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药 编辑

樟科山胡椒属植物

乌药乌药

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是樟科山胡椒属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状。株高达5米;根纺锤状,褐黄或褐黑色;幼枝密被黄色绢毛;顶芽长椭圆形;叶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先端长渐尖或尾尖,下面幼时密被褐色柔毛;伞形花序腋生,花梗被柔毛,花被片近等长,花丝疏被柔毛,退化雌蕊坛状,被褐色短柔毛,退化雄蕊长条片状;果卵圆形或近球形;花期3-4月;果期5-11月。始载于宋《开宝本草》“根色黑褐,作车毂形,状似山。”故名乌药。

乌药分布在中国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区,在越南、菲律宾也有分布。生长于海拔200-1000米向阳坡地、山谷或疏林灌丛中,喜亚热带气候,适应性强,适合在阳光充足,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中生长。繁殖方法一般为播种繁殖。

据《本草纲目》记载乌药:“治中气,脚气,疝气,气厥头痛肿胀喘急,止小便频数及白浊。”根叶具有香气,浓郁似樟,可移植在花盆里,是一种理想的观赏植物。其果实、根、叶均可提芳香油,制作香皂根、种子磨粉还可杀虫。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乌药

拉丁学名:Linderaaggregata(Sims)Kosterm.

别名:香叶子、白叶子树、土木香、细叶樟、鲫鱼、白背树、斑皮柴、天台乌药、铜钱树、鳑魮树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樟目

科:樟科

属:山胡椒属

种:乌药

命名者及年代:(Sims)Kosterm.,1974

保护级别:无危(LC)

植物学史

编辑

始载于宋《开宝本草》“根色黑褐,作车毂形,状似山。”故名乌药。

形态特征

编辑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胸径4厘米;树皮灰褐色;根有纺锤状或结节状膨胀,一般长3.5-8厘米,直径0.7-2.5厘米,外面棕黄色至棕黑色,表面有细皱纹,有香味,微苦,有刺激性清凉感。幼枝青绿色,具纵向细条纹,密被金黄色绢毛,后渐脱落,老时无毛,干时褐色。顶芽长椭圆形。叶互生,卵形,椭圆形至近圆形,通常长2.7-5厘米,宽1.5-4厘米,有时可长达7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尖,基部圆形,革质或有时近革质,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苍白色,幼时密被棕褐色柔毛,后渐脱落,偶见残存斑块状黑褐色毛片,两面有小凹窝,三出脉,中脉及第一对侧脉上面通常凹下,少有凸出,下面明显凸出;叶柄长0.5-1厘米,有褐色柔毛,后毛被渐脱落。

乌药

伞形花序腋生,无总梗,常6-8花序集生于一1-2毫米长的短枝上,每花序有一苞片,一般有花7朵;花被片6,近等长,外面被白色柔毛,内面无毛,黄色或黄绿色,偶有外乳白内紫红色;花梗长约0.4毫米,被柔毛。雄花花被片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雄蕊长3-4毫米,花丝被疏柔毛,第三轮的有2宽肾形具柄腺体,着生花丝基部,有时第二轮的也有腺体1-2枚;退化雌蕊坛状。雌花花被片长约2.5毫米,宽约2毫米,退化雄蕊长条片状,被疏柔毛,长约1.5毫米,第三轮基部着生2具柄腺体;子房椭圆形,长约1.5毫米,被褐色短柔毛,柱头头状。果卵形或有时近圆形,长0.6-1厘米,直径4-7毫米。花期3-4月,果期5-11月。

植物区别

编辑

乌药

香叶子

枝叶

叶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先端长渐尖或尾尖,下面幼时密被褐色柔毛

树皮黄褐色,有纵裂及皮孔。幼枝青绿或棕黄色。叶互生;披针形至长狭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

花果

伞形花序腋生,花梗被柔毛,花被片近等长,花丝疏被柔毛,退化雌蕊坛状,被褐色短柔毛,退化雄蕊长条片状;果卵圆形或近球形

伞形花序腋生;总苞片4,内有花2-4朵。果长卵形,长1厘米,宽0.7厘米,幼时青绿,成熟时紫黑色,果梗长约0.5-0.7厘米,有疏柔毛,果托膨大

繁殖方法

编辑

繁殖方法一般为播种繁殖。

乌药乌药

选种:选取生长良好、粗壮的植株作为采种的母株。在每年立冬前后20天采摘核果。核果采摘后,清除外表皮,挑除变质及不饱满的种子,种子千粒重(80±4)克,进行湿沙藏,期间需勤检查,保持一定湿度。

播种:在每年清明前后播种,选取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红壤土(或红黄壤土),播种前土壤应提前进行翻耕使其充分风化。播前施有机肥,采取条播或散播形式,播种密度约为每亩种子5千克。播种后盖土(厚度在种子大小的3倍左右),并覆盖稻草(切割为3-4厘米长)。

幼苗管理:种子发芽后应根据气候情况搭建黑色遮阳网。幼苗萌芽后应及时除草,并对幼苗进行追肥,每2个月进行一次,至9月除去遮阳网以炼苗。平时应注意抗旱排涝。一般幼苗1-2年即可移栽。

栽培技术

编辑

栽植管理:移栽地应选取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处,在头年立冬之前进行翻耕整地,使土壤充分风化、熟化,同时除净杂草树根,耙碎整平,整成宽约1米的水平带。山地以红壤土(或红黄壤土)、微酸性为宜,土壤应深厚,山地坡度控制在20°以内为宜。移栽前施有机肥,3月初移栽种苗,每亩2000-4000株。种植时深度应为盖住根部上2-3厘米,踩实,浇定根水。应勤除草,施肥每年2或3次,适当修剪。

采收加工:生长6-8年后即可采挖,冬季挖根,除去细根,洗净晒干,称“乌药个”,趁鲜刮去棕色外皮,切片干燥,称“乌药片”。

病虫防治

编辑

樟巢螟防治:以人工捕抓摘除虫巢和施药结合进行。冬季结合施肥深翻树冠下土壤,以冻死土中越冬结茧幼虫。

其他防治:其他防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体方法,农药使用参照绿色食品有关农药使用规定。

主要价值

编辑

药用

乌药始载于《本草拾遗》。李时珍云:“乌以色为名。”根色黑褐,故名乌药。《图经本草》:“乌药,木似茶梗,高五、七尺。叶微圆而尖,作三丫,面青背白。四、五月开细花,黄白色,六月结实。(根)如山芍药,而有极粗大者,又似钓樟根。根似作车毂形如连珠状者佳,或云天台出者香白可爱,而不及海南者力大。”乌药性辛,温。归、脾、肾、膀胱经。其主要功效为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具顺气、开郁、散寒、止痛功效,能上理脾胃元气,下通少阴肾经。据《本草纲目》记载乌药:“治中气,脚气,疝气,气厥头痛,肿胀喘急,止小便频数及白浊。”

观赏

根叶具有香气,浓郁似樟,可移植在花盆里,是一种理想的观赏植物。

经济

果实、根、叶均可提芳香油制香皂;根、种子磨粉可杀虫。

下一篇 马勃

上一篇 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