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编辑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或称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是原发感染恶化的结果。1978年我国新修订的肺结核分类法将其列为第Ⅱ型,是肺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病型,是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在肺部的表现,90%发生在原发感染后1年内。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在北京儿童医院收治住院的病例中也曾见于新生儿。春季发病较高。
原发性结核病是结核杆菌首次侵入机体所引起的疾病。结核杆菌有4型: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而对人体有致病力者为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我国小儿结核病大多数由人型结核菌所引起。结核杆菌的抵抗力较强,除有耐酸、耐碱、耐酒精的特性外,对于冷、热、干燥、光线以及化学物质等都有较强的耐受力。湿热对结核菌的杀菌力较强,在65℃30分钟,70℃10分钟,80℃5分钟即可杀死。干热杀菌力较差。
多数起病较急,中毒症状重,一般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多为高热(稽留热),少数起病缓慢。有的病儿除高热外兼有头痛、嗜睡,很快出现脑膜刺激症状等,即脑膜型,多见于婴幼儿,约占53.9%;有的病儿呼吸系统症状较为突出,以咳嗽、发憋、发绀等为特征,特别是肺部听诊出现湿性啰音时易误诊为肺炎,即肺型约占31.5%;有的病儿有高热和明显的中毒症状,肝脾肿大,皮肤可见瘀点样粟粒疹,酷似玫瑰疹,脉细弱,很像伤寒,即伤寒。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