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 编辑

疾病名

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较为多见。阑尾位于人体的右下腹,是一条细长的盲管。其发病原因通常与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阑尾先天畸形等因素有关。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较为多见。阑尾位于人体的右下腹,是一条细长的盲管。其发病原因通常与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阑尾先天畸形等因素有关。

急性阑尾炎典型的症状为腹痛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部,数小时(6 - 8 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此过程的时间长短取决于病变发展的程度和阑尾位置。发病早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厌食腹泻便秘等症状。早期可有乏力头痛等。炎症加重时,可出现发热、心率加快等全身炎症反应。

急性阑尾炎本身不具有传染性。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早期诊断、早期手术以及抗生素的应用。绝大多数病人经过及时的治疗,预后良好。然而,少数病人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而延误病情,因此应特别注意。

预防方面,虽然无法完全避免急性阑尾炎的发生,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避免过度劳累和增强免疫力等措施,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1886年,Fitz首先将本病命名为“阑尾炎”,提倡用阑尾切除术治疗本病。1889年,McBurney采用分离肌肉的手术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后人将其称为“麦氏切口”,沿用至今。

基本信息

编辑

外文名:acute appendicitis

别名:阑尾炎

就诊科室:普外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急诊科

多发群体:20~30岁的青壮年

常见发病部位:右下腹(阑尾)

常见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粪石梗阻、感染

常见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痛,并伴有发热、恶心和呕吐

中文名:急性阑尾炎

是否遗传:否

分型

编辑

急性阑尾炎虽然发病率很高,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粪石梗阻、感染等因素相关 。根据病理分型,阑尾炎可分为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和穿孔性阑尾炎,这同时也反映阑尾炎症的进展过程。与未穿孔的阑尾炎相比,阑尾穿孔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增加。急性非坏疽性尾炎的死亡率低于0.1%,坏疽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上升至0.6%,而穿孔性尾炎的死亡率高达5%”。因此准确判断阑尾炎的严重程度,避免延误治疗,可降低阑尾穿孔带来的脓肿形成、严重感染或死亡等并发症几率。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变多只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阑尾外观轻度肿胀,浆膜充血并失去正常光泽,表面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光镜下,阑尾各层均有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粘膜表面有小溃疡和出血点。本型属于轻型阑尾炎或病变早期,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变已累及阑尾壁的全层。阑尾明显肿胀,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脓性渗出物。阑尾周围的腹腔内有稀薄脓液,形成局限性腹膜炎。光镜下,阑尾粘膜的溃疡面加大并深达肌层和浆膜层,管壁各层有小脓肿形成,腔内亦有积脓,亦称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常由单纯性阑尾炎发展而来,临床症状和体征较重。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阑尾腔内积脓,压力升高,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穿孔部位多在阑尾根部或近端的系膜缘对侧。如果阑尾穿孔的过程较快,穿孔的口未被包裹,阑尾腔内的积脓可自由进入腹腔,可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本型属于重型阑尾炎,在儿童和老年人多见。

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或穿孔时,如果过程进展较慢,穿孔的阑尾将被大网膜和邻近的肠管包裹,则形成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由于阑尾位置多变,其脓肿位置可能在盆腔、肝下或膈下。

病因

编辑

总述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主要病因涉及阑尾管腔的阻塞以及细菌的入侵。当阑尾管腔发生阻塞时,阑尾内的压力会上升,导致血运障碍,进而加剧阑尾的炎症。同时,由于阑尾与结肠相通,当发生梗阻时,存留在远端死腔内的细菌容易繁殖,导致阑尾的感染和损伤。

发病原因

阑尾管腔阻塞

淋巴滤泡增生:多见于年轻人,是引起阑尾管腔阻塞的常见原因之一。

粪石或结石:多见于成年人,是另一常见导致阑尾管腔阻塞的原因。

其他因素:包括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虽然较为少见,但也可能导致阑尾管腔阻塞。

阑尾解剖特点

阑尾管腔细长、开口狭小,以及不同程度的卷曲,这些解剖特点都增加了阑尾管腔阻塞的风险。

诱发因素

急性阑尾炎的诱发因素多与阑尾管腔阻塞和细菌入侵有关。如饮食不节、生活习惯不规律、免疫力下降等都可能增加阑尾管腔阻塞的风险,进而诱发急性阑尾炎。同时,肠道感染或其他感染疾病也可能导致细菌入侵阑尾,引发炎症。

发病机制

管腔阻塞后的病理变化

当阑尾管腔发生阻塞时,阑尾仍继续分泌粘液,导致腔内压力上升。

压力的上升进一步导致血运发生障碍,使阑尾炎症加剧。

细菌入侵与感染

阑尾与结肠相通,腔内本已存在大量微生物。当发生梗阻时,存留在远端死腔内的细菌容易繁殖。

细菌繁殖后,会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阑尾的粘膜上皮并形成溃疡。

细菌进一步穿过溃疡进入阑尾肌层,导致阑尾壁间质压力升高,妨碍动脉血流,最终造成阑尾缺血、梗死和坏疽。

流行病学

编辑

发病率

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在外科急诊患者中占据约10%的比例,而在急腹症患者中则占20%至30%之间。急性阑尾炎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外科急症,在儿科急诊中,因急性腹痛就诊的患儿中,约有1%至8%最终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一个全球性疾病,男性和女性均可患病,但男性发病率略高。在发达国家,急性阑尾炎的发生率约为每10万人口中有90至100例。在不同年龄段中,20至30岁被认为是高发年龄。此外,10至19岁的儿童发病率也相对较高。地域和种族也可能影响阑尾炎的发病率,如英美国家的数据显示,白人阑尾炎的发生率较高。经济条件也对阑尾炎的发病率产生影响,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发病率往往更高。

死亡率

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相对较低,通常低于百分之一。然而,如果急性阑尾炎未能及早治疗,发生阑尾穿孔、化脓等严重并发症,如弥漫性腹膜炎,死亡率会上升到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

流行强度

急性阑尾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疾病,没有特定的季节性或周期性流行模式。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急性阑尾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环境变化等因素有关。

传染性

急性阑尾炎不具有传染性。它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发生在阑尾管腔,包括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两种类型,不属于传染性疾病。

症状

编辑

总述

急性阑尾炎病情变化多端,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转移性右下腹痛、阑尾区压痛、反跳痛以及局部的肌肉紧张,并伴有发热。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患者的症状都完全一致,部分患者的症状可能并不典型。

典型症状

腹痛:急性阑尾炎初期,患者通常会感到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逐渐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这种转移性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表现,约占70%~80%的病例。

胃肠道症状:在疾病早期,由于反射性胃痉挛,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部分盆腔位阑尾炎或阑尾坏疽穿孔的患者,还可能有排便次数增多的情况。

伴随症状

发热:急性阑尾炎患者通常会有低热,化脓性阑尾炎的体温一般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的病例。

压痛和反跳痛:腹部压痛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现,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反跳痛也是常见的体征,尤其在肥胖盲肠后位阑尾炎的病人中可能更为明显。

临床表现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还包括腹肌紧张,尤其在阑尾化脓或坏疽穿孔并发腹膜炎时,腹肌紧张尤为显著。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头晕等全身症状。急性阑尾炎也可能出现并发症,不同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不同:

腹腔脓肿:可出现发热、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

化脓性门静脉炎:表现为寒战、高热、肝肿大黄疸等。

内外瘘形成:与周围器官形成瘘管,可能有粪便、气体从瘘管排出。

阑尾残株炎:阑尾切除术后残留根部炎症复发,症状与阑尾炎相似,如右下腹疼痛、压痛、反跳痛等。

粪瘘:粪便可通过瘘管排出体外。

就医

编辑

总述

急性阑尾炎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通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阑尾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一旦出现疑似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可根据所在医院的科室设置以及个人病情选择合适的科室就诊。一般来说,急性阑尾炎可挂普外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或急诊科。如果医院等级不高,科室划分不细致,也可先挂外科就诊。

诊断依据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的疼痛发作时间、疼痛性质以及有无发热等症状。接着进行查体,检查右下腹有无压痛、反跳痛等体征。如果诊断不明确,可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等,以辅助诊断。

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大多数病人白细胞计数可升高到(10~20)x10/L甚至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常超过80%~90%,可发生核左移。也有部分病人白细胞无明显升高,多见于单纯性阑尾炎或老年病人。尿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如尿中出现少数红细胞,提示炎症可能累及输尿管或膀胱。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测定以除外急性胰腺炎;β-hCG测定以除外异位妊娠所致的腹痛。

影像学检查

站立位腹部平片可见盲肠及回肠末端扩张、积气或液气平,右侧腰大肌影模糊,有时也可以看到腹腔游离气体出现,但量一般不会很多,偶可见钙化的粪石和异物影,可帮助诊断;

诊断特别困难时可做CT检查,可以发现阑尾增粗及其周围的脂肪垂肿胀,见于90%左右的急性阑尾炎病人;

B超有时也可以发现肿大的阑尾或脓肿,但可靠性低于CT。随着腔镜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临床上应用腹腔镜(laparoscopy)或后穹隆镜(culdoscopy)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者在逐渐增多,确诊后可同时做阑尾切除术。

鉴别诊断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穿孔溢液可沿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部,与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很相似。病人有既往消化性溃疡病史及近期溃疡病加重的表现,查体时除右下腹压痛外,上腹部仍有疼痛和压痛,腹壁板状强直和肠鸣音消失等腹膜刺激症状也较明显。站立位腹部平片膈下有游离气体,可帮助鉴别诊断。

妇产科疾病在育龄妇女中,特别要注意与妇产科疾病的鉴别。宫外孕的腹痛从下腹开始,常有急性失血症状和腹腔内出血的体征,有停经史;体检时有宫颈举痛、附件肿块,阴道后穹隆穿刺有血性液体等。卵巢滤泡或黄体囊肿破裂的临床表现与宫外孕相似,但病情较轻。卵巢囊肿扭转有明显腹痛和腹部肿块。急性输卵管炎和急性盆腔炎,常有脓性白带和盆腔的双侧对称性压痛,经阴道后穹隆穿刺可获得脓液,涂片检查可见革兰阴性双球菌,盆腔B超可帮助鉴别诊断。

右侧输尿管结石腹痛多在右下腹,但多呈绞痛,并向腰部及会阴部外生殖器放射。尿中查到多量红细胞。X线摄片在输尿管走行部位呈现结石阴影。B超检查可见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和结石影。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儿童急性阑尾炎常需与之鉴别。患儿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腹部压痛部位偏内侧,且不太固定,可随体位变更。

其他右侧肺炎胸膜炎时可刺激第10、第11和第12肋间神经,出现反射性右下腹痛。急性胃肠炎时,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较重。急性胆囊炎易与高位阑尾炎相混淆,但有明显绞痛、高热,甚至出现黄疸。此外,回盲部肿瘤、结核和慢性炎性肠病、梅克尔(Meckel)憩室炎、肠伤寒穿孔等,亦须进行临床鉴别。

上述疾病有其各自的特点,应仔细分析,予以鉴别。如病人有持续右下腹痛,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时,应考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治疗

编辑

总述

急性阑尾炎上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切除阑尾。因为早期手术既安全、简单,又可减少近期或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如发展到阑尾化脓、坏疽或穿孔时,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即使非手术治疗可使急性炎症消退,日后约有3/4的病人还会复发。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不同意手术的单纯性阑尾炎,接受手术治疗的前、后,或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尚未确定,以及发病已超过72小时或已形成炎性肿块等有手术禁忌证者。主要措施包括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和补液治疗等。应选用抑制厌氧菌及需氧菌的广谱抗生素,临床上以头孢类抗生素联合甲硝唑应用最多。

急性期治疗

在急性阑尾炎的急性期,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切除发炎的阑尾,可以迅速缓解疼痛,防止感染扩散,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开放式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病人身体状况不佳、感染严重或存在其他手术禁忌症时,可能需要先进行保守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然后再根据病人的情况择期进行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禁食禁饮:患者在确诊急性阑尾炎后,应避免进食和饮水,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有助于炎症的控制。

抗感染治疗: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抗感染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医生通常会选择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类和抗厌氧菌的抗生素,以消除感染并防止炎症的进一步扩散。

补液治疗:由于患者需要禁食禁饮,因此需要通过补液治疗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休息与体位: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并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炎症。在体位上,患者可以采取半卧位,有助于减轻腹痛和呼吸困难

疼痛管理:对于急性阑尾炎引起的疼痛,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止痛药。但需要注意的是,止痛药的使用应遵医嘱,避免私自加大剂量或滥用。

药物治疗

急性阑尾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止痛治疗。

抗生素治疗:主要使用抗生素来消除阑尾的炎症和感染。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酯、头孢地尼等)和甲硝唑类抗生素(如甲硝唑片、甲硝唑胶囊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减轻阑尾的炎症反应,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同时,抗厌氧菌药物(如奥硝唑片、替硝唑片等)也常被使用,因为急性阑尾炎可能是由厌氧菌感染导致的。

止痛治疗:急性阑尾炎会引起剧烈的腹痛,因此,止痛药也是治疗的重要部分。常用的止痛药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止痛药只能缓解疼痛,不能根治阑尾炎,且不能过量使用,以免产生副作用。

手术治疗

阑尾切除术可通过传统的开腹或腹腔镜完成。两者相比,尽管腹腔镜具有更易进行腹腔冲洗、术后切口并发症少,病人恢复快、出院早、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低等优势,但也存在花费较大、需特殊设备、手术时间较长的弊端,所以总体临床评价两者没有明显优劣。然而,对于术前诊断不确定拟选择剖腹探查者,以及体型大或肥胖者,相对于需要大切口的开腹手术来说,选择腹腔镜更合适。也可先应用腹腔镜进行腹腔探查,排除其他疾病,明确阑尾炎后,将腹腔镜头放于阑尾上并解除气腹,透过腹壁的腹腔镜灯光可以指引术者用更小的腹壁切口完成阑尾切除术,称之为腹腔镜辅助下阑尾切除术。手术中应尽量吸净或用湿纱布蘸净腹腔内的渗出液。一般不宜冲洗,以防感染扩散,除非弥漫性腹膜炎或局限性的脓腔。引流较少应用,仅在局部有脓腔,或阑尾残端包埋不满意及处理困难时采用,其目的主要不在于引流腹膜炎,而在于如果有肠瘘形成,肠内容物可从引流管流出。一般在1周左右时拔除。

中医治疗

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患者腹痛为主,伴有发热、呕叶、大便干结、小便赤、舌红、苔黄、脉数。若不能及时有效治疗易阑尾化脓穿孔并发腹膜炎。中医认为急性阑尾炎皆热毒内盛,气血瘀滞,血败内腐所致,中药外敷,中药灌肠及针灸治疗与护理,具有以下特点:

中药芒硝、大黄、蒲公英、败草、红藤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外敷和灌肠均能使药效直达病位,见效快疗效高,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病情,缓解症状;

中医理论下对阑尾患者的疼痛护理,中药和针灸都有行气活血,散瘀定痛作用,同时炎症消退后的阑尾恢复正常的组织功能,消除了转为慢性阑尾炎和治愈后复发的原因。

其他治疗

针灸疗法

瘀滞期可单独应用, 其他各期做为辅助治疗措施。

外敷药疗法

主要用作辅助治疗措施, 多用于局限性腹膜炎及阑尾脓肿患者。如大蒜芒硝糊剂、大黄芒硝大蒜糊剂、四黄散等外敷。

预后

编辑

总述

急性阑尾炎的预后通常是良好的,特别是在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情况下。阑尾切除术后,炎症会逐渐消退,患者多数能够痊愈。然而,预后也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出现等。

治愈性

急性阑尾炎的治愈性较高。通过手术治疗,如阑尾切除术,可以切除发炎的阑尾,从而消除感染源,促进患者的恢复。在某些情况下,如早期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或患者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手术时,也可选择非手术治疗,如抗菌药物治疗,以促进炎症消退。

严重性

急性阑尾炎本身并不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但如果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情可能会恶化,导致阑尾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和风险,影响预后。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急性阑尾炎的预后至关重要。

并发症

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腹膜炎:腹膜炎是急性阑尾炎的常见并发症,可以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当阑尾炎症扩散到周边肠道、大网膜等组织时,可能引发局限性腹膜炎,表现为局部疼痛。如果阑尾穿孔,感染性渗出物流入腹腔且未及时治疗,则可能导致弥漫性腹膜炎。

脓肿形成:急性阑尾炎如果未经及时治疗,容易发生脓肿,最常见的是在阑尾周围形成脓肿,也可能在腹腔的其他部位如盆腔、膈下或肠间隙等处形成脓肿。

内、外瘘形成:阑尾周围脓肿若未及时引流,脓肿可能向小肠、大肠、膀胱、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内瘘或外瘘,脓液可能通过瘘管排出。

化脓性门静脉炎: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可能沿肠系膜上静脉到达门静脉,导致化脓性门静脉炎症,进而可能形成肝脓肿

此外,急性阑尾炎经过手术治疗后,如果护理不当,还可能产生以下并发症:

切口感染:手术切口处可能发生感染。

出血:手术部位可能出现出血情况。

残株炎:阑尾切除后,剩余的阑尾组织可能发炎。

粪瘘:肠道内的粪便可能通过手术部位漏出。

术后的肠粘连:手术后,肠道可能发生粘连。

因此,一旦确诊急性阑尾炎,应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手术后也应注意正确的康复训练,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预防及日常护理

编辑

预防

急性阑尾炎的措施主要包括:

调节饮食:保持饮食均衡,多摄入新鲜蔬果和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等。同时,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对胃肠道造成不良影响。

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此外,餐后避免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肠道内的粪石进入阑尾腔,诱发急性阑尾炎。

积极运动: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降低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

注意保暖:在寒冷季节,注意增添衣物,避免受凉,以预防急性阑尾炎的发生。

日常护理

术后护理:手术后,患者需按照医嘱进行饮食和活动的调整。一般情况下,手术麻醉恢复后即可开始喝水、进食。肠道功能恢复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同时,出院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并按医嘱复诊。

观察病情:家人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烧、剧烈腹痛等症状,或伤口出现红肿、热痛、渗出液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

饮食调理:患者在康复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当多喝稀饭、冲鸡蛋等流质食物,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同时,要戒烟戒酒,以免加重病情。

发展史

编辑

急性阑尾炎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在1886年,哈佛的病理学家雷金纳德•菲茨发表了论文《阑尾穿孔性炎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特别参考》。这篇里程碑式的文章详细描述了257例阑尾炎的表现,并强调了右下腹的炎症,这种炎症当时常被误认为是盲肠周围炎,但实际上起源于阑尾。同年,罗伯特•豪尔为穿孔性阑尾炎进行了第一次阑尾切除术。

三年后,查尔斯•麦克伯尼(Charles McBurney)进一步推动了阑尾炎的医学认知。他主张将“所谓的盲肠周围炎症”更名为阑尾炎,从而从医学术语中去除了“盲肠周围炎”这一术语。麦克伯尼还详细描述了我们现在认为与“典型”阑尾炎相关的一系列症状。

随着医学的进步,对急性阑尾炎的认识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发展。现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转移性右下腹疼痛、阑尾位置的压痛及反跳痛以及白细胞升高等决定性依据。同时,还会借助阑尾彩超或下腹部CT平扫等辅助检查手段进行进一步诊断。

研究进展

编辑

据国内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黄柏、牡丹皮等具有抗病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加快病变组织修复等作用。活血化瘀药延胡索、赤芍药、川子、牡丹皮等能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减少腹腔渗出液的发生,改善微循环,使毛细血管开放增加,红细胞解聚血流加快,促使腹腔淤血和炎症渗出物的吸收,从而使组织得以修复和再生。大黄荡涤肠胃,攻积导滞,凉血泻火,逐瘀通便。今用阑尾消炎汤治疗此病正是此意。

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阑尾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致使炎症发展很快。因此,在用药1~2天内应密切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一旦保守治疗无效,则应及时改为手术治疗。

大黄一定要后下短煎,一般以后下煎3~5min为宜。大黄味苦性寒,攻下泻火,清热解毒,为方剂中主药之一。大黄内含的蒽醌为产生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久煎则易被破坏而失去泻下作用,故掌握大黄煎煮时间对疗效影响很大。

不要过分拘泥于临床的分期分型。虽然急性阑尾炎中医辨证可分为三期,西医依病理改变分为三型 ,但均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临床治疗时在中药的组方上亦不要过分拘泥于分期分型,如在瘀滞期重用活血行气药的同时,亦可加大清热解毒药的使用。在基础方上依临床症状、体征灵活加减,以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阑尾消炎汤治疗急性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后还应坚持7~10天的理气和胃、健脾、祛湿、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等治疗,以促进康复和减少复发。

下一篇 阑尾炎

上一篇 上腹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