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 编辑

医学病症名称

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动脉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其中以头臂血管、肾动脉、胸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为好发部位,常呈多发性,因病变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可引起不同部位动脉狭窄、闭塞,少数可导致动脉瘤。本病多发于年轻女性。

基本信息

编辑

中医病名:大动脉炎

外文名:Takayasu arteritis

就诊科室:血管外科

多发群体:年轻女性

常见病因:病因未明,可能与体内产生免疫反应相关

常见症状:动脉狭窄、闭塞

病因

编辑

本病病因迄今未明,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体内产生免疫反应相关。

临床表现

编辑

1.头臂动脉型

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狭窄和闭塞。可有不同程度的脑缺血,以及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视力减退等症状;脑缺血严重者可有反复晕厥抽搐,失语,偏瘫或昏迷。上肢缺血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上肢无力、发凉、酸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缩。颈动脉、桡动脉和肱动脉可出现搏动减弱或消失(无脉征),约半数患者于颈部或锁骨上部可听到二级以上收缩期血管杂音。

2.胸主、腹主动脉型

炎症累及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甚至全主动脉。出现头颈、上肢高血压及下肢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下肢发冷、间歇性跛行等。下肢皮温低,阻塞远端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阻塞部位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上肢血压常明显升高。

3.主-肾动脉型

炎症主要累及主动脉、肾动脉。高血压为重要的临床表现,尤以舒张压升高明显。表现为头晕、心慌,因下肢缺血而有肢体乏力、发凉、间歇性跛行表现。患者上下肢血压相差>20mmHg时提示主动脉有狭窄。大部分患者可于脐上部位闻及高调的收缩期杂音。

4.肺动脉-冠状动脉型

病变累及单侧或双侧肺叶动脉或肺段动脉,且为多发性病变。冠状动脉受累者少见,心悸气短较多见。冠状动脉一旦受累,后果严重。肺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狭窄重的一侧呼吸音减弱。

5.广泛型

具有上述两种以上类型的特征,属多发性病变,多数患者病情较重。

检查

编辑

(一)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沉降率

是反映本病病变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血沉增快多提示疾病活动时。

2.C反应蛋白

其临床意义与血沉相同,为本病病变活动的指标之一。

3.其他

少数患者在疾病活动期白细胞总数增高或血小板数增高,也为炎症活动的一种反应。

(二)影像学表现

1.眼底检查

眼底改变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一种特异性改变。

2.超声

可探查主动脉及其分支有无狭窄或闭塞,了解肢体血流情况,还可测定病变动脉的远、近端血流及波形,测定肢体动脉压力。

3.CTA检查

CTA检查可以明确主动脉及各分支受累情况,由于肺动脉型和冠状动脉型大动脉炎易被忽略,应注意相应部位的CTA检查。

4.血管造影

对头臂血管、胸-腹主动脉、肾动脉、肺动脉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狭窄部位、程度、侧支情况等。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

诊断

编辑

典型临床表现者诊断并不困难。40岁以下女性,具有下列表现一项以上者,应怀疑本病。

1.单侧或双侧肢体出现缺血症状,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

2.脑动脉缺血症状,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部血管杂音。

3.近期出现的高血压或顽固性高血压,伴有上腹部二级以上高调血管杂音。

4.不明原因低热,背部脊柱两侧、或胸骨旁、脐旁等部位或肾区可闻及血管杂音,脉搏有异常改变。

5.无脉及有眼底病变。

鉴别诊断

编辑

1.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多见于男性,全身无炎症活动表现,胸主动脉见特定部位(婴儿在主动脉峡部,成人型位于动脉导管相接处)狭窄。

2.动脉粥样硬化

常在50岁后发病,伴动脉硬化的其他临床表现。

3.肾动脉纤维肌结构不良

多见于女性,肾动脉造影显示其远端2/3及分支狭窄。

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病)

好发于四肢中小动脉、静脉的慢性血管闭塞性炎症。

5.结节性多动脉炎

主要累及内脏中小动脉。

6.胸廓出口综合征

随头颈及上肢活动,桡动脉搏动有变化。

治疗

编辑

大动脉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该以内科治疗为基础,外科只治疗因该病引起的血管病变。

1.内科治疗原则

(1)抗炎治疗控制感染,阻止病情发展。

(2)激素治疗 对早期或活动期患者效果较好,可短期内改善症状。多口服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3)免疫治疗。

(4)扩血管药物改善脑和肢体血运。

(5)抗血小板药物 拜阿司匹林等。

(6)抗高血压药物 本病对一种降压药物效果不佳,常需要两种以上药物合并应用。

2.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目前已应用治疗肾动脉狭窄及腹主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等,获得较好的疗效。球囊扩张应用较广泛,但支架植入由于动脉炎特点,需慎重应用。

3.手术治疗

在病变稳定后可采取手术治疗,包括体温、血沉、白细胞计数、IgG均正常。手术原则是在脏器功能尚未丧失时进行动脉重建。

(1)对于头臂动脉型患者可行胸外途径或胸内途径人工血管重建术、内膜血栓摘除术等。

(2)胸或腹主动脉严重狭窄者,可行人工血管重建术。

(3)肾动脉狭窄者,可行肾脏自身移植术或血管重建术,患侧肾脏明显萎缩者可行肾切除术

(4)冠状动脉狭窄可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或支架置入术。

预后

编辑

预后主要取决于高血压的程度及脑供血情况。其并发症有脑出血、脑血栓、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失明等。

下一篇 心脏震颤

上一篇 老年人心房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