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昌绪 编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

师昌绪师昌绪

师昌绪(1920年11月15日—2014年11月10日) ,河北徐水人,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

师昌绪1945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 ;1948年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硕士学位;1952年6月从圣母大学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1955年—1984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所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0年—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 ;1986年2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994年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4年11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师昌绪长期从事高温合金、合金钢、金属腐蚀与防护等领域的研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师昌绪

外文名:Shi Changxu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

出生日期:1920年11月15日

逝世日期:2014年11月10日

毕业院校:圣母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个人生活

编辑

家世背景

2002年,师昌绪全家福2002年,师昌绪全家福

师昌绪出生在河北徐水大营村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父亲师克和为清朝秀才,以教书为业,母亲从事家务,一生勤劳。师昌绪兄弟12人,他排行第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师昌绪随家人迁到河南。

婚姻家庭

师昌绪的妻子是郭蕴宜,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研究员 ;师昌绪的儿子是师宁。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师昌绪留影师昌绪留影

师昌绪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在中国国内开展了高温合金及新型合金钢等材料的研究与开发。20世纪60年代,研制出铸造九孔高温合金涡轮叶片,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使中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由锻造到铸造、由实心到空心。在金属凝固理论方面发展了低偏析合金技术,通过有效控制微量元素降低合金凝固偏析。研发应用于各类飞机发动机和大型燃气轮机定向、单晶等系列高温合金和复杂型腔铸造技术。开发出多种节约镍铬的合金钢。领导建立了中国自然环境腐蚀站网,为中国材料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基础性数据。提倡传统材料与新材料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推动了中国材料疲劳与断裂、非晶纳米晶等学科的发展。提出中国发展镁合金,倡导并参与中国高强碳纤维的研发应用。

20世纪80年代,师昌绪主持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腐蚀专业的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

学术论著

1982年,师昌绪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讲话  1982年,师昌绪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讲话

截至2014年11月,师昌绪并在中国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 ,代表论著有《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材料大辞典》《中国高温合金四十年》等。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86年11月

首届中国材料研讨会

重庆

1992年

世界薄板深冲学术会议

沈阳

2004年

21世纪先进高温合金研讨会

-

2007年8月

新时期科技体制改革问题研讨会

青岛

2008年

2008中国材料研讨会

广州

科研奖励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1964年

不含镍的铬锰氮不锈钢

国家工业新产品二等奖

1978年

基高温合金

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2年

Fe-Mn-Al合金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85年

铸造气冷涡轮叶片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87年

低偏析合金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87年

制订技术革命新材料规划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7年

制订我国中长期规划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88年

制定全国新材料发展长远规划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8年

制定新技术革命新材料规划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8年

P1、P2、P3三种薄钢板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9年

高速气体雾化急冷粉末技术与装置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1983年,师昌绪向武衡介绍金属所的科技成果 1983年,师昌绪向武衡介绍金属所的科技成果

1985年,中央组织部及中国科协等单位,为国务院司局级以上干部举办新技术革命学术报告会,聘请师昌绪讲授了“新材料与材料科学”。

1990年,中央人事部等组织90年代的科学与技术讲座,师昌绪主讲了“90年代的新材料”。

1997年,中央号召全军学习高技术,师昌绪又为将校军官讲授了与军备相关的关键新材料。

培养成果

截至2014年11月,师昌绪培养的硕士、博士毕业生近100人,他们中有的已担任所长、副所长、室主任、省科协副主席,开发部门的负责人等职务 ,如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来风教授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臧启山等。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77年

辽宁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1977年

沈阳市先进科技工作者

1989年

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5年

何梁何利科技基金奖

1998年

霍英东基金奖成就奖

2002年

2002年突出成就奖(美国金属、矿物、材料学会授予)

2004年

中国金属学会终身成就奖

2004年6月

光华科技奖成就奖

2011年1月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5年2月

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

-

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

-

国际实用材料创新奖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64年12月—1975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8年3月—1983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3年6月—1988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3年12月

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88年12月

九三学社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1992年12月

九三学社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1992年—1994年

国际深冲研究组主席

1997年

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理事长

199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02年7月

中南大学名誉教授

2002年12月

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顾问

-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院名誉院长

-

北京大学纳米材料技术中心学委会主任

-

九三学社中央院士委员会副主任

-

《金属学报》主编

-

天津大学兼职教授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特邀顾问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沈阳市委员会委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委员会委员

-

第一届材料联合会主席

-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事长

-

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特邀评估专家

-

国家发明奖及自然科学奖评委

-

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会副主任

-

《金属学报》名誉主编

-

《矿冶卷》编委会副主任

-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常务理事

-

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会长

人物评价

编辑

1981年,所领导与分院领导合影(左2为师昌绪)1981年,所领导与分院领导合影(左2为师昌绪)

“师昌绪是中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蚀领域的开拓者,是‘中国材料学之父’,是‘中国高温合金之父’。”(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评)

“学习他(师昌绪)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学习他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习他团结协作、甘为人梯的博大胸怀。”(九三学社辽宁省委员会评)

“师昌绪是中国高温合金和新型合金钢的重要奠基人,材料腐蚀与防护领域的开拓者,他的一生充分展现了战略科学家的特质。”(《学习时报》评)

“师昌绪是中国杰出的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是参与中国国家科技政策制定的战略家,为中国的材料科学作出巨大贡献。”(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评)

“师昌绪是中国材料科学与技术界的一代宗师,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战略科学家,为推动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评)

2011年,王振义(右)和师昌绪亲切握手2011年,王振义(右)和师昌绪亲切握手

“师昌绪是中国材料领域,享誉海内外,深受社会各界尊重、爱戴和信赖的著名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大师和战略科学家。”(共产党员网评)

“师昌绪是中国国内外金属材料研究领域功绩卓著的科学家,也是德高望重的科技领导人,为中国航空材料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材料及冶金学专家傅恒志院士评)

人物生平

编辑

师昌绪学士学位照师昌绪学士学位照

1920年11月15日,师昌绪出生于河北徐水。

1933年,入读县立第一高小。

1937年,入读冀绥平津联合中学。

1940年,考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

1945年,从西北工学院毕业;同年,任职于四川电化冶炼厂。

1947年,任鞍山钢铁公司科技秘书。

1948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进修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50年1月,进入欧特丹大学冶金系学习。

1952年6月,从欧特丹大学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55年—1984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952年师昌绪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52年师昌绪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所长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0年—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

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

1986年2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1994年,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4年11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后世纪念

编辑

行星命名

师昌绪雕像师昌绪雕像

2011年12月10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第77506号公报,将第28468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师昌绪星”。

话剧原型

2018年7月,根据师昌绪的人生经历改变的话剧《寻找师昌绪》在西北工业大学进行首演,引发现场观众的共鸣。

竖立雕像

2016年5月,师昌绪塑像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31号教学楼前落成。

师昌绪奖学金

天津大学“师昌绪奖学金”设立于2011年,每年奖励10名材料及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

师昌绪图书馆

师昌绪的妻子郭蕴宜将家里1000余册图书捐献给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建立起师昌绪图书馆。这些书全部是师昌绪生前学习、阅读过的,一些书上面还有笔记。

实验室命名

2019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立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致力于提升中国重点工程先进材料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可控制备能力。

下一篇 蔡睿贤

上一篇 丁伟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