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乳头状瘤 编辑
食管乳头状瘤(食管乳头状瘤)为鳞状上皮的息肉样良性肿瘤。发病率为0.01%~0.05%,男女均可发病。发病年龄多在中老年人。起病隐袭,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上腹和胸部症状居多,如胸骨后痛、吞咽困难、胃灼热感等,还可出现便血、缺铁性贫血。以呕吐为主要症状者少见,患者往往因胃部疾病做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
外文名:papilloma of the esophagus
就诊科室:肿瘤科
多发群体:中老年
常见发病部位:食管
常见症状:胸骨后痛、吞咽困难、胃灼热感等,还可出现便血、缺铁性贫血。
中文名 :食管乳头状瘤
食管乳头状瘤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黏膜损伤
胃食管反流、食管炎、食管裂孔疝、机械操作等常引起食管乳头状瘤。食管乳头状瘤在食管远1/3段多见,此处受这些病变的影响最为严重。内镜检查所致损伤、慢性食管异物嵌塞、反复用探条扩张狭窄的食管及外科手术创伤均有引起食管乳头状瘤的报道。很多食管乳头状瘤病理检查均有炎症证据。
2.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感染
HPV与人类鳞状上皮有高度亲和性。有人在增生的食管黏膜中发现HPV感染的证据。然而各家报告食管乳头状瘤中的HPV检出率很不一致,也有的作者报告HPV为阴性。因此HPV与食管乳头状瘤的确切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3.遗传因素
有人认为食管乳头状瘤与遗传因素有关,如先天性皮肤病、Gohze综合征可伴食管乳头状瘤。具有不正常的核型和O-raf-1基因缺失的病人可有胃肠道的多发性息肉,包括食管乳头状瘤。
4.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多数人认为食管乳头状瘤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有害化学物质和慢性刺激的存在,合并HPV感染,两者起协同作用。这一观点为多数人所接受。但确切的发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发病年龄多在中老年人。起病隐袭,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上腹部症状居多,如胸骨后痛、吞咽困难、胃灼热感等,尚有便血、缺铁性贫血。呕吐为主要症状者少,患者往往因胃部疾病做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本病容易合并其他部位的肿瘤。他们认为,患有食管乳头状瘤的病人很可能在黏膜刺激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口腔和呼吸道肿瘤。因此对食管乳头状瘤病人应检查邻近脏器是否有肿瘤。
食管内镜下绝大部分食管乳头状瘤呈球形或半球形隆起,多半无蒂,呈浅桃红色,质软,弹性尚可,大小0.4~0.6厘米,罕有超过1厘米,多为单个,常位于食管中下段。内镜下如见上述表现,应高度怀疑本病。少数食管乳头状瘤为扁平状隆起,呈白色,或因充血、糜烂而呈红色。与HPV有关的食管乳头状瘤则较多见于食管上段并呈多灶性。
X线检查配合内镜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因乳头状瘤有恶变可能,因此应积极治疗。肿瘤小可在内镜下摘除或激光切除,肿瘤较大需经食管局部切除。
绝大多数病例通过内镜下摘除治疗,长期无复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