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蕨 编辑
乌蕨(Odontosoria chinensis J. Sm.),是陵齿蕨科乌蕨属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根状茎短而横走,粗壮;叶近生,禾秆色至褐禾杆色,上面有沟;叶片披针形,有短柄,卵状披针形;叶坚草质,干后棕褐色,通体光滑。
乌蕨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和陕西南部,热带亚洲地区。乌蕨喜温暖半阴环境,适生于疏松透水而富含腐殖质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上。乌蕨繁殖方式分为分株或孢子。
乌蕨全草可入药,其味微苦,性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肝炎、便血等。在现代研究方面,乌蕨具有抗菌活性,对酪氨酚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鼠砷中毒、乐果中毒具有解毒作用。
中文名:乌蕨
拉丁学名:OdontosoriachinensisJ.Sm.
界:植物界
门:蕨类植物门
纲:木贼纲
目:水龙骨目
科:鳞始蕨科
属:乌蕨属
种:乌蕨
分布区域:亚洲各地
命名者及年代:(L.)J.Sm.,1857
乌蕨
分布于热带亚洲各地如日本、菲律宾、波利尼西亚,向南至马达加斯加等地;在中国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台湾、安徽南部、江西、广东、海南岛、香港、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墨脱和错那)。
乌蕨可用孢子繁殖,也可用分株的方法进行无性繁殖。
孢子
乌蕨的叶脉在小裂片上,孢子囊群位于裂片的顶端,囊群盖杯状,5-11月孢子成熟。收集孢子时,应选取具有成熟孢子囊的叶片,装入干净的纸袋中或塑料袋中,微晾以后,轻轻地将孢子弹入袋中,在收集的过程中,要防止污染或不同品种的孢子互相混杂。孢子收集后,要随采随播。
播种苗床可用大口径土陶花盆,基质可用森林腐叶土2份、泥炭土2份、干苔藓2份、粗河砂2份、腐殖土2份配制。基质配好后,要进行曝晒,然后整细过筛,再用3000倍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喷酒,密封24-36小时后,再放置几天,待药味完全散失后便可上床播种。播种用的花盆要用清水浸泡,待其完全失去火性后,用数块碎瓦片棚盖花盆底孔,盆底再填一层细碎瓦片,上面填入准备好的培养土,刮平压实,基质应低于盆沿2厘米。苗床准备好了以后,再将收集的孢子用硬纸壳雄开,均匀地把孢子弹播在苗床内,盆口用白色玻璃覆盖,然后将苗床置于盛清水的盆中,使水分从花盆底孔渗入基质中,直到整个基质湿透为止,置于荫蔽温暖的地方。
分株
乌蕨根系发达,根状茎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将其适当分为数株,分别栽培,是乌蕨植株最常用的繁殖方法。乌蕨植株的根状茎分株繁殖容易成活。乌蕨的分株繁殖,可在每年的3-4月进行,无论是野生植株,还是家养2-3年后的母株,都可根据其长势和根茎蘖芽的情况,进行分切。每块根状茎上各带数枚叶,操作时,按照根茎的长短,切断根茎,切口涂抹草木灰,稍微晾一下便可进行分株栽培。乌蕨分株栽培,可用大小适宜的土陶花盆,也可挑选适宜生长的阴湿环境,制作育苗床,将分株苗种植于苗床中,集中莳养管理。
无论采用什么苗床,都应配制适宜生长的培养土,这种培养土可用森林腐叶土2份、泥炭土2份、肥沃的砂质菜园土2份、河砂2份、腐殖土2份配制。配好后充分曝晒数日,再整细过筛,再经严格的药物消毒处理,便可上床使用。露地育苗床,要进行翻整耙细,理厢制床。床的大小可根据分株苗的多少而定,床上填放准备好的培养土,厚度为20-25厘米。栽培时,花盆苗床要做好排水层,再填培养土,无论盆栽或地种,栽培都不宜过深,一般以稳住植株为宜。分株栽培,要经常淋水,保持基质和空气的湿润,注意保持土壤的通透性,荫蔽培育,待分株苗生根后,就可进行定植栽培。
播后管理
乌蕨播种以后,要保持基质的绝对湿润,土表不能发白,苗床温度控制在20-25℃。只要基质湿润,温度适宜,孢子萌发也快,一般播种后15-20天,孢子便开始萌动,成原叶体(单叶体),如发现原叶体过密,莳养者可进行一次分植,扩大株行距。原叶体期间,要保持基质的绝对湿润,以利单叶体(雌雄配子体)受精过程的顺利进行。单叶体受精后,大约还要经过2-3个月的时间,原叶体才能逐渐发青长出真叶。这段期问要精心管理,基质在渗透性良好的前提下,还要保持湿润,待其小苗基部长出3-4片叶子后,便可进行幼苗栽培。
上盆基质
乌蕨的栽培主要根据植株的生态习性,和室内美化需要,挑选大小适当的宜兴紫砂盆。土壤和基质,原则地讲,可用中性或微酸性砂质菜园土加少量细砂即可。这种基质比其他耕地的土壤要肥沃得多,而且有较好的通透性,是栽培乌蕨的主要基质。如果没有这种土壤,莳养者就根据乌蕨生长习性和对土壤的要求,用分株繁殖的培养土进行栽培。栽培时,要带土团取苗,栽培于花盆中央,置于荫蔽的地方,把水喷透,保持基质、放置场地和空气的湿度,一般经过5-7天的缓苗处理,植株就能恢复生机。
水肥管理
施肥:乌蕨性喜疏松肥沃的土壤,不喜欢太浓的肥沃液体,用培养土栽培的植株在两三个月内,都不需要追施肥料。如果发现栽培的植株,出现淡绿或黄绿色时,说明土壤亦缺乏肥力,需要向其补充养分了。在栽培实践中得知,乌蕨喜欢用有机肥和无机肥共同配制的营养液,这种营养液可用动物质发酵肥500克,植物质发酵肥100克(草木灰也可),过磷酸钙10克,硼砂0.5克,硫酸亚铁0.5克、硫酸锌0.25克,钼酸铵0.25克配制。配好后即可使用,但要采取“薄肥勤施”的方法,每次施肥的浓度一般不超过0.3-0.5%,在生长季节每15-20天追施次,当植株叶片色泽转为亮绿色时,可以每月追施一次即可,一般冬季不施肥。
浇水:乌蕨喜欢混润的土壤和空气环境,在生长季节,要求大气和土壤都要有较高的湿度,就其在室内莳养的实际来说,空气相对湿度在65%75%以上,尤其是旺盛生长期,最好白天置于室内观赏,夜间移至湿润庭院,让其充分饮露。如果室内过于干燥,还可进行雾状喷水,增加小范围的空气混度,减少植株体内水分蒸发,这对植株在室内的生长特别有利。夏季可每隔3-4天将整个植株完全浸泡于水中一次,使其栽培基质完全湿透。秋季每周1-2次。冬季数周一次。同时,还应在花盆底部垫一盛水盘,让水分通过花盆底孔,不断渗入水分以保持土壤混度,切勿将盆栽植株的根系长期浸泡在水中,这样,也会造成烂根死亡。总之,给乌蕨浇水,既要保持土壤绝对湿润,又要使其通风透气,这样植株才能长好。
温度光照
光照:乌蕨原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雨林中,因此喜欢温暖和荫蔽凉爽的气候环境。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植株不需要阳光照射,长期荫蔽于室内,因为任何植株都必须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创造本身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也就是说,即便是生长在雨林中,它也需要适宜的阳光照射,只不过它不能忍受夏季的强阳光直射。如果夏季蕨叶在强阳光直射下,会使植株体内的温度升高和水分的丧失,严重的会导致叶片被烈日灼伤,边缘和叶尖干枯,这不但影响植株的观赏,而且也影响它的正常生长。莳养者在知道了乌蕨的这种生长习性后,晚春至早秋,在一些阳光较为强烈的地区,要给予植株比较柔和的非直射的光照,通常室内由东面或北面窗口照射进来的阳光是较为理想的光源。就乌蕨的生长习性来看,同样的植株,在不同的生长期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生长的抽芽期应加强荫蔽,而冬季休眠期则要求阳光充足,不能将其长期放在荫蔽的地方,这对植株采光越冬大有好处。
温度:乌蕨喜欢温暖而又凉爽的气候环境,不耐寒,越冬温度要求在12-15℃。冬季要注意保护植株的叶片,因为蕨叶为掩护根状茎的良好覆盖物,叶片要避免大风(特别是过堂风)的吹袭,一般可用屏风或竹帘遮挡风吹。其他季节,既要要求湿润的环境,又要有适量的新鲜空气,因此,还需要进行适当的通风,这样乌蕨才能旺盛生长。
药用:乌蕨全草可入药,其味微苦,性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肝炎、便血等。在现代研究方面,乌蕨具有抗菌活性,对酪氨酚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鼠砷中毒、乐果中毒具有解毒作用。
观赏:乌蕨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和南亚热带的多年生常绿蕨类植物,形状奇特美丽,作为室内观赏植物,宜于中国亚热带地区盆栽观赏。
乌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