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结石 编辑
肾结石,是由尿液中的一些成分在肾脏内形成的结石,常导致患者出现泌尿系症状。高发于男性,特别是30~50岁年龄段,而且在中国南方以及夏季发生得更为频繁。肾结石的形成过程涉及各种因素,如人体代谢产物异常、尿液浓度升高、尿路系统因素以及药物相应因素等。另外,生活习惯,如水分摄入不足,过量摄入动物蛋白、钠、钙,长期低镁饮食,也会提高肾结石的风险。气候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都可能诱发此疾病。
肾结石的症状因结石的大小、形状、所在部位以及是否合并有感染、尿路梗阻等并发症而有所不同。常见的症状有腰腹部疼痛、血尿、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和腹胀等。如果合并尿路感染,可能会出现畏寒、发热等症状。
肾结石的治疗方式多样,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开放式手术等,还包括中医治疗和溶石治疗。同时诊断的早晚也对治疗及预后有影响。结石能被及早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多数肾结石患者治疗效果好。肾结石的治疗并不只是去掉结石那么简单,根据病因、结石大小位置、患者情况等综合考虑,患者更需要实行个体化治疗,兼顾短期治疗效果和长期生活质量。
肾结石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后,也要防治疾病复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多喝水,低盐低脂饮食等,能显著降低肾结石的复发率。
中医病名:肾结石
别名:肾盂结石,肾上、中、下盏结石,鹿角形结石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肾内科
多发群体:男性,30~50岁高发群体,南方人群
常见病因:人体代谢异常,尿路系统局部因素(尿路梗阻、感染,尿路中存在异物),药物引起的肾结石,气候因素,饮食因素
常见症状:腰腹部疼痛甚至绞痛、血尿、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腹胀
相关药物:枸橼酸氢钾钠,碳酸氢钠片,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硫酸阿托品,山莨菪碱,二氢吗啡酮,哌替啶,布桂嗪,曲马多,尿石通等
根据结石位置不同,可将其分为肾盂结石和肾上、中、下盏结石,其临床表现相似。
还有一种特殊疾病类型:充满肾盂和肾盏的分支状结石因其形似鹿角,被称之为鹿角形结石。
肾结石的形成过程是某些因素造成尿液中成石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析出结晶并在局部生长、聚积,最终形成结石。
发病原因
代谢异常
尿路结石大多是由人体代谢产物构成,不同成分的结石可以反映体内相应成分的代谢异常。尿液内常见的成石成分包括钙、草酸、尿酸和胱氨酸等,任何生理紊乱造成成分异常都可能启动结石形成和促进结石生长。
局部因素
由尿路系统局部因素所致的结石,多是在其他病变基础上形成的。尿路梗阻、感染和尿路中存在异物是诱发结石形成的主要局部因素,梗阻可以导致感染和结石形成,而结石本身也是尿路中的异物,后者会加重梗阻与感染的程度。
药物相关因素
药物引起的肾结石占所有结石的1%~2%,分为2大类:
尿液的浓度高而溶解度比较低的药物,包括氨苯蝶啶、茚地那韦、硅酸盐和磺胺类药物等,这些药物本身就是结石的成分;
能够诱发结石形成的药物,包括乙酰唑胺,维生素D、C和皮质激素等,这些药物在代谢的过程中导致了其他成分结石的形成。
诱发因素
气候因素
气候可以直接或者间接诱发结石形成,夏季是发病高峰,排汗和呼吸丢失的水分增加导致尿液浓缩。其次是日照时间延长,人体合成1,25-双羟维生素D增加,体内钙的含量增加,尿钙的排泄增高,易形成结石。
饮食因素
水分摄入不足可致尿液浓缩,过量摄入动物蛋白、钠、钙,长期低镁饮食,维生素A、B6缺乏时也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山区饮用水未净化,含较多矿物质可能会增加结石风险。
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每日服用超过4g)、磺胺类药物以及使用头孢曲松钠均会导致肾结石的风险升高。
代谢异常
尿中钙、草酸、尿酸和胱氨酸等浓度升高会促进肾结石形成。
尿路因素
尿路感染、尿路梗阻以及尿路异物可促进肾结石的形成。
相关症状的产生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形状、所在部位和有无感染、梗阻等并发症。常见的症状有腰腹部疼痛甚至绞痛、血尿、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腹胀等。如果合并尿路感染,可出现畏寒、发热等症状。
典型症状
疼痛
患者多有腰部的疼痛,疼痛程度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位置:
大结石移动度小,痛感较轻,表现为钝痛或隐痛,亦可无痛;
小结石在肾内移动度大故常引发严重的肾绞痛。
肾绞痛是ー种突发性严重疼痛,多在深夜至凌晨发作,从腰部或胁腹部开始,沿输尿管向下放射到膀胱甚至睾丸。疼痛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发作时患者面色苍白,辗转不安,可伴恶心呕吐。
血尿
多发生在疼痛之后,血尿一般轻微;少数血尿为肉眼血尿,大部分为镜下血尿。
排石
少数患者可能发觉自行排出细小结石,俗称尿砂,是诊断尿石症的有力证据。
感染
少数结石可能并发尿路感染或本身就是感染石。在儿童结石患者中,继发性尿路感染可能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但诊断时容易忽略结石的存在。
当突然出现腰腹疼痛、血尿、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腹胀等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将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肾内科。
诊断依据
根据疼痛、血尿等典型症状,肾脏叩痛等体征,可初步诊断,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
常能见到肉眼或镜下血尿,是诊断结石的重要依据;伴感染时还可以见到脓尿,感染性尿路结石患者应行尿液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
血液检查
应检测血钙、尿酸、肌酐等指标,评估肾功能。
结石分析
是确定结石性质的方法,也是结石预防及治疗的依据。结石分析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分析法比化学分析法更精确。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为泌尿系结石的常规检查方法,尤其是在肾绞痛发作时作为首选方案。
一般情况下超声可分辨出直径2~3mm以上各种性质的结石,此外还可以了解结石以上尿路的扩张程度,间接了解肾实质、肾盂和输尿管的情况。但由于肠道内容物对超声波具有干扰作用,超声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敏感性较低。
泌尿系平片(KUB)
为结石检查的常规方法,尿路平片以发现90%左右X线阳性结石,能够大致地确定结石的位置、形态、大小和数量,并且初步地提示结石的化学性质。
但单纯性尿酸结石和黄嘌呤结石能够透过X线,即X线检查示阴性,同时由于腹部组织阻挡,可造成结石漏诊。
因此不可仅凭泌尿系平片检查就轻易否定结石的存在。
静脉尿路造影(IVU)
静脉尿路造影是首先通过静脉注入造影剂,在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时拍摄尿路平片。通过造影平片可以了解尿路的解剖,确定结石在尿路的位置,发现尿路平片上不能显示的X线阴性结石,鉴别平片上可疑的钙化灶。但当肾绞痛发作时,由于急性尿路梗阻往往会导致显影不良,因此对结石的诊断会带来困难。
CT检查
CT检查分辨率较X线高,灵敏度高,可发现直径1mm的结石,不易受其他腹腔内组织干扰,可以通过结石的CT值来初步判断结石的成分。螺旋CT进行三维重建可以更准确地估计出结石体积,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对于肾绞痛患者,可作为首选检查方式。
鉴别诊断
其他泌尿系结石
结石位于输尿管的位置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常见表现为疼痛、血尿,容易与肾结石混淆,影像学有助于鉴别。
膀胱结石亦可表现为下腹部疼痛、排尿困难、血尿,若结石落于膀胱颈会引起尿流突然中断,改变体位后缓解,B超以及泌尿系平片可确诊。
主要表现为会阴部剧烈疼痛后出现急性排尿困难,多数尿道结石可被扪及,X线以及尿道镜可明确诊断。
胆囊结石可致胆绞痛,易与右侧肾绞痛相混淆。胆结石合并有胆囊炎时,可出现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墨菲征阳性。鉴别胆结石和肾结石可依据B超检查。
肾盂肿瘤
肾盂肿瘤多为乳头状尿路上皮癌,男性多于女性。早期表现为无痛性血尿,但无明显肿块;晚期因肿瘤增大,造成梗阻引起肾积水时可出现肿块。
急性阑尾炎
右侧肾结石患者出现肾绞痛时,需与急性阑尾炎进行鉴别。转移性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特点。
卵巢囊肿蒂扭转
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典型症状为突然发生剧烈腹痛,甚至发生休克、恶心、呕吐。妇科检查发现有压痛显著、张力较大的肿块并有局限性肌紧张。
其他疾病
由于结石的性质、形态、大小、部位不同、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导致治疗方法和疗效也不相同。因此对于肾结石的患者需要实施个体化治疗,有时需要综合治疗。
急性期治疗
当出现肾绞痛和感染时应立即处理。感染患者应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可行肾穿刺引流。肾绞痛患者,轻度疼痛可服用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物,配合解痉类药物治疗,疼痛剧烈可注射哌替啶镇痛。双侧输尿管结石合并梗阻无尿患者,应立即行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肾结石的预防和治疗。
药物治疗
肾绞痛治疗
对首次发作的肾绞痛治疗应该从非甾体抗炎药开始,如果疼痛持续,可换用其他药物。吗啡和其他阿片类药物应该与阿托品等解痉药一起联合使用。
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物
常用药物有双氯芬酸钠和吲哚美辛等,它们具有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双氯芬酸钠还能够减轻输尿管水肿,减少疼痛复发率,常用方法为50mg,肌肉注射。吲哚美辛也可以直接作用于输尿管,用法为25mg,口服,或者吲哚美辛栓剂100mg,肛塞。
阿片类镇痛药
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较强的镇痛和镇静作用,常用药物有二氢吗啡酮(50~10mg),肌肉注射;哌替啶(50~100mg),肌肉注射;布桂嗪(50~100mg),肌肉注射;曲马多(100mg),肌肉注射等。
阿片类药物在治疗肾绞痛时不应单独使用,一般需要配合阿托品、654-2等解痉类药物一起使用。
解痉药
分为M型胆碱受体阻断剂、黄体酮、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钙离子阻滞剂,常用药物有硫酸阿托品和山莨菪碱(654-2),可以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缓解痉挛。
排石治疗
临床上绝大多数尿路结石可以通过微创的治疗方法将结石粉碎并排出体外,只有少数比较小的尿路结石可以选择药物排石。
双氯芬酸钠栓剂肛塞
双氯芬酸纳能够减轻输尿管水肿,减少疼痛发作风险,促进结石排出,可用于输尿管结石。
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
坦索罗辛是一种高选择性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使输尿管下段平滑肌松弛,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
碱化尿液
可口服枸橼酸氢钾钠或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以及口服别嘌呤醇加速尿酸排出。
手术治疗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冲击波源发出的冲击波对准结石连续发射,结石被逐渐粉碎成细砂,随后经尿液排出体外。ESWL的最佳适应证是直径为5~20mm的肾盂及中、上盏结石。孕妇以及结石远端尿路狭窄、凝血功能障碍、肾衰竭、急性尿路感染、严重心律失常和结石体积过大的患者均不适合ESWL。
经皮肾镜碎石术(PNL)
将肾镜从体外穿入肾盂肾盏内进行体内碎石,主要用于治疗一些复杂性肾结石,如≥2cm的肾结石、鹿角形结石、多发性肾结石及体外冲击波难以粉碎和治疗失败的结石。
需要注意,虽然PNL是一种微创手术,但它仍然有一定的侵入性和风险。所以,在决定使用这种治疗方法之前,必须对患者手术条件进行仔细评估,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
经尿道置入输尿管镜,用套索或钳子将结石取出,若结石较大可采用超声、激光等方法进行碎石,然后再取出。该方法适用直径<2cm的肾结石,主要包括中、下段输尿管结石,ESWL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X线阴性的输尿管结石,停留时间长的嵌顿性结石。
该技术利用泌尿道的自然腔道,无需建立其他创伤性通道,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优于ESWL),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开放式手术
由于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且其他手术技术发展迅速,开放性手术在肾结石治疗中的运用显著减少。但是开放性手术取石在某些情况下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比如在其他手术治疗方式存在禁忌证、出现并发症或治疗失败的情况时。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主,佐以理气活血、软坚散结。常用的成药有尿石通等;常用的方剂如八正散、三金排石汤和四逆散等。
针灸疗法无循证医学的证据,可以作为辅助疗法。包括体针、电针、穴位注射等。常用穴位有肾俞、中脘、京门、三阴交和足三里等。在肾绞痛发作时,针刺三阴交穴、肾俞穴和(或)手背的腰腿穴,也常能收到迅速有效的镇痛效果。
中草药排石治疗尚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明其安全性,因此需要在中医师或中药师指导下进行。
其他治疗
溶石治疗,是通过化学的方法溶解结石或结石碎片,以达到完全清除结石的目的,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常作为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肾镜取石、输尿管镜碎石及开放手术取石后的辅助治疗。对于感染性结石、胱氨酸结石、尿酸结石治疗效果显著。
如果肾结石能被及早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多数肾结石治疗效果好;并配合医嘱调整饮食、生活习惯,能显著降低肾结石的复发率。尿路结石自排率较高,直径≤4mm的结石大部分能自行排出。
治愈性
肾结石经及时、规范的治疗,多可治愈。
危害性
肾结石可直接或在活动后引起肾区、上腹部疼痛,疼痛往往剧烈难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
肾结石可并发急性肾盂肾炎甚至肾积脓等感染,一定程度破坏肾脏组织;
如结石将上尿路完全堵死,可导致尿液无法排出,或堵塞在肾盏颈部,引起肾积水,不及时解除梗阻,严重时或可导致肾衰竭。
严重性
该病可轻可重,轻者经治疗后可痊愈,重者则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并发症
当患者未能及时治疗,或病情控制情况不佳时,最终可以导致反复的尿路感染,严重者会导致肾衰竭、肾盂癌等。
参考来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