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五味子根 编辑

中药名

云南五味子根云南五味子根

云南五味子根,中药名。为五味子科植物云南五味子Schisandrahenryi var. yunnanensisA. C. Smith的根和茎。分布于云南南部。具有理气健脾,活血调经之功效。用于脘腹胀痛消化不良痛经月经不调,风湿痹痛,跌打扭伤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香石藤、骨散、小血藤(云南)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

科:木兰科

属:五味子属

种:云南五味子

分布区域:云南南部

中文学名:云南五味子根

采集时间:秋季

用量:内服:煎汤,10-25g;或浸酒

入药部位

编辑

根和茎。

性味

编辑

味辛,性温。

功效

编辑

理气健脾,活血调经。

主治

编辑

用于脘腹胀痛,消化不良,痛经,月经不调,风湿痹痛,跌打扭伤。

相关配伍

编辑

治风湿骨痛,跌打扭伤:云南五味子根、茎90g。泡酒服,每次15-20ml。(《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法用量

编辑

内服:煎汤,10-25g;或浸酒。

采集加工

编辑

秋季采收,切片,晒干。

形态特征

编辑

云南五味子又名:滇五味子。落叶木质藤本,当年生枝淡绿色,小枝紫褐色,具宽近1-2.5mm的翅棱,被白粉;内芽鳞紫红色,长圆形或椭圆形,长8-15mm,宿存于新枝基部。叶宽卵形、长圆状卵形,或近圆形,长6-11cm,宽3-8cm,先端短渐尖或短急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上部边缘具胼胝齿尖的浅锯齿或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侧脉每边4-6条,侧脉和网脉在两面稍凸起;叶柄红色,长2.5-5cm,具叶基下延的薄翅。雄花:花柄长4-6cm,花被片黄色,8-10片,近圆形,最大一片直径9-12mm,最外与最内的1-2片稍较小,雄蕊群倒卵圆形,直径约5mm;花托圆柱形,顶端具近圆形的盾状附属物;雄蕊30-40枚,花药长1-2.5mm,内侧向开裂,药隔倒卵形或椭圆形,具凹入的腺点,顶端平或圆,稍长于花药,近基部雄蕊的花丝长1-2mm,贴生于盾状附属的雄蕊无花丝;雌花:花梗长7-8cm,花被片与雄花的相似;雌蕊群长圆状卵圆形,长约7mm,具雌蕊约50枚,子房狭椭圆形,花柱长0.3-0.5mm。小浆果红色,球形,直径4-5mm,具长约1mm的果柄,顶端的花柱附属物白色,种子褐黄色,扁球形,或扁长圆形,长3-5mm,宽2-4mm,高2-2.5mm,种皮淡褐色,具乳头状凸起或皱凸起,以背面极明显,种脐斜V形,长为宽的1/4-1/3。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编辑

生于海拔1100-2300m的阔叶林中。分布于云南南部。

药材性状

编辑

干燥藤茎呈圆柱形,粗壮,少有分枝,一般锯成长约30-60cm的段落,径2-6cm不等。表面棕褐色微带黄色,皮质粗糙,但少呈鳞片状者,质坚实,木质性强,切断面部呈棕红色或棕紫色,与木心紧密结合,木心坚硬,淡棕红色,有多数排列散乱的细孔,气味微弱。以条大,色红身干,无杂质为佳。

相关论述

编辑

《西双版纳傣药志》:“治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头脑晕痛,产后体虚,痛经,月经不调,不思饮食。”

下一篇 南沙参

上一篇 南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