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顿咳 编辑
发病前1―3周有与顿咳患者接触史。初起类似感冒,但咳嗽日渐增剧,日轻夜重。其典型咳嗽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连续十几声至数十声,最后作一长吸气,发出高音调鸡鸣样回音,吐出痰涎后咳嗽方暂止。咳嗽发作时面红耳赤,甚至发紫,脸部浮肿,两眼鼓出,眼红流泪。发作间歇时,患儿进食和玩耍如常。
儿童顿咳辨证论治
初咳期【证见】 本病初起,有咳嗽、喷嚏、流涕,或有发热等伤风感冒症状,但咳嗽日渐增剧,日轻夜重,咳声不畅,痰稀色白或痰稠难咳。舌苔薄白或薄黄。【治法】 疏风宣肺,化痰止咳。【方药】
1.主方金沸草散(朱肱《南阳活人书》)加减 处方:旋覆花10克,前胡10克,北杏仁10克,法半夏8克,川贝母5克,百部10克,细辛3克,荆芥8克。水煎服,每日1剂。偏于风寒者,加麻黄6克、紫苏子10克。偏于风热者,加桑叶10克、菊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
2.中成药
(1)小青龙合剂,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适用于初咳期偏于风寒者。
(2)桑菊感冒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适用于初咳期偏于风热者。
3.单方验方 止嗽护肺汤(夏焕德等《新编儿科秘方大全》) 处方:荆芥、紫苏子、莱菔子各3-6克,杏仁3-5克,前胡4-7克,黄芩、百部各3―9克,陈皮4―9克。水煎分3~5次温服,每日1剂。
痉咳期 【证见】 阵发性痉咳,伴有鸡鸣样回吼声,咳时面红耳赤,弯腰曲背,涕泪俱下,或呕吐痰食,昼轻夜重,眼肿目赤,鼻衄,痰中带血等。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法】 清热泻肺,化痰镇咳。【方药】
1.主方桑白皮汤(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处方: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黄芩10克,川贝母5克,法半夏8克,苏子10克,杏仁10克,栀子10克,枇杷叶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痉咳甚者,加僵蚕10克、胆南星10克。咳后呕吐,加姜竹茹6克。咳血鼻衄者,加白茅根30克、侧柏叶10克、茜草10克。胁痛者,加郁金10克。
2.中成药
(1)鹭鸶涎丸,口服,每次化服1丸,每日3次。
(2)百日咳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
(3)百日咳药粉,口服,初生小儿每次1/5袋,半岁每次半袋,2岁每次1袋,3~5岁每次2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本病主要是外感时行疫疠之气,侵入肺系,肺气不宣,酿液成痰,痰阻气道,肺失清肃,则肺气上逆而痉咳阵作。若咳出痰涎,则气道通畅,气机流行,故痉咳暂止。痉咳发作,因气机失调,血行不畅,而见面赤耳红,涕泪交进,呕逆作吐,汗出涔涔,甚至大小便遗出等证。
本病的痉咳应与肺炎喘嗽、肺痨、气道异物的痉咳作鉴别。肺炎喘嗽多有发热,痉咳轻,消失快,无日轻夜重规律。肺痨痉咳不呈日轻夜重,无回吼声,但伴有低热、盗汗、消瘦、食欲不振等。气道异物痉咳,有异物吸人史,起病突然,无回吼声及日轻夜重现象。
面赤耳红,涕泪交进,呕逆作吐,汗出涔涔,甚至大小便遗出等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样皮肤
上一篇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