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贝母 编辑

百合科贝母属植物

甘肃贝母甘肃贝母

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 ex Batal.)是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长可达40厘米。叶片条形,先端通常不卷曲。花通常单朵,浅黄色,有黑紫色斑点;叶状苞片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花被片蜜腺窝不很明显;花药近基着,花丝具小乳突;柱头裂片通常很短,蒴果棱上的翅很狭,6-7月开花,8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和四川西部。生长于海拔2800-4400米的灌丛中或草地上。

该种为药材“川贝”主要来源之一。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甘肃贝母

拉丁学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 ex Batal.

别名:秦贝,岷县贝母(岷贝)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百合目

科:百合科

属:贝母属

种:甘肃贝母

命名者及年代:Maxim. ex Batal.,1893

保护级别:易危(IUCN标准)

形态特征

编辑

甘肃贝母

多年生草本;鳞茎深埋土中,外有鳞茎皮, 鳞茎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6-13毫米。植株长20-40厘米。叶通常最下面的2枚对生,上面的2-3枚散生,条形,长3-7厘米,宽3-4毫米,先端通常不卷曲。花通常单朵,少有2朵的,浅黄色,有黑紫色斑点;叶状苞片1枚,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花被片长2-3厘米,内三片宽6-7毫米,蜜腺窝不很明显;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药近基着,花丝具小乳突;柱头裂片通常很短,长不及1毫米,极个别的长达2毫米(宝兴标本)。蒴果长约1.3厘米,宽1-1.2厘米,棱上的翅很狭,宽约1毫米。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长环境

编辑

生长于海拔2800-4400米的灌丛中或草地上。

分布范围

编辑

分布于中国甘肃南部(洮河流域)、青海东部和南部(湟中、民和、囊谦、治多)和四川西部(甘孜、宝兴、天全)。

主要价值

编辑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宁夏贝母的鳞茎。

采集加工:6-7月地上布冯枯黄时采挖鳞茎,洗净,晒干,用硫磺熏,再晒干。生产性种植采挖年限一般需4-5年。

炮制:除去杂质,筛净灰屑,用时捣碎。

性味功效:性微寒,味苦、甘。清热润,止咳化痰。

用法及用量:内服,煎煮3-9g;研粉冲服,1-2g

本种为药材“川贝”主要来源之一。

保护现状

编辑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易危(VU)。

下一篇 黄花贝母

上一篇 伊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