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 编辑

中国科学院院士、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物理学、力学、应用数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上海大学原校长

钱伟长钱伟长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2010年7月30日),出生于江苏无锡,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 民盟盟员 ,物理学、力学、应用数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加拿大多伦多赖尔逊学院院士 。生前是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

钱伟长于1931年—1937年先后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所学习;1937年任教于天津耀华中学;1939年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理学博士学位;1942年—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研究工程师;1946年返回中国,任清华大学教授;1949年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副教务长;1952年任清华大学教务长 ;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主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同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1956年9月—1957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3年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1984年任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所长 ;1986年当选为加拿大多伦多赖尔逊学院院士 ;1994年任上海大学校长 ;1997年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1998年3月—2003年3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0年7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2011年2月获评为“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

钱伟长主要从事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和中文信息学等研究工作。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钱伟长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无锡

出生日期:1912年10月9日

逝世日期:2010年7月30日

毕业院校:多伦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弹性力学》

主要成就: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1986年当选为加拿大多伦多赖尔逊学院院士

政治面貌:民盟盟员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人物生平

编辑

1912年10月9日,钱伟长出生于江苏无锡,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

1931年—1937年,先后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所学习。

1937年,任教于天津耀华中学。

1939年,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

1942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理学博士学位。

1942年—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研究工程师。

1946年,返回中国,任清华大学教授。

1949年,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副教务长。

1952年,任清华大学教务长。

1950年,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常委、组织部部长。

1951年,任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

1952年,随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缅甸、印度;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主任。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同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1956年9月—1957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1968年—1971年,在北京特种钢厂炼钢车间劳动锻炼。

1983年,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

1983年6月—1988年4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84年,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所长。

1986年,当选为加拿大多伦多赖尔逊学院院士。

1988年4月—1993年3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89年,入选“美国名人录”和“英国剑桥名人录”。

1992年,入选“世界500杰出人士名录”。

1993年3月—1998年3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94年,任上海大学校长。

1997年,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1998年3月—2003年3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0年7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2011年2月,获评为“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

钱伟长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钱伟长创建了板壳内禀统一理论和浅壳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在波导管理论、奇异摄动理论、润滑理论、环壳理论、广义变分原理、有限元法、穿甲力学、大电机设计、高能电池、空气动力学、中文信息学等方面都有贡献,其学术研究如下:

1934年—1935年,钱伟长和顾汉章测定北京地区大气电参数;1935年—1939年,在吴有训指导下做稀土元素等的光谱分析和X光衍射,在黄子卿指导下研究溶液理论;1940年—1941年,在加拿大研究板壳的内禀统一理论;1941年—1942年,研究雷达波导管内的电抗,和A.万因斯坦(Weinstein)合作研究固支受拉方板的振动;1943年—1946年,在西奥多·冯·卡门领导下研究火箭弹道、火箭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气象火箭、人造卫星轨道、气阻损失、降落伞运动、火箭飞行的稳定性、变扭率的扭转、超音速对称锥流等问题;1946年—1957年,研究圆薄板大挠度的摄动解和奇异摄动解、润滑理论、压延加工、连续梁、扭转问题、扁壳跳跃和方板大挠度问题、建筑史;1957年—1976年,从事飞机颤振、潜艇龙骨设计、化工管板设计、氧气顶吹的转炉炉盖设计、大型电机零件设计、高能电池、三角级数求和,以及广义变分原理中拉格朗日乘子法的研究;1977年—1990年,从事环壳理论、广义变分原理、有限元、中文信息处理、薄板大挠度、管板、断裂力学、加助壳、穿甲力学、继续三角级数求和等方面的研究。提出的“参数摄动法”,解决了西奥多·冯·卡门于1910年提出的圆薄板大挠度变形问题,并用于解决各种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他关于广义变分原理的工作,从理论上阐明了变分原理与变分约束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利用待定的拉格朗日乘子法,把全部或部分的变分约束条件吸收到泛函中去,把原来的有若干变分约束条件的泛函极值问题化为完全消除或部分消除约束条件的新的泛函驻值变分问题,并简称这种变分原理为广义变分原理。由于消除了变分约束条件,选用泛函变量不必再满足约束条件,解决了传统变分原理用于数值计算的这一重要困难。这些广义变分原理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可以用在处理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磁场、振动、断裂力学,以及一般力学的各种问题。对非克希霍夫一勒夫假设用广义变分原理处理厚板、厚壳问题的理论研究研究,被称为是对固体力学的新贡献。

学术论著

据2023年6月何梁何利基金数据,钱伟长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种 ,其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弹性力学》《变分法和有限元》 《弹性柱体的扭转理论》《圆薄板大挠度问题》 《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锌空气(氧)电池进展》《波纹管、波登管、弯管膨胀接头、环壳和旋转壳文献目录》《现代科学技术词典》《变分法及有限元(上册)》《应用数学与力学论文集》《奇异摄动理论及其在力学中的应用》 《穿甲力学》《新技术革命十五讲》《广义变分原理》《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问题》《钱伟长科学论文选集》《格林函数和变分法在电磁场和电磁波计算中的应用》《钱伟长文选》《微分方程的理论及其解法》《电机设计强度计算的理论基础》《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总论》等。

平台建设

1951年,钱伟长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另与钱学森合作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1984年,创办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科研奖励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1954年

薄板大挠度问题

全国科学奖

1975年

锌氧电瓶

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1982年

广义变分原理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82年

广义变分原理

全国科学发明奖

1985年

钱码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6年

钱码

全国中文计算机编码评测甲等奖

1987年

钱码

全国科学大会银牌奖

1988年

《穿甲力学》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钱伟长提出理工合校、重视基础学科等意见。呼吁增加教育经费,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提出了破“四堵墙”的口号,即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教与学之间的墙、各院系与学科之间的墙、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推动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 ;1992年,钱伟长推行了短学期制、学分制和选课制,精简了教学大纲,并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增设了新的科系 ;钱伟长在上海大学任职期间主张“实行开放式的办学”,强调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产学研合作等;在他指导下,1996年,上海大学已成为全国百所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2007年,全国30多所高校的本科教学评优中,上海大学名列第一。

教育理念

钱伟长主张培养全面的人,使学生成为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修养和心灵美好的人,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人 ;钱伟长强调务实,更强调“教育兴国”。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他在办学中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如学校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为社会服务;要办好工科,必须有坚实的理科做基础;高校教师要同时挑起教学和科研两副担子;不能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不能让分数牵着鼻子跑;学比教更重要,教,关键在“授之以渔”;培养的学生应当是全面的人,是爱国者,是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

科学家自身要坚持高标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科学家要追求科学真理,但是更要爱国、热爱中华民族,也就是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科学家从事研究,也要讲究对社会、国家和民族的贡献。科学家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科学家做研究也应该对社会发展有真正的推动作用;二是除了自己的专业外,还要懂一点哲学。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没有哲学思想的指导,很难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三是要锐意创新,创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思想的创新,革新某个学科的根本思想;二是方法的创新,包括数学方法和实验方法;三是开拓已有思想和方法的新应用领域。不管做什么研究,都应该努力在这三个方面有所创新。

学系建设

钱伟长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力学系。

教材编著

1958年—1966年,钱伟长编写了约600万字教材,审稿约300余件。

专业建设

钱伟长开创了中国大学第一个力学专业。

讲授课程

1939年,钱伟长在西南联合大学讲授“热力学”等课程 ;另主讲“工程数学”等课程。

指导学生

据2023年6月何梁何利基金数据,从20世纪50年代起,钱伟长指导培养了18名研究生和10余名共事的助手,以及三期力学研究班学员;80年代后,指导培养了了31名博士生,11名硕士生 ;如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黄黔 ,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教授黄敦 ,清华大学教授范钦珊 ,上海大学教授周哲玮 ,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朱毅麟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文波 ,力学家叶开沅 ,两院院士、物理学家郑哲敏等都是他的学生。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52年

全国科普积极分子

1955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

1956年

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波兰科学院

1986年

加拿大多伦多赖尔逊学院院士

加拿大多伦多赖尔逊学院

1988年

东亚大学荣誉博士

东亚大学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何梁何利基金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46年

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1946年

燕京大学兼职教授

1954年9月—1959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6年

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

1956年

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

1956年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筹委会主任

1957年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1975年1月—1978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8年3月—1983年6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80年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1981年

《应用数学和力学》主编

1981年—1986年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1983年6月—1988年4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8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86年—1991年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

1987年

《中国应用数学和力学进展》主编

1988年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1988年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198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9年

“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规划实施专家顾问组”组长

1990年

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

1990年

暨南大学名誉校长、董事会董事长

1990年

南京理工大学名誉教授

1990年

江苏工业大学名誉教授

1990年

电子科技大学名誉教授

1990年

西南交通大学名誉教授

1990年

华侨大学名誉教授

1990年

《应用数学进展》编委

1990年

《国际工程科学月刊》编委

1990年

《分析和设计工作中的有限元》编委

1990年

《薄壁构件》编委

1990年

《应用力学》编委

1990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副主编

1990年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委员

1990年

《辞海》副主编

1990年

《现代化探索丛书》主编

1990年

《应用数学和力学丛书》主编

1997年

南京大学董事会名誉董事长

1997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

2001年11月

江南大学董事会名誉董事长

《国际工程科学月刊》编委

沙洲工学院名誉校长

天津耀华中学名誉校长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名誉校长

个人生活

编辑

家世背景

钱伟长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鸿声乡七房桥村一个诗书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钱挚都是乡村教师 。16岁那年,他的父亲病逝,他随在苏州中学任教的叔父钱穆读书,之后就一直跟随着叔父生活。18岁时钱伟长以中文和历史双百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婚姻家庭

1939年8月,钱伟长和清华大学中文系同学孔祥瑛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结婚 ,其儿子的名字是钱元凯 ,其女儿的名字是钱歌放、钱开来。

弃文学理

钱伟长曾是个“偏科生”,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在他进入清华大学历史系的第二天,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却奉行不抵抗政策,说中国战则必败,因为日本人有飞机大炮。钱伟长因此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起初,物理系主任根本不收他,经他软磨硬泡才勉强同意,但只能试学一段时间。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他早起晚归,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废寝忘食。毕业时,他成为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效忠祖国

1946年,钱伟长在美国的事业如日中天,但他选择了回国。1948年,钱学森回国结婚,发现钱伟长十分窘迫,钱学森建议他重返美国,钱伟长接受了这个建议。当他到美国大使馆申请注册时,表格有一个问题:“中国和美国打仗的时候,你是忠于中国还是忠于美国?”钱伟长填了一个NO,因为他当然忠于中国,这样,他的美国之行就泡汤了。

人物评价

编辑

“您老(钱伟长)是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创导者。”(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评)

“科坛泰斗,学界楷模。”(陈至立为钱伟长90寿诞题字)

“高寿犹报兴国志,皓首未改赤子心”(徐匡迪为钱伟长90寿诞题字)

“钱伟长是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应用数学家,对中文信息处理作出重要贡献,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 ;他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是著名的教育家,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辛勤耕耘,倾尽了心血 ;他是中国民主同盟卓越的领导人,始终牢记参政党的历史使命,深入实践,勇于探索,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开创中国民主同盟工作的新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在传播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发展与华侨华人多领域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促进中国完全统一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顾全大局,坚持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简朴,清正廉洁。他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殚精竭虑、不懈奋斗,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他的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新华网评)

“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辞)

“钱伟长是中国著名的学者,在世界上同样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用谦逊的态度为后辈树立了非常良好的一个楷模。”(北京大学原校长吴树青评)

“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的钱伟长,一生取得的学术成就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他在板壳问题、广义变分原理、环壳解析解和汉字宏观字型编码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评)

“钱伟长在科技界久负盛名,不仅学术造诣蜚声海内外,而且对于经济社会、教育改革也颇有建树,成为一代学人景仰的大师。”(原无锡民盟主委、政协副主席王竹平评)

“从钱伟长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一代优秀爱国知识分子的崇高精神内涵,和他们爱国、正直、勤奋、努力的优良品德。作为一代教育家和科学家的典范,他的身上闪耀着美好的人性光辉。”(《海内与海外》评)

“在应用数学这个领域,可以说钱伟长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所具有的超前的眼光和观念可以非常出色的指引后辈前行。他很聪明,很努力,很认真。他为我们国家做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天体物理学家林家翘评)

“钱伟长传奇般的人生是我们最好的教科书;他爱国敬业、无私无畏的精神,求真务实、追求创新的理念,敢作敢为、坦坦荡荡的人生态度,是我们永远的楷模。”(中国民主同盟宣城市委员会评)

“钱伟长是中国近代力学和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并为中国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等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中国科学家评)

“钱伟长是一位通澈的爱国者,一位通达的科学家,一位通识教育家,一位通才跨界者。他把自己的前途深深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之中,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正是这种大气魄、大格局,才造就了这位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的大成就、大智慧;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从文科到理科,从力学到应用数学,从物理到教育再到社会活动,他一生学过十几个专业,科研生涯涉足几十个行业,在多个领域均取得了常人无法企及的卓越贡献,是一位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通才跨界者;他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导向,对于知识的吸收和积累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而是海纳百川,厚积薄发,善于解决实际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被称为‘万能科学家’。”(《学习时报》评)

“钱伟长提出了一套完整、丰富、系统、科学的中国高等教育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上海大学评)

“钱伟长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是著名力学家,被海外媒体誉为力学之父;同时,他又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教育家,在教育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生当中所有重大选择都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中华英才》评)

人物纪念

编辑

钱伟长

纪念故居

钱穆·钱伟长故居于2012年5月15日在江苏无锡鸿山街建成开放。故居位于无锡新区鸿山街道“怀海义庄”旁原钱氏家族旧址,占地约5400平米,馆内收集了钱穆和钱伟长毕生相关的历史资料及生活用具。整体建筑青砖黛瓦、楼台水榭,具有江南水乡风味。

院馆命名

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是以钱伟长名字命名。1997年,为探索本科教育基础教学改革的新路,钱伟长创立了本科基础教学强化班;2007年,在基础教学强化班基础上成立自强学院;2011年,获批国家试点学院,并更名为钱伟长学院。

2019年5月27日,钱伟长图书馆正式开馆运营,图书馆位于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东区,占地18000多平方米,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校史馆等实体空间为一体,融合上海大学博物馆实体馆藏、钱伟长纪念展展厅、上海大学校史展展厅、图书馆读者服务等多功能于一身。

2023年5月22日,无锡市第一中学伟长学院揭牌成立。无锡市第一中学将依托伟长学院的建设,以跨学科整合课堂融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以及技术等学科,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探索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一中范式”。

竖立铜像

2011年4月28日,“钱伟长塑像揭幕典礼”在无锡鼋头渚人杰苑举行。该雕像高2米,由青铜铸造。

奖项命名

“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是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最高科学技术奖,主要授予该领域在基本方法或关键技术上有原始创新或重大突破,对推动中国中文信息处理事业或行业进步起到作用,创造出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或个人。

班级命名

“钱伟长班”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工程力学专业设立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该班级的设立旨在培养具有事业心和使命感,有科学与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数学、力学理论基础和航空航天工程技术专业知识,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研究和解决现代航空航天等大型工程中的力学和工程问题,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拔尖人才。

讲坛命名

“伟长讲坛”是上海大学嘉定基础教育集团“引擎计划”项目之一,由上海大学嘉定基础教育集团主办。讲坛将依托上海大学,从高校、科研院所、基础教育界引入专家资源,每年为师生带来100场左右科学、人文、艺术等学科领域的讲座,旨在培育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求真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文情怀。

建筑命名

上海大学伟长楼剧场位于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东门附近,是上海高校中最大的剧场之一。观众席分上下两层,共可容纳1353人,其中一层1027人,二层326人。

行星命名

2020年2月5日,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并发布国际公报,把国际编号为283279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钱伟长星”,以纪念钱伟长的科学贡献。

人物影响

编辑

远景规划

1949年—1956年,钱伟长为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两项影响深远的贡献。一项是作为主要执笔者之一参与制定了中国《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还有一项是他和周培源、钱学森、郭永怀等一起,为确定中国力学发展方向及力学人才培养发挥了作用。在“十二年科技规划”工作结束时,周恩来特别提到了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的贡献,称他们为“三钱”。

学术命名

1941年,钱伟长与导师应用数学家辛格共同完成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其中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被称为“钱伟长方程”;1947年,在正则摄动理论方面创建的以中心挠度wm为摄动参数作渐近展开的摄动解法,在国际力学界被称为“钱伟长方法” ;钱伟长提出的有关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的参数摄动解法,被国外学者引用,并称之为“钱氏摄动法”。

下一篇 赵仁恺

上一篇 阳含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