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汝运 编辑

中国科学院院士、药物化学家

嵇汝运嵇汝运

嵇汝运(1918年4月24日~2010年5月15日),出生于江苏松江,药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1941年从嵇汝运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航空委员会成都电信器材修造厂工作;1946年担任中央工业试验所技士;1947年考取留美公费实习生,先在美国NOPCO化学公司的试验室实习,半年后转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化学系主修生物化学;1950年获得伯明翰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53年回到中国,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1957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78年至198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0年5月15日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2岁 。

嵇汝运长期参与全国和上海药学会的领导工作,他指导或组织领导了多种新药的研制工作,其中包括医用螯合剂二巯基丁二酸钠、抗血吸虫病药物巯锑钠和抗家畜肝片吸虫病药物巯溴吩等,开拓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嵇汝运

外文名:Ji Ruyun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松江县(现属上海市)

出生日期:1918年4月24日

逝世日期:2010年5月15日

毕业院校:英国伯明翰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分子药理学》《神经药理学》《基础药理学》《药理学概论》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政治面貌: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人物生平

编辑

嵇汝运

1918年4月24日,嵇汝运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现属上海市松江),自小聪敏,勤奋好学。

1934年,从江苏省松江中学初中毕业后,进入江苏松江高级应用化学科职业学校。

1937年,毕业于江苏省立松江高级应用化学科职业学校。

1937年—1941年,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并获得理学士学位。

1941年—1946年,担任航空委员会成都电信器材修造厂代理股长,从事电化学方面的科研和生产工作。

1946年—1947年,担任中央工业试验所技士,从事油脂化学试验工作。

1947年,考取留美公费实习生,先在美国NOPCO化学公司的试验室实习,学习从油脂制取维生素及分析工作,半年后,他通过中英庚款基金会留英的全国统考,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转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化学系主修生物化学。

1947年—1950年,就读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1950年—1953年,担任英国伯明翰大学药理系研究员,在神经系统药物研究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和教学实践。

1953年—196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7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

196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1978年—198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4年,因年龄关系退出所领导岗位后,仍担任“量子化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课题组组长。

2010年5月15日9时2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2岁 。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嵇汝运在中国国外留学期间研究神经系统药物化学,发现了一种比普鲁卡因的局部麻醉作用强10余倍的新药。回国后研究试验成功新药巯锑钠,对血吸虫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并在疫区试用过。在金属解毒药研究中,参加创制了新药二巯基丁二酸钠,对锑、砷、汞等多种金属有解毒作用。合成的南瓜子中防治寄生虫病有效成分南氨酸的研究,引起了中国国外的重视。与合作者共同创制了新药硫溴酚,对家畜肝片吸虫病有优良疗效。在量子药物学方面,对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关系正在进行系统研究 。

1958年,嵇汝运开展了神经系统药物研究课题,合成了近百种实验药物,为上海药物研究所神经药理研究的开创和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1961年,嵇汝运领导高血压药物的合成研究工作,合成了数十种实验药物,并进行了各种药理试验,这项研究直至1966年末因“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停止。

新药研制

1953年,嵇汝运回国后,在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赵承嘏的带领下,同高怡生等一起根据国家的需要从事药物研究工作,开创了新药合成研究的新领域。针对当时血防工作的迫切需要,嵇汝运领导课题组开展了血吸虫病药物研究的工作,合成了百余种抗血吸虫病和寄生虫病实验药物。为了研制制服血吸虫病的有效药物,他领导研究组的其他科技人员,提取到一种新的防治寄生虫病的有效氨基酸——南瓜子氨酸,并将其人工合成,从而使此药得以大量制取。嵇汝运课题组设想用螯合剂二巯基丁二酸和锑制备锑剂,既可保留锑剂的治疗效果又可减少锑在体内的蓄积,他们试验成功了血吸虫病新药巯锑钠,被广泛应用于解救金属中毒病人并载入《中国药典》。此外,他们还试制成功一种治疗家畜肝片吸虫病新药硫溴酚,并于1966年通过鉴定 。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嵇汝运领导的全所抗疟药协作小组,从二氢青蒿素出发进行结构改造,合成了醚型和酯型青蒿素衍生物300余个。经药理筛选发现其中数十个化合物的抗疟活性优于青蒿素,有的活性可高出30余倍。其中一种SM-224被命名为蒿甲醚,经过上海药物研究所及昆明制药厂的通力协作,于1981年通过鉴定,并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于1988年9月通过卫生部作为第一类新药评审。这是上海药物研究所第一个由国家通过的第一类新药。在青蒿素衍生物的研究过程中,经嵇汝运联系,使该项目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助,并通过WHO扩大了与中国国外的交流。与此同时,嵇汝运还指导研究生进行青蒿素水溶性类似物的研究 。

常咯啉及其类似物的研究

1977年,嵇汝运领导了心血管药物合成组,对常咯啉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改造,合成了多个系列的数十个常咯啉类似物,初步探明了它们的构效关系。这些工作不但为心血管药物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而且也对常咯啉及其类似物的药理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

神经系统药物

1976年,嵇汝运带领其他科研人员突击合成当时中国国外阐明的脑内微量物质脑啡肽。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室使用他们提供的脑啡肽开展“脑啡肽和脑内神经递质针刺镇痛关系”的基础研究,获1980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在开始合成脑啡肽时,中国国外尚未报道合成路线,嵇汝运应用新的液相合成方法成功地合成了二个脑啡肽 。

东莨菪碱

嵇汝运为了支持胆碱能受体药理研究工作的开展,组织了科技人员对东莨菪碱进行了结构改造,合成了酯类和醚类衍生物60多个,供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室开展受体及受体亚型的研究,获得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药理试验结果 。

加锡果宁系

1979年起嵇汝运组织科技人员对加锡果宁进行了全合成研究,为药理与临床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试验用药。他们为寻找新型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以加锡果宁为先导化合物,根据定量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采用Topliss和Auste1系统药物设计的实验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加锡果宁类似物,其中不少化合物对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加锡果宁。这项工作曾与河南省医药工业研究所合作,获1984年河南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此外,嵇汝运还指导博士生完成石杉碱甲全合成工作,该药有助于恢复老年患者记忆功能 。

量子化学

嵇汝运领导的量子化学课题组在短短十年间,研究了从量子化学的角度解释青蒿素类似化合物的取代基与抗疟作用间的关系,研究了顺铂类药物的量子药理学作用,以及四氢巴马汀类药物从量子化学计算探讨其药效构象等课题,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嵇汝运悉心指导研究生深入研究了量子化学分子轨道理论中计算最精确、耗费计算机机时最长的从头计算方法的S.P.D.轨道快速积分技术,并编写了FORTBAN-N语言的通用程序MQM81和MQM82程序,在保持满意的计算精度的基础上,使耗费大量计算机机时的双电子排斥积分的计算量从分子基函数总数的4次方降为大约2次方的数量级。1983年以来,这一程序在全国20余所高校和研究所使用。这一成果为中国量子化学特别是量子生物学研究和教学中能较广泛地使用从头计算方法提供了较为便利的工具 。

研制赝势价电子

嵇汝运还研究了赝势价电子从头计算技术,设计并通过了赝势法计算机通用程序——MP83。这一程序可应用于包含f轨道的至氡原子为止的各类原子计算。其中自行推算出的第六周期原子轨道的STO—GTO展开系数和轨道指数,中国国内外尚无其他文献报道。嵇汝运指导研究生并领导课题组完成了用从头计算法、赝势法、半经验CN凹/2方法计算分子静电势的全部数学推导,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ESP、MPESP、CMEP。这些程序不但成为该组进行量子药物学研究的常用工具,而且已被全国不少单位所采用。他们还编制了适合微型计算机使用的量子化学程序集。它包括了简单分子轨道方法HMO、EHMO法,半经验自洽场迭代的P.P.P.法、CHDO/2法、INDO法、MINDO/1、MIN-DO/2法以及坐标转换、多元线性非线性回归法等11个程序。这些程序用BASIC语言编制,采用人机对话的直观输入输出方法 。

药物和生物学的理论研究

嵇汝运计算了神经递质组胺及其衍生物的Nτ-H型阳离子,探讨了组胺和不同受体亚型H1和H2的相互作用;计算了多环芳烃最终致癌物构型效应,阐明了平伏键型将导致很强的致癌活性。这二项研究分别于1981年和1982年完成,是中国国内首次应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研究药物和生物分子的成果。他们用赝势价电子从头计算法研究了Pt(NH3)2Cl2的构型与抗癌活性的关系,阐明了铂配合物产生抗癌活性的关键是必须在构型上符合与受体结合的要求。此外,嵇汝运领导科技人员应用量子化学方法中的经验和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对上海药物研究所近年来自行合成开发的药物系列进行计算,如抗疟新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心律失常新药常咯啉及类似物,二苯硫醚类化合物,α、β不饱和环酮平喘药物以及双哌嗪二酮类抗肿瘤化合物与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在药物的电子结构与药效关系之间均获得了不少可供进一步合成有效化合物的有用信息 。

药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嵇汝运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了解到,中国国外兴起的药物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必将使药物设计产生自定性向定量转变的变革,因而在开展量子化学研究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抓紧进行QSAR研究。他领导课题组编制了通用程序,首先对青蒿素衍生物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其抗疟活性与化合物油水分配系数成抛物线相关的良好线性方程,并得出在油水分配系数LogP值等于3.0附近,应具有最高活性。这一结果对进一步合成很有参考价值,也是中国国内首次发表的QSAR研究成果。此后,QSAR研究逐步成为上海药物研究所进行药物设计的常用工具之一。已对强效镇痛剂芬太尼衍生物、3-甲基芬太尼衍生物、加锡果宁类似物及THPB等系列化合物进行了QSAR研究,分别获得了有价值的结果 。

设计和开发新药

运用理论方法进行药物分子设计嵇汝运认为研究和掌握理论方法,目的在于设计和开发新药。早在量子化学课题组建立时,他就配备了合成研究力量。尔后,他指导研究生在进行加锡果宁类似物的合成研究中,就开始采用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起来的理论指导下的药物设计方法,逐步改变“泛泛合成,随机筛选”的传统方法,以提高新药开发的效率。他们采用全合成——结构改造——理论估算——类似物合成——QSAR研究——进一步合成的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活性高出先导化合物10倍的化合物。嵇汝运在指导博士生进行“双哌嗪二酮类抗肿瘤药物的理论计算及构效关系研究”过程中,用理论研究指导药物分子设计的思路十分明确,逐步形成理论研究——分子设计——合成——药理研究互相配合的新的药物设计模式和方法 。

学术论著

截至2010年5月,嵇汝运先后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20多部学术著作 。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6.9

《药学大辞典》

嵇汝运,张天禄主编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10

《抗高血压药物》

嵇汝运著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2

《你了解生命吗?生化漫话》

嵇汝运著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6

《新药研究发展趋向》

嵇汝运著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1965.3

《寻找新药的途径和方法》

嵇汝运,任云峰编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5

《神经系统药物学》

嵇汝运著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3.4

《神经系统药物化学》

嵇汝运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期刊论文

嵇汝运. 几种Mannich碱缩氨基脲的制备及递降. 化学学报, 1954, 20(2):118-127.

嵇汝运. 双甲苯氧基烷烃双季铵盐. 化学学报, 1959(02):22-27.

嵇汝运, 池志强. 西德与瑞士药学科研一瞥. 中国药学杂志, 1980, 15(5):39-40.

嵇汝运. 药物的受体. 自然杂志, 1983(09):47-52.

嵇汝运. 肾上腺素神经β受体阻滞药的新进展.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1-7.

嵇汝运. 我国药物化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中国药学杂志, 1991, 26(10):578-582.

嵇汝运, 陈凯先, 吴吉安, et al. 量子药理学在药物分子设计中的应用. 自然科学进展, 1991(1):3-12.

嵇汝运. 立体结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天津药学, 1993(02):3-11.

嵇汝运.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 1997(11):674-677.

嵇汝运. 改造与创新——论改造中草药成分的化学结构以开发创新药物. 中国处方药, 2003(01):37-40.

嵇汝运. 消炎镇痛药的效用与风险. 中国处方药, 2005(9):8-11.

嵇汝运. 临床药师要关注药物的代谢转化.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6(05):11-18.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0年5月,嵇汝运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人才培养

学习方法

嵇汝运从在上海药物研究所早期工作起,就注意并倡导化学与药理学相互靠拢,主张化学家和药理学家就开发新药研究经常交流思想,相互切磋 。

编著教材

20世纪80年代,嵇汝运从广泛收集到的资料中选编材料,经反复修改后,撰写成《化学药理学》教材 。

讲授课程

嵇汝运重视对青年的提携和培养,他在上海药物研究所亲自授课,担任研究生《高等药物化学》主讲教师 。

团队建设

嵇汝运在上海药物研究所创立“量子化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课题组,抽调了科技人员,并首次招收量子药物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

指导学生

嵇汝运在“文革”后招收的第一个研究生——陈凯先于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与陈凯先联合招收的博士研究生——蒋华良于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56年

全国先进生产者

1980年11月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

1989年

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

国务院侨办、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

1994年

八五计划期间作出贡献的先进个人

全国侨联

1999年

中国药学发展奖特别贡献奖

2006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会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77年12月—1993年2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第五届委员、第六届和第七届常委

1979年—

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第4届副理事长,第5届理事长,第6届名誉理事长

1988年10月—1992年11月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委员

1991年5月—1996年5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委员

1992年12月—2007年

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第七届委员、第八届常委、第九届副主任委员

1997年10月—2007年

中国民主同盟第八届、第九届中央委员

中国化学会理事

上海市分子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国药学会第16届理事、第17、18届副理事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委员会化学部评审组成员

上海市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

亚洲药物化学联合会执行委员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分子科学与化学研究》副主编

《化学学报》《药学学报》《药学通报》《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Drug of the Future》等编委

人物评价

编辑

嵇汝运竭尽全力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而潜心研究、努力工作,对待科研精益求精、不畏艰辛、勇于探索,为中国药物化学研究、新药合成研究和药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先生博闻强记,学识渊博,具有杰出科学家的远见卓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先生为自己热爱的药学科学事业奉献了一生,是中国药物化学研究领域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评)

嵇先生毕生致力新药研究,在抗血吸虫病新药、金属解毒药物、抗疟疾新药、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感染新药等方面成果卓著 。(《文汇报》评)

后世纪念

编辑

嵇汝运院士诞辰百年

2018年4月12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内,从北京、南京、贵州等地赶来的医药界人士相聚,共同纪念中国药学大师嵇汝运院士(1918年—2010年)诞辰百年 。

下一篇 魏荣爵

上一篇 王鸿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