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神经麻痹 编辑

临床病症

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主要分支之一,腓总神经麻痹(peroneal nerve paralysis)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以压迫、牵拉摩擦、外伤所引起,主要临床症状为足下垂,行走时足不能举起,通常用力提高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过度弯曲,持跨阀步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腓神经麻痹

别名:腓神经瘫痪,腓总神经瘫痪

所属部位:下肢,

所属科室:神经外科,骨科

疾病简介

编辑

疾病名称:腓神经麻痹

其他名称:腓神经瘫痪,腓总神经瘫痪

疾病编码:ICD-9:355.305 ICD-10:G57.302

所属部位:下肢,

所属科室:神经外科,骨科

疾病分类

编辑

疾病分类:神经系统疾病

发病原因

编辑

1 穿通伤、腓骨头骨折外伤、牵拉可损伤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

2 受压:腓总神经绕过腓骨颈处最易受损长时间蹲位可引起。

3 铅中毒、代谢障碍(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和麻风等造成。

发病机制

编辑

有腓神经炎,多见于受寒或者感冒以后。有不少病人因神经本身受到机械性压迫而发病,如长时间地采取蹲位的劳动,因膝关节较长时间过度屈曲,神经受压迫或牵引后发病。同样,因小腿绷带或石膏裹得太紧,或因睡眠时位置不当压迫神经或局部外伤均可发病。全身性疾病,如麻风、糖尿病,偶尔也可为致病原因。

临床表现

编辑

腓神经麻痹常突然起病,患肢的足部下垂,并转向内侧。因足背不能上抬,所以行走时患者必须把大腿抬得很高,使足跟也提高,但行走时足尖仍往往在地面上拖曳,称为“跨越步态”。远看时,患肢行走姿势犹如鸡啄米状。小腿外侧下2/3和足背外侧一半的感觉减弱或消失。如病程长,小腿外侧肌肉可萎缩。

诊断鉴别

编辑

1 诊断依据

1.1 患侧足下垂和不能背曲,行走时呈跨阈步态。

1.2 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障碍

1.3 病程长者可有胫骨前肌萎缩。

1.4 常有蹲位劳动过久或下肢石膏及绷带压迫过紧,或足三里穴位及其附近部位的针刺治疗或药物注射不当史。

1.5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有异常。

疾病治疗

编辑

1 治疗原则

1.1 常用治疗有针灸、理疗,也可作局部肌肉按摩。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药物治疗有B族维生素、地巴唑、加蓝太敏及丹参片等,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患肢应经常锻炼。内科治疗一个阶段若未见疗效,可请外科诊治,确定可否作神经减压手术。个别久治未愈者可穿特制的高帮鞋,使足背同小腿保持固定的垂直位置,便于行走。

2 治疗方式

2.1 手术治疗:神经受压或嵌压性神经病应行手术松解,解除对神经的压迫。神经完全断裂应采取手术缝合。

2.2 非手术治疗:目的是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组织水肿,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2.21 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的应用如大剂量B族维生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药物(地巴唑和烟酸等);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等)的应用;非类固醇抗炎药(布洛芬、双氯芬酸等);伴有明显疼痛者可口服止痛药物、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镇静药等。

2.22 局部封闭:如伴有明显的麻木疼痛者,可注射泼尼松龙0.5ml加2%普鲁卡因0.5ml。

2.23 物理治疗:常用的方法有电疗水疗、蜡疗、碘离子导入疗法、感应电疗法及小夹板固定等。

2.24 针灸及电针疗法:上肢常用的穴位有合谷、通里、养老、云门、手三里、肩中俞、少海、外关、曲池及曲泽等穴位。下肢常用的穴位有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阳关、夹脊、环中、绝骨、三阴交、承扶、殷门、涌泉及太冲等。

2.25 康复和功能锻炼:有条件可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行康复治疗;尽早开始肢体的主动活动,特别是关节部位的主动和被动活动有助于防止关节僵硬和挛缩。

疾病预后

编辑

预后良好,因蹲位牵引压迫起病以及一部分炎症患者,数周到数月内可逐渐恢复。若能找到上述病因,首先应作病因治疗。要经常注意使患肢保持在功能的位置。

并发症

编辑

1 严重患者最终可致腓骨肌及胫骨前肌群的瘫痪和萎缩,足下垂,成跨阀步态,从此残疾。

2 如果由糖尿病引起者,会合并糖尿病足等。

3 如果由铅中毒引起者,合并癫痫及智力发育不全等。

下一篇 足下垂

上一篇 腕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