日予生理盐水行切开冲洗后仍放置橡皮片引流,一般持续3~5d。然后取浓度为10%规格为10ml的高渗盐水2支,15cm长的纱条4条与该2支盐水充分混合浸润后放入弯盘中备用。依旧先予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直至见冲洗液由浑浊变清,絮状坏死物减少后,再用血管钳扩开伤口探查至下颌骨升支外侧骨面,退出血管钳夹取备用的高渗盐水纱条一端塞入切口直至咬肌间隙,缓慢填塞纱条,松紧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纱条尾端外露,以便抽取,敷料包扎后完毕。每日更换高渗盐水纱条,一般3~5d后引流即干净,切口稍干燥后即可作Ⅱ期缝合,闭合伤口,行下颌骨部B超检查脓腔闭合无异常后即可嘱患者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