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 编辑

第7对脑神经

面神经面神经

面神经是人体中居于骨管中最长的脑神经,也是最容易发生麻痹的神经 。

面神经是混合神经,由运动纤维、感觉纤维和副交感纤维组成 。运动纤维起自位于桥脑尾端腹外侧的面神经核,支配除咀嚼肌和上睑提肌以外的面肌以及耳部肌、枕肌、颈阔肌等。味觉纤维起自膝状神经节,支配舌前2/3的味觉。少数感觉纤维传递耳廓、外耳道和鼓膜的一部分皮肤、泪腺、唾液腺口腔的一部分粘膜的一般感觉。副交感纤维起自上泌涎核,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的分泌。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面神经

外文名:facial nerve

分属:第七对脑神经

组成: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功能:支配面部表情肌等

面神经麻痹:分为中枢型和周围型

概述

编辑

为第7对脑神经,大部是运动纤维,小部为副交感及感觉纤维。神经出脑桥后,与听神经在内耳道一起行走,出内耳道后进入面神经管,再由茎乳孔出颅,然后在二腹肌后腹与外耳道软骨之间向前越过茎突、面后静脉和颈外静脉进入腮腺峡部,自出茎乳孔至腮腺间距离约为2cm。进入腮腺后先分上、下主干,再分出5个分支,即颞支、颧支、颊支(又分为上、下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面神经麻痹时,其支配的表情肌丧失功能,出现面瘫症状(见“面神经瘫痪”)。面神经的副交感及感觉纤维司舌前2/3的味觉和泪腺、唾液腺的分泌功能。

面神经管:

系面神经从内耳道底至茎乳孔出颅时所经过的骨性管道。此管道邻接内耳与鼓室,故中耳炎乳突炎或手术时易引起该神经损害;亦由于面神经管狭细,因此当寒冷、风湿、轻度水肿渗出即可使面神经受损,而发生面肌瘫痪。

(图册“面神经”参考资料: )

面神经面神经

面神经分段面神经分段

面神经的组成成分及其分支面神经的组成成分及其分支

功能

编辑

面神经是以运动神经为主的混合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传导舌前2/3的味觉及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面神经核位于脑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受双侧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上半部的肌肉,核的下半部分仅受对侧大脑皮质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下半部的肌肉。

纤维成分

编辑

面神经为混合性脑神经,含有4种纤维成分:

①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被盖部的面神经核,主要支配面肌的运动;

②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的上泌涎核,属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在有关副交感神经节换元后的节后纤维分布于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鼻、腭的粘膜腺,控制上述腺体的分泌;

③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即味觉纤维,其胞体位于颞骨岩部内,面神经管弯曲处的膝神经节,周围突分布于舌前2/3粘膜的味蕾,中枢突终止于脑干内的孤束核;

④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传导耳部皮肤的躯体感觉和表情肌的本体感觉。

运动纤维由位于脑桥下部腹外侧的运动核发出,在脑桥尾端-侧面穿出脑干,走向外前方,在听神经的上面进入内听道,然后经鼓室内侧的面神经管、茎乳孔出颅腔,再穿过腮腺分出若干周围支到面部肌肉。在面神经管段还发出分支到镫骨肌。在颈乳孔与腮腺之间发出分支供应枕肌、耳后肌群、茎舌骨肌和二腹肌后腹。面神经核的上部受到双侧皮质延髓束的支配,下部仅受到对侧皮质延髓束的支配。

感觉纤维来自面神经管中的膝状神经节,周围支与运动纤维伴行走向后外侧,在接近茎乳孔处离开面神经管,称为鼓索神经,向前穿过鼓室,附于下颌神经的舌神经,支配舌前2/3的味觉。中枢支进入延髓的孤束核。更换神经元后发出纤维经对侧内侧丘系到丘脑,然后投射到中央后回下缘、外侧裂上方的味觉中枢。

副交感神经纤维主要起源于脑桥下部的上涎核,经过中间神经、膝状神经节、鼓索,终止于颌下神经节,支配颌下腺、舌下腺及口腔和舌部的黏液腺。另外部分来自第四脑室底部核群的副交感纤维,经过中间神经、膝状神经节、岩浅大神经,终止于蝶腭神经节,节后支通过三叉神经的上颌支和眼支,支配泪腺。

解剖

编辑

面神经由两个根组成,一是较大的运动根,自脑桥小脑角区,脑桥延髓沟外侧部出脑;一是较小的混合根,称中间神经,自运动根的外侧出脑,两根进入内耳门合成一干,穿内耳道底进入与中耳鼓室相邻的面神经管,先水平走行,后垂直下行由茎乳孔出颅,向前穿过腮腺到达面部,在面神经管内有膨大的膝神经节。面神经穿经面神经管及最后穿出腮腺时都发出许多分支。

面神经管内的分支:

① 鼓索:传导味觉冲动及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

② 岩大神经,也称岩浅大神经,含副交感分泌纤维,支配泪腺、腭及鼻粘膜的腺体分泌;

③ 镫骨肌神经:支配鼓室内的镫骨肌。

颅外分支: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即发出3小支,支配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面神经主干前行进入腮腺实质,在腺内分支组成腮腺内丛发分支至腮腺前缘,分布于面部诸表情肌。

① 颞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

② 颧支:3-4支,支配眼轮匝肌及颧肌;

③ 颊支:3-4支,支配颊肌,口轮匝肌及其他口周围肌,

④下颌缘支:分布于下唇诸肌,

⑤ 颈支:支配颈阔肌。

面神经的全长可分为9段:

1.运动神经核上段 运动神经核上段(supranuclear segment)起自额叶中央前回下端的面神经皮层中枢,下达脑桥下部的面神经运动核。

2.运动神经核段 运动神经核段(nuclear segment)面神经根在脑桥中离开面神经核后,绕过外展神经核至脑桥下缘穿出。

3.小脑脑桥角段 小脑脑桥角段(cerebellopontine segment)面神经离开脑桥后,跨过小脑脑桥角,会同听神经抵达内耳门。此段虽不长,但可被迫扩展到5cm而不发生面瘫。

4.内耳道段 内耳道段(internal auditory canal segment)面神经由内耳门进入内耳道,偕同听神经到达内耳道底。

5.迷路段 迷路段(labyrinthine segment)面神经由内耳道底的前上方进入面神经管,向外于前庭与耳蜗之间到达膝神经节(genicu1ate ganglion)。此段最短,长2.25mm~3mm。

6.鼓室段 鼓室段(tympanic segment)又名水平段,自膝神经节起向后并微向下,经鼓室内壁的骨管,达前庭窗上方、外半规管下方,到达鼓室后壁锥隆起平面。此处骨管最薄,易遭病变侵蚀或手术损伤。亦可将此段分为鼓室段(自膝神经节到外半规管下方)

7. 锥段 锥段(pyramid segment)自外半规管下方到锥隆起平面,传统上常将锥段划入鼓段。

8. 乳突段 乳突段(mastoid segment)又称垂直段,自鼓室后壁锥隆起高度向下达茎乳孔。此段部位较深,在成人距乳突表面大多超过2cm。 颞骨内面神经全长约为30mm;其中自膝神经节到锥隆起长约11mm,自锥隆起到茎乳孔长约16mm。

9.颞骨外段 颞骨外段(extratemporal segment)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即发出耳后神经、二腹肌支、茎突舌骨肌支等小分支。面神经的终末支在茎突的外侧向外、前走行进入腮腺。主干在腮腺内分为上支与下支,二者弧形绕过腮腺岬部后又分为5支;各分支间的纤维相互吻合,最后分布于面部表情肌群。

检查法

编辑

面肌检查要先观察两侧额纹有无消失,眼裂有无增宽,鼻唇沟有无变浅,然后请患者做皱额、皱眉、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观察两侧运动是否对称,口角是否下垂或歪向了一侧。检查味觉时,嘱患者伸舌,用棉签蘸不同味觉的物质涂于一侧2/3舌面,两侧对比检查。

临床意义

编辑

面神经麻痹分为中枢型和周围型。

1.中枢型:为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从上到下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侧,即瘫痪面肌对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脑炎等。

2.周围型: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即瘫痪面肌对侧)。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

下一篇 骨管

上一篇 面神经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