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诃子 编辑
中药
毛诃子,落叶乔木,呈卵形或椭圆形,长2~95px,直径1.5~75px。表面棕褐色,被细密绒毛,基部有残留果柄或果柄痕。具5棱脊,棱脊间平滑或有不规则皱纹。质坚硬。果肉厚2~5mm,暗棕色或浅绿黄色,果核淡棕黄色。种子1,种皮棕黄色,种仁黄白色,有油性。常生于海拔540~1350m向阳山坡和树林中。
产于云南南部。
使君子科植物毗黎勒孔的干燥成熟果实
除去杂质,晒干。
甘、涩,平。
清热解毒,收敛养血,调和诸药。
各种热证,泻痢,黄水病,肝胆病,病后虚弱。
3~9g,多入丸散服。
《晶珠本草》记载:“毛诃子治培根病、赤巴病、黄水病。先师巴保说:化味辛甘,利目生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