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鼠尾草 编辑
华鼠尾草(Salvia chinensis Benth.)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基部平卧,被短柔毛或长柔毛,单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仅叶脉被短柔毛,轮伞花序具花,苞片披针形;花萼沿脉被长柔毛,喉部内面具长硬毛环,花冠蓝紫或紫色,冠筒内具斜向柔毛环,侧裂片半圆形,雄蕊稍伸出;小坚果呈褐色,常为椭圆状卵球形;花期8-10月。
华鼠尾草产于中国山东,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中国台湾,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四川,常生长于生于山坡或平地的林荫处或草丛中及海拔120-500米处;喜温暖或凉爽的气候;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栽培。
据《安徽中草药》记载华鼠尾草:“活血止痛,清热解毒。”其全草可药用,味辛、苦,微寒,具有散结消肿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湿热黄痘,热毒血喇,风湿骨痛,带状疤疹,麻风,跌打伤肿等症状。
华鼠尾草栽培宜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壤土为佳,有利生长。种子直播,每穴3-5粒,发芽一周后或获株高达5-10cm时须疏苗。间距20-30cm。成株后可再次疏剪,增加距离,生长的较旺盛。不同品种的鼠尾草需要的光强度不尽相同,在栽培前需多加确认及了解。
药用价值
据《安徽中草药》记载华鼠尾草:“活血止痛,清热解毒。”其全草可药用,味辛、苦,微寒,具有散结消肿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湿热黄痘,热毒血喇,风湿骨痛,带状疤疹,麻风,跌打伤肿等症状。
研究价值
全草含异丹参酚酸(isosalviaNOlic acid)C,丹参酚酸(salvianolic acid)B、D,紫草酚酸(lithospermic acid),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原儿茶醛(protocater-chualdehyde),R-(+)-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此外还含甾醇,三萜成分,氨基酸。根含水苏糖(stachyose)。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