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 编辑

百合科贝母属

川贝母川贝母

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是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可达50厘米。叶对生,叶片条形至条状披针形,花通常单朵,紫色至黄绿色,每花有叶状苞片,苞片狭长,花药近基着,蒴果长棱上有狭翅。5-7月开花,8-10月结果。

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云南和四川,也见于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和山西,也分布于尼泊尔。通常生于林中、灌丛下、草地或河滩、山谷等湿地或岩缝中。

该种是药材“川贝”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润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川贝母

拉丁学名:FritillariacirrhosaD.Don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亚门

纲:木兰纲

目:百合目

科:百合科

属:贝母属

种:川贝母

族:百合族

命名者及年代:D.Don,1825

保护级别:近危(IUCN标准)

形态特征

编辑

川贝母川贝母

⒉后熟处理:川贝母带壳种子用过筛的细腐殖土,含水量低于10%,一层果实一层土,装透气木箱内,放冷凉、潮湿处。脱粒的种子,按1:4(种子:腐殖土)混合贮藏室内或透气的木箱内。贮藏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果皮(种皮)膨胀,约40天左右,胚长度超过种子纵轴2/3,胚先端呈弯曲,完成胚形态后熟可播种。

⒊适时播种:川贝母通常9-10月下雪前播种,条播、撒播或用蒴果分瓣点播均可。

①条播:于畦面开横沟深1.5-2厘米,将拌有细土或草木灰的种子均匀撒于沟中,覆盖筛细腐殖土3厘米并用山草或无叶树枝覆盖畦面,每亩用种子2-2.5公斤。

②撒播: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以每平方米3000-5000粒种子为宜。覆盖同条播。

③点播:趁果实未干时进行,将未干果实分成3瓣,于畦面按5-6厘米株行距开穴,每穴1瓣,覆土3厘米。此法较费工,但出苗率高。

栽培技术

编辑

⒈搭棚:川贝母生长期需适当荫蔽,播种后春季出苗前揭去畦面覆盖物,分畦搭棚遮荫。矮棚高15-20厘米,第1年荫蔽度50-70%。第2年降为50%,第3年为30%,收获当年不再遮荫。高棚高约1米,荫蔽度50%。最好是晴天荫蔽,阴、雨天亮棚练苗。

川贝母川贝母

⒉除草:川贝母幼苗纤弱,应勤除杂草,不伤幼苗,带出小贝母随即栽入土中。每年春季出苗前,秋季倒苗后各用镇草宁除草1次。

⒊追肥:川贝母秋季倒苗后每亩用腐殖土、农家肥加25公斤过磷酸钙混合后覆盖畦面3厘米厚,然后用搭棚树枝、竹稍等覆盖畦面,保护贝母越冬,有条件的每年追肥3次。

⒋排灌:川贝母1、2年生植株怕干旱,特别是春季久晴不雨应及时洒水保持土壤湿润,久雨或暴雨后应注意排水防涝,冰雹多发区还应采取防雹措施,以免打折花茎、果。

病虫防治

编辑

⒈锈病

【危害】锈病为川贝母主要病害,病源多来自麦类作物,多发生于5-6月。

【防治】选离麦类作物较远,或不易被上河风侵袭的地块栽种。整地时清除病残组织,减少越冬病源。增施磷钾肥或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0.2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300倍液,亦可用代森铵或退菌特防治。

⒉立枯病

【危害】立枯病危害幼苗,发生于麦季多雨季节。

【防治】注意排水,调节荫蔽度,阴雨天揭棚盖。发病前后用1:1:100的波尔多液喷洒。

⒊根腐病

【危害】根腐病通常5-6月发生,根发黄腐烂。

【防治】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拔除病株。用5%石灰水淋灌,防止扩散。

⒋蛴螬

【危害】蛴螬于4-6月危害植株。

【防治】用烟叶熬水淋灌(每亩烟叶2.5公斤,熬成75公斤原液,用时每公斤原液加水30公斤),或每亩用50%氯丹乳油0.5-1公斤于整地时拌土或出苗后兑水500公斤灌土防治。

⒌地老虎

【危害】地老虎咬食茎叶。

【防治】早晚捕捉或用90%晶体敌百虫拌毒饵诱杀。

主要价值

编辑

【性味】味甘、苦;性微寒。

归经】归肺;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主肺虚;久咳;虚劳咳嗽;燥热咳嗽;肺;瘰疬;痈肿;乳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研末,1-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慎服。反乌头

保护现状

编辑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川贝母川贝母

下一篇 冬虫夏草

上一篇 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