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霉菌性阴道炎 编辑
霉菌性阴道炎,也叫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或念珠菌性阴道炎,主要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发病原因包括假丝酵母菌的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尿病等,偏爱男性未做包皮环切及怀孕女性。80%-90%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其余为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等。临床上主要分为单纯性与复杂性两大类,其中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为一年内有症状发作四次或以上,发生率约5%。
病患主要症状包括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外阴及阴道内部烧灼感。部分患者有疾病病原体但无自觉症状。霉菌性阴道炎主要通过内源性传染,假丝酵母菌可以在人的口腔、肠道寄生,亦可通过性交直接接触传染以及间接传染。
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消除诱发因素和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局部或全身治疗。医生会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期需要较长时间,真菌学检查阴性后仍需进行巩固治疗。对于伴有糖尿病的病患,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内分泌诊疗。
中医病名:霉菌性阴道炎
外文名: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别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念珠菌性阴道炎
就诊科室:妇科、妇产科
多发群体:性活跃期妇女,绝经后的妇女,产后闭经或药物假绝经治疗的妇女
常见病因:假丝酵母菌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存在糖尿病
传染性:是
传播途径:内源性传染、性交直接接触传染和间接传染
相关药物:克霉唑栓剂,咪康唑栓剂,制菌霉素栓剂,氟康唑
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健康状态下病原菌多存在于人体阴道内不致病,免疫力下降后才会侵犯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另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糖尿病等也会促进该病的发生。
发病原因
80%~90%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10%~20%为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等。
假丝酵母菌对热敏感,加热至60℃,1小时即可死亡;对日光、干燥、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抵抗力较强。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10%~20%的非孕妇女及30%孕妇阴道中有假丝酵母菌寄生,但菌群数量少,且没有侵袭组织的能力,不引起炎症反应。当全身或阴道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假丝酵母菌会大量繁殖、侵袭组织,引起炎症反应。
诱发因素
药物,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等;
妊娠、怀孕女性对假丝酵母菌易感,假丝酵母菌携带率和疾病发生率、复发率增高,其中孕晚期发病率最高;
糖尿病,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其发病率增高;
免疫系统受损,伴有HIV感染者更易患病;
胃肠道假丝酵母菌感染者粪便污染阴道;
经常穿紧身化纤内裤,使得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增加。
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外阴及阴道内有烧灼感,严重者会影响工作和休息。少部分患者携带有病原菌但无自觉症状。主要典型症状有:
外阴瘙痒明显,持续时间长,严重者坐立不安,夜晚更加明显,影响工作和睡眠;
部分患者有外阴烧灼感、性交痛和排尿痛;
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稠厚的凝乳状、豆腐渣样,也可为水样稀薄白带。少数患者出现白带异味;
外阴红肿,可伴有抓痕,严重者可有皮肤皲裂、脱皮;
阴道黏膜红肿、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附有白色块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急性期还可见糜烂及浅表溃疡。
当有外阴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结合阴道分泌物检查等可确诊。
医生可能会询问以下问题,以完善病史:
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症状的表现;
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否导致坐立不安,异常痛苦;
分泌物是否有异味;
以前是否有过类似症状;
最近是否服用过抗生素;
性生活是否频繁;
是否怀孕;
是否经常使用洗剂清洗阴道;
是否伴有其他慢性疾病;
之前是否进行过治疗,用的什么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接下来,医生会做妇科检查,观察外阴及阴道情况、分泌物的性状,作出初步判断。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仅能确诊部分病例,大多数需要做阴道分泌物涂片以明确诊断;怀疑有混合感染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行阴道pH检测;部分涂片检测阴性但症状明显者,还需做真菌培养。
就诊科室
非妊娠或妊娠期女性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异常首先考虑到妇科或妇产科就诊。伴有糖尿病者,还需到内分泌科进行相应的诊治。
相关检查
阴道分泌物涂片
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假丝酵母菌的芽孢或菌丝即可确诊,常采用10%氢氧化钾湿片法或革兰染色法。
10%氢氧化钾湿片法
将取得的分泌物放到玻璃片上,加10%氢氧化钾,盖上一片薄且平的玻璃片,在显微镜下观察。高倍镜下可见假丝酵母菌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一端有芽生孢子,有时可连在一起,有时可找到菌丝。
革兰染色法
将取得的分泌物放到玻璃片上,自然干燥,然后进行特殊的染色,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孢子和假菌丝染成蓝色。
真菌培养
有霉菌性阴道炎的症状但是多次镜检为阴性的患者或者顽固病例,可采用培养法,同时可行药物敏感试验。
阴道分泌物的pH测定
医生会用医学专用的无菌棉拭子取阴道分泌物涂在pH试纸上,与标准pH比色条进行对比,确定分泌物pH。此检查方法对霉菌性阴道炎和其他阴道炎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成年女性阴道pH正常范围为4.0~5.0。
若pH<4.5,可能为单纯假丝酵母菌感染。
若pH>4.5,需要注意混合感染的可能,尤其是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混合感染。
鉴别诊断
霉菌性阴道炎需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阴道炎相鉴别。
疾病 | 症状 | 分泌物特点 | 阴道黏膜 | 阴道pH | 胺试验 | 显微镜检查 |
霉菌性阴道炎 | 重度瘙痒,烧灼感 | 白色,豆腐渣样 | 水肿、红斑 | <4.5 | 阴性 | 芽生孢子及假菌丝,少量白细胞 |
细菌性阴道病 | 分泌物增多,无或轻度瘙痒 | 白色、匀质、腥臭味 | 正常 | >4.5 | 阳性 | 线索细胞,极少白细胞 |
分泌物增多,轻度瘙痒 | 稀薄、脓性,泡沫状 | 散在充血点 | >4.5 | 可为阳性 | 阴道毛滴虫,多量白细胞 |
细胞溶解性阴道病
细胞溶解性阴道病(CV)主要由乳杆菌过度繁殖,pH过低,导致阴道鳞状上皮细胞溶解破裂引起。
CV表现为外阴瘙痒、阴道烧灼样不适,阴道分泌物为黏稠或稀薄的白色干酪样。霉菌性阴道炎和CV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鉴别,前者在显微镜下可见到芽生孢子或假菌丝,而CV可见大量乳杆菌和上皮溶解后细胞裸核。
患病后需消除诱发因素,医生还会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给予局部或全身抗真菌药物,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者需要延长治疗时间,真菌学检查阴性后,还需巩固治疗。
性伴侣一般无需接受常规治疗,但有龟头炎症者,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及治疗。男性伴侣包皮过长者,需要每天清洗,建议择期手术。
一般治疗
消除诱因
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等药物,积极治疗糖尿病。
患者应勤换内裤,停止穿紧身化纤内裤,用过的毛巾等生活用品用热水烫洗。
改变阴道酸碱度
使用碱性溶液擦洗阴道或坐浴,不推荐阴道内冲洗。
药物治疗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局部用药或全身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单纯性霉菌性阴道炎治疗比较简单,局部用药包括克霉唑栓剂、咪康唑栓剂或制菌霉素栓剂等,全身用药常用氟康唑;对于复杂性霉菌性阴道炎,用药复杂、疗程较长,医生会根据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
单纯性霉菌性阴道炎
局部用药
局部用药可选用克霉唑栓剂、咪康唑栓剂或制菌霉素栓剂放置于阴道深部。
全身用药
未婚女性、不能耐受局部用药者及不愿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口服药物,常使用氟康唑,顿服。
复杂性霉菌性阴道炎
重度霉菌性阴道炎
无论是局部还是口服用药,疗程均需要延长。局部用药可延长至7~14天;症状严重者,外阴局部可应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软膏或唑类霜剂。
复发霉菌性阴道炎
医生会根据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分为强化治疗及巩固治疗,强化治疗阴道用药可选用咪康唑栓或软胶囊、克霉唑栓或片,口服用药可选用氟康唑。真菌学检查阴性后进行巩固治疗,每月发作规律者,可在每次发作前预防用药1次,连续6个月;没有规律的发作者,可采用每周用药1次,连续6个月。长期应用抗真菌药物者,应检测肝、肾功能。
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
选择对胎儿无害的局部唑类药物,7日疗法效果较好,禁止口服唑类药物。
中医治疗
内治
辨证论治。
湿虫滋生证:治以清热利湿,杀虫止痒,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
湿毒内蕴证:治以利湿解毒,杀虫止痒,方用止带方加减。
肾虚湿阻证:治以温肾燥湿,固束带脉,方用温肾除霉汤。
外治
用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的中药煎汤外洗。
其他治疗
微波治疗
微波治疗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通过温热的良性刺激,局部营养和代谢明显改善,促进病理产物的吸收和消散,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而且可以加强未损伤血管的代偿作用,改善组织缺氧状态,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可以迅速消除炎症。
霉菌性阴道炎经规范治疗,预后良好。
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此外,霉菌性阴道炎可诱发宫颈炎、盆腔炎,反复感染者,可使阴道酸碱度改变,导致不孕。
妊娠期感染霉菌者可能出现绒毛膜羊膜炎、羊水感染、胎膜早破、早产及剖宫产后或阴道产后子宫内膜感染等,严重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
锻炼身体,均衡饮食,不过食含糖量高的食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穿衣。
使用公共厕所时尽量避免坐式马桶;提倡淋浴。不过度讲究卫生。
不滥用抗生素。
积极治疗糖尿病。
药物避孕的妇女如果反复发生念珠菌性阴道炎,应停用避孕药,改用其他方法避孕。
参考来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