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急性胆囊炎与胆管炎 编辑
小儿急性胆囊炎与胆管炎的主要病因为胆汁滞留与细菌感染。
起病急骤,以腹痛、高热、寒战为主要症状,偶有黄疸,上腹疼痛呈持续或间断性钝痛、胀痛或剧烈绞痛,常伴有恶心、呕吐、高热。可引起惊厥或精神不好、谵妄、昏迷等症状。患者黄疸较轻,时间短暂,体格检查呈急性病容,体温可持续在38.5℃以上,最高可达41℃。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及腹肌紧张,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个别严重病例以中毒性休克为初起症状,经治疗后方出现腹胀,全腹紧张及压痛等腹膜炎体征。患儿有右上腹持续性压痛,肌紧张,能触及肿大的胆囊底或伴有高热。
1.血象
急性期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增至12×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增高并核左移及有中毒颗粒,当炎症严重或出现腹膜炎时,白细胞计数可高达20×109/L以上,甚至出现中毒性颗粒,炎症急剧,病情恶化;而白细胞计数不增高,提示机体反应能力低下。
2.血生化检查
检查肝功能多属正常,临床表现出现黄疸时,则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部分患儿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
3.腹腔穿刺检查
有腹腔渗液者可做腹腔穿刺,如抽出绿色渗液则可确诊为胆汁性腹膜炎。
4.B超检查
B超可查明胆囊肿大的程度,胆管的口径及有无结石。应列为首选的检查法。
5.放射性核素扫描
放射性核素扫描迅速、安全、可靠、准确率高。
6.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对原因不明、反复发作的胆绞痛,应考虑有无胰胆管合流异常。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超声波检查以及腹腔穿刺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1.非手术疗法
急性胆囊炎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解痉、镇痛及抗感染治疗。广谱抗生素,如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曲松钠)及甲硝唑,为常用抗菌药。因多不能进食,故须静脉补液以维持营养及水分。
2.手术治疗
适应证如下:
(1)胆汁性腹膜炎确诊后,应争取尽早手术。
(2)高热、中毒性休克,经短时间内纠正无显著改善或病情恶化者。
(4)胆管结石,瘢痕狭窄非手术不能解除者。手术原则是:解除胆道的梗阻、充分引流,降低胆内压。术前应积极准备,包括输血、补液,静脉输入抗生素及纠正休克等措施。如经3~6小时积极治疗症状未见好转,即应行急症手术。手术方式可根据患儿一般情况及局部情况决定。如系化脓性穿孔性或坏疽性胆囊炎,则作胆囊切除。如病变限于胆囊而患儿一般情况不良者,可作胆囊造瘘。若同时伴有胆总管炎症或穿孔时,则须行胆总管引流,同时行腹腔引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小儿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综合征
上一篇 小儿后尿道瓣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