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椎病 编辑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由颈椎部位的退行性病理改变引发的疾病,主要原因由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等因素导致压迫颈脊髓、神经根、椎动脉而引发的疾病。常见类型包括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和椎动脉型四种。此病多见于长期伏案及低头工作的人群,尤其是办公室工作人员、使用手机和电脑的人群等。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而且趋于年轻化,但目前就诊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
颈椎病的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四肢麻木无力,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表现为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
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如物理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来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若症状严重,如存在严重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的症状,需要行手术治疗。同时,生活方式的改善也是预防和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措施,如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和适当的肩颈部肌肉运动都对缓解颈椎病症状有所帮助。
颈椎病在科学研究方面有许多新的进展,除了手术和药物治疗外,新的治疗方法如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神经刺激疗法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中医病名:颈椎病
外文名:cervical spondylosis
就诊科室:骨科、神经内科
多发群体:长期低头或伏案工作的人群,如会计、办公室人员等
常见病因: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
常见症状:颈背疼痛、僵硬、四肢麻木无力、头晕、恶心、呕吐,严重时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
相关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药,镇静剂等
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
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交感神经受到刺激,从而引发颈椎病。
发病原因
颈椎的退行性变
颈椎退行性病变是导致颈椎病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以及颈椎长期使用超负荷,修复能力降低,患者可出现颈椎各结构的衰变及机能的衰退。
其中,椎间盘的退变是颈椎各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
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
部分患者在青春期发育过程中,椎弓发育扁平,导致椎管矢状径小于正常。在此基础上,轻微的退行性变即可出现脊髓压迫症状,诱发颈椎病。
慢性劳损
患者长期进行超过肩颈所能耐受的各种活动,产生累积性损伤。因其不同于明显的外伤,故常被忽视,但其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都有着直接关系。
慢性劳损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不良的睡眠体位
诸如枕头过高、过低等不良的睡眠体位,使颈椎处于非生理性姿势状态,大脑处于休息状态时不能及时调整。
长时间保持该体位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加重椎间盘组织的负荷从而加速退变过程。
不当的工作、生活姿势
因某些职业需要,人们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者生活当中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必然造成颈后部肌肉韧带组织的劳损。
同时,在屈颈状态下椎间盘的内压力大大高于正常体位,甚至可超过一倍以上,这就使其退变进程大大加快。
过量的体育锻炼和过度的颈部运动
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康,但超过颈部可耐受量的运动,会导致颈部劳损。
如以头颈部为重心的人体倒立或翻筋斗等,以及连续数十次以上的颈椎全方位大幅度运动(例如“米”字操)可引起颈部关节囊、韧带等松弛乏力或加重颈椎的负荷而引起颈部劳损。
诱发因素
突然撞击,如乘车时未系好安全带,急刹车时因颈部肌肉松弛而损伤颈椎。
夏日空调等冷风对着颈部直吹,导致颈椎受寒。
颈椎病患者症状较为复杂,一般可出现颈背疼痛、僵硬、四肢麻木无力伴不灵活、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表现为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症状。
典型症状
患者早期症状为颈部疼痛、发僵;
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此疼痛和麻木可沿着受压神经根的走向放射;
当头部或上肢姿势不当或突然牵扯患肢时,可发生剧烈的放电样锐痛;
严重时患者感觉上肢沉重、无力、握力减退,有时可出现持物坠落。
患者下肢多有麻木、沉重,行走时双脚有如踩在棉花上的感觉;
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难以完成写字、系扣、持筷等精细动作,持物易落;
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在胸部、腹部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捆绑感。
交感型颈椎病
患者常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
有时伴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
头颈处于某一特定位置时患者可发生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但是意识清醒。
食管型颈椎病
吞咽时有梗阻感,甚至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这是由于颈椎前缘巨大骨赘直接压迫食管后壁,引起食管狭窄,也可能是由于骨刺形成速度过快,刺激食管周围软组织所致。
伴随症状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可伴有血管运动神经的症状,如手部肿胀、无汗、疼痛等。晚期可以出现肌肉萎缩。
还可出现胸部疼痛,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侧胸大肌和乳房后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与颈6和颈7神经根受颈椎椎间盘突出、骨刺压迫有关。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部分患者可伴有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如排尿无力、尿频、尿急、尿不尽、尿失禁或尿潴留等排尿障碍,大便秘结,性功能减退。
交感型颈椎病
咽部异物感
吞咽时有梗阻感,少数人有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但是没有椎体前缘巨大骨赘,也没有食管占位性病变。与颈椎节段性不稳定刺激交感神经末梢有关。
视力障碍
表现为眼胀、干涩、流泪、畏光、视力下降等,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失明。这与颈椎病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
椎动脉型颈椎病
常在站立或行走时因突然扭头出现猝倒,倒地后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识障碍,无后遗症。此类患者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
这是由于颈椎增生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
当患者出现上述典型症状时,或突发性四肢麻木无力、大小便无力甚至失禁等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诊断流程
1. 患者于骨科就诊前,应尽量将症状按照时间先后或程度轻重归纳一下,理清思路。
2. 医生可能会进行详细问诊,病史采集内容可能包括:
脖子不适情况,发生部位,持续时间;
有无肢体麻木;
有无头晕、心慌、恶心、耳鸣、视物模糊;
有何诱发因素,最近是否工作劳累;
之前有无类似症状,持续多久,怎样缓解;
四肢是否有无力感,走路是否正常;
是否尝试按摩、贴膏药等治疗措施,效果如何;
职业是什么;
脖子是否受过外伤。
3. 如实叙述近期情况,并遵照医嘱进行相关检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4. 必要时住院检查、治疗。
诊断依据
医生会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临床查体、影像学检查结果最终做出诊断。
类型 | 诊断依据 |
神经根型颈椎病 | 具有典型的:上肢麻木、疼痛,且此疼痛和麻木可沿着受压神经根的走向放射。或阳性。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改变、不稳或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MRI显示相应神经根受压征象。 |
脊髓型颈椎病 | 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如四肢麻木无力,走路时双下肢有踩棉花感,或者在胸部有束带感觉。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前后径狭窄。MRI显示颈脊髓受压。 |
交感型颈椎病 | 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慌、眼花、耳鸣、恶心、心动过速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过伸过屈侧位片显示椎体间滑移与成角。 |
椎动脉型颈椎病 | 曾有猝倒发作,不伴有意识丧失。X线片显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过伸过屈侧位片显示椎体间滑移与成角。阳性。 |
食管型颈椎病 | 进行性吞咽困难。X线片显示椎体前缘巨大骨赘,吞钡试验阳性。 |
就诊科室
颈椎病一般就诊于骨科,部分患者由于严重肌萎缩、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等症状,可就诊神经内科,排除神经内科疾病可能。
相关检查
X线平片可以明确是否有骨的破坏及颈椎的畸形,观察有无骨刺、椎间隙狭窄以及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等表现。
同时,颈椎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是颈椎病诊断过程中最常规、最基本的检查措施。
CT检查
CT检查可以显示病变节段椎体前后缘、钩椎关节是否有骨质增生以及是否存在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钙化或者骨化情况,为颈椎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磁共振成像(MRI)
MRI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椎管及脊髓受压部位和内部形态改变,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与脊髓损伤、脊髓肿瘤、脊髓炎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影像学检查
包括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等。
可用来探查基底动脉血流、椎动脉颅内血流,是检查椎动脉血流情况的重要手段,是临床诊断颈椎病,尤其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用检查手段。
鉴别诊断
分型 | 需鉴别的疾病 | 鉴别方法 | 鉴别依据 |
神经根型颈椎病 | 颈肋和前斜角肌综合征 椎管内髓外硬脊膜下肿瘤 椎间孔及其外周的神经纤维瘤 | 颈部磁共振成像(MRI) | 神经根型颈椎病MRI可见椎间盘变性、髓核后突,且大多偏向患侧 |
脊髓型颈椎病 |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椎管内肿瘤 脊髓空洞 | 颈部磁共振成像(MRI) | 脊髓型颈椎病MRI可见多阶段狭窄,脊髓受压退变、缺血、炎症水肿等现象。 |
椎动脉型颈椎病 | 椎动脉粥样硬化和发育异常 | 椎动脉造影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椎动脉造影显示椎动脉节段受压、纡曲 |
交感型颈椎病 |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神经官能症 更年期综合征 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 | 颈椎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颈部磁共振成像(MRI)、经颅彩色多普勒 | 交感型颈椎病可见颈椎节段性不稳定 |
食管型颈椎病 | 食管占位性病变(如食管癌) | 食管镜、颈部CT | 食管癌可见食管内部占位性病变 |
大部分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治疗,如物理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来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仅有少数严重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
患者出现头痛、颈痛症状时可服用非甾体类镇痛药物缓解症状。还可以采取传统推拿、按摩、牵引、针灸等中医治疗,具体方法应当遵医嘱进行。
症状严重时应立即就医,听从医嘱,如有必要,需住院行手术治疗。
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患者颈部疼痛、上肢疼痛和麻木症状较严重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增加运动刺激颈部,及时就医。
一般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
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者注意保持脊柱的正直,注意间隔休息,避免颈椎长时间维持在屈颈姿势。
锻炼肩颈肌肉
游泳是比较好的锻炼颈肩腰背部肌肉的运动方式。
此外,平时还可适当做些头颈部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尤其是在较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后。既可缓解疲劳,又能锻炼肌肉力量,有利于维持颈椎的稳定性,保护颈椎间盘和小关节。
适当做些颈后部肌肉等长收缩抗阻训练,如双手五指交叉放于枕后部、头后仰对抗,可以明显增强颈后部肌肉力量,纠正颈椎不稳定。
药物治疗
适当的用药可以明显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症状。
神经根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症状轻微的脊髓型颈椎病可以采用活血通络类中成药、神经营养药。
急性期发作时,可选择加用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缓解症状,必要时给予脱水、激素等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
常用于肩颈臂疼痛的患者,主要是针对神经根受到刺激引起的损伤性炎症,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
常伴有恶心、呕吐、饱胀、胃疼等不良反应。常用药物有布洛芬以及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类药物(例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
肌松药
用于缓解肌肉痉挛所致的颈肩痛,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刺激,常伴有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心律紊乱等不良反应。
镇静剂
适于精神兴奋、紧张、激动的患者,可减轻神经的兴奋性,也能使肌肉的紧张得到缓解,会有嗜睡、头晕、乏力和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常用药物为安定类,也可用健脑安神的中成药。
手术治疗
当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应采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者尽管有效,但是停止治疗后症状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神经根性疼痛剧烈,保守治疗无效;
上肢某些肌肉出现肌无力、甚至肌萎缩,经保守治疗2~4周后仍有发展趋势。
此外,由于脊髓型颈椎病随着疾病发展,症状将逐渐加重,甚至可以致残,故确诊后应及时手术治疗。脊髓损伤较重且病程时间长者,手术疗效差。
颈椎病手术费用目前存在较大幅度差异,与病变性质、病变节段、病变复杂程度、手术方式、手术材料、所在地区、医院等有关,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手术治疗术式可分为颈椎前路手术和颈椎后路手术。
前路手术
指在颈部前方或侧前方进行手术,手术步骤包括减压和重建稳定两大部分。
减压是指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赘或者大部分椎体、肥厚和骨化的后纵韧带,彻底解除脊髓、神经根的压迫。
重建稳定包括融合与非融合技术。融合术指采用自体骨块、同种异体骨块、椎间融合器、钛笼、3D打印人工椎体等材料填充减压时切除的椎间盘、椎体,辅以钛板和螺钉固定,实现永久稳定。
对于椎间隙退变较轻、单纯椎间盘突出等“软性”压迫的患者,采取非融合技术,即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以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
后路手术
指在颈部后方进行的手术,主要包括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和椎板切除加固定融合术。通过扩大椎管的有效矢状径,实现解除脊髓压迫的目的。
中医治疗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针灸、推拿按摩、牵引、中药外用和内服等。但须注意,并不是所有类型都适合中医治疗,建议在正规医院明确诊断之后,到有相关医疗资质的专业机构接受治疗。
针灸治疗
包括针法与灸法,可以取颈项部的夹脊穴、风池、风府、天宗、大椎、外关、合谷进行针刺或艾灸以调整气血。
推拿按摩治疗
以颈项部局部松解为主,配合手法整复,能够使颈部气血得以调畅,肌肉得以松弛。
牵引治疗
一般采用颈椎牵引带牵引治疗,解除颈部肌肉痉挛,松解软组织粘连,改善或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中药外用
将有行气散瘀、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或清热解毒等不同作用的中药制剂,应用在颈椎病患者的有关部位,如苏木、葛根、杜仲、川芎等。常用治法有敷贴药、喷药等。
中药内服
需要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风寒湿型可以给予防风汤;气滞血瘀型可以给予通窍活血汤;痰湿阻滞型可以半夏白术天麻汤。
其他治疗
常用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法、超短波疗法、超声波疗法、高电位疗法等治疗方法,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血管痉挛,消除神经根、脊髓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水肿,减轻粘连,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
其他
目前有研究表明,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可能对颈椎病患者有疗效,有助于缓解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后进入颈椎病的临床治疗用药范畴。
仅出现肩颈疼痛等症状的颈椎病,预后较好。可通过适当治疗、辅助运动及改善生活习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出现手麻、头晕等症状的颈椎病,预后稍差。可通过中医内服外治等手法改善症状。治疗后应注意生活习惯的改善,否则易出现复发甚至逐渐加重。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可出现行走无力或瘫痪,预后较差,需手术治疗。
并发症
交感型颈椎病往往涉及交感神经功能障碍,常常伴随有多个系统症状。
颈心综合征
表现为心率增速、心悸、胸闷、心律失常等,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这是颈神经根返支(窦椎神经)受颈椎椎间盘突出、骨刺的刺激和压迫所致。
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血压变化,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故两者常常并存。
参考来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