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 编辑

医学术语

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

临床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包括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等。是临床医学的基础之一,指导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临床微生物学是基础和临床间的一门桥梁学科。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临床微生物学

学科种类:医学理论

重要意义

编辑

从微生物与常见病、多发病关系看

1. 结核、病毒性肝炎龋齿牙周病性病等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

(1) 结 核

1/3人口(约20亿)感染结核,如不采取措施,近10年还有3亿人感染;

结核病人2000万

95%在发展中国家

每年新发生800~1000万病人,75%年龄在15~50岁

每天死于结核8000人,每年300万,98%在发展中国家

感染率为44.5%(2000年调查),感染者达5.5亿

现有肺结核病人(活动性)450万人

每年死于结核12.7万人,在农村死亡病因第9位,单病种第1。其中21.6%从未接受治疗。

(2) 病毒性肝炎

有多种,以乙、丙肝危害最大。仅乙肝感染率为10%以上,即有1亿多HBsAg携带者,慢性乙肝病人3 000多万。

(3)龋齿和牙周病

被WHO列为仅次于心脏血管疾病癌症的三大重点防治的非传染性疾病

龋齿由变形链球菌引起,牙周病由厌氧菌引起

我国学生龋齿患病率为13.9%

(4)性病

AIDS:全球2000年底患者总数达3610万人,死亡数达2180万,95%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2002年上半年,感染总人数已达100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2010年将达1000万人。

其它的还有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生殖器、非淋菌性尿道炎等,发病率都有较大增长。

2.从我国居民死亡原因排序看

城市前5位死因

①恶性肿瘤135.59/10万

②脑血管病111.01/10万

心脏病95.77/10万

④呼吸系病72.64/10万

⑤损伤和中毒31.92/10万

农村前5位死因

①呼吸系病133.42/10万

②脑血管病112.62/10万

③恶性肿瘤105.36/10万

④心脏病77.72/10万

⑤损伤和中毒63.69/10万

(1)感染是疾病死因的重要原因之一

微生物感染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

肿瘤病人本身免疫力低,防止和控制感染是非常重要的,这类病人感染很容易造成死亡。

呼吸系疾病:主要是感染。

损伤包括创伤烧伤等,感染的控制极为重要

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等,也很容易发生感染。

(2)病原微生物与某些肿瘤密切相关

HCV、TTV皆与肝癌有关

幽门螺杆菌胃癌有关

HCMV与成神经细胞癌、Wilm瘤、前列腺瘤、宫颈癌睾丸癌、Kaposi肉瘤结肠癌等有关,HSV-2与宫颈癌有关等

(3)病原微生物与心脏病的关系

风湿性心脏病溶血性链球菌

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柯萨奇病毒B组

肺炎衣原体与冠状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发生有关

甲链和金葡菌等可引起急性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从疾病造成的社会危害看

对社会影响最大、危害最大的是肝炎、结核、性病等传染病

(1)具有传染性,感染率和发病率高;

(2)造成社会问题,如上学、求职、婚姻、子女等很多问题被涉及;

(3)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4)造成人们心理恐慌,病人的自卑和绝望;

(5)花费大量的资金防治。

(三)从我们军医的职责看

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就有生物武器使用的可能。

现代分子生物学可以可以制造成更多、更难防的生物武器来。

战伤感染的防治、流行病的防治,都是我们的责任。

(四)从具体的医疗实践看

1.无菌观念

手术器械、输液造成的感染并非罕见,

输血造成乙肝、丙肝、性病

骨髓或器官移植病人感染

2.抗生素的应用—细菌耐药问题非常突出

应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进行选择用药

3.疑难症的诊断—临床明确或排除病原微生物

发热待查、脑膜炎、胸腹水的鉴别、部结核或其它感染与肺肿瘤的鉴别等

发展特点

编辑

已被控制或趋于消灭的病原

微生物又重新流行

性病

过去在我国已趋于消灭,现在又重新开始流行。过去性病概念主要是由性接触引起,经典性病只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等5种

现在世界上公认有20多种性传播疾病

结核

全球有上升趋势,我国下降很慢,主要原因是治疗不彻底,耐药珠增多。

国外还有AIDS病发率升高,导致结核感染上升。

细菌感染的变化特点

1. 感染类型的改变

2. 感染菌的变迁

3. 耐药性的变迁

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

1.定义

(1)地点: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2)时间:在住院期间,入院前已发生或已处于潜伏期的不包括在内,但在院内已进入潜伏期,出院后发病的应包括在内;

(3)对象:应包括医院内活动的人群,如住院病人、门诊病人、探视者、陪护人员及医院工作人员等,但其他人难以确定感染来源,医务人员又是健康人,故主要指的住院病人为医院感染对象。

2.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1)随医院产生而产生,随医院发展而迅速增长

(2)增加了病人的发病率,死亡率上升,增加了国家和病人的经济负担。

WHO调查,世界医院感染率为3~20%,平均为9%。美国为5%,每年死亡7~8万人,额外支出40亿美元。

我国医院感染率为8.4%(1989)和4.6%,估计每年为500万人医院感染,医疗费用增加10亿元。

医院感染率作为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

3.医院感染的分类

(1)按病原体分类

①内源性感染

a.寄居部位改变:正常菌群由于手术或侵入性治疗发生了移位,非致病菌变为感染菌致病。

b.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正常菌群或毒力弱的细菌感染,如AIDS患者易感染各种微生物,移植病人易感染病毒、真菌,心脏辨膜畸形者易患亚急性心内膜炎等。

c.菌群失调:免疫抑制剂激素,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导致菌群失调,还可导致二重感染,如金葡、白念、G-菌、艰难梭菌等。我院2002年临床标本感染率最高的是白念。

②外源性感染

a.病人:最重要的传染源,病人排出的菌毒力高,耐药性强。

b.带菌者:危险性大,因无症状,正常人不会感染,但病人很容易感染。

c.环境感染:医院环境中的微生物。

d.动物感染源:特别是鼠类。

(2)按感染部位分

呼吸、泌尿、消化、血液、皮肤组织等等。

4.医院感染的微生物

(1)特点

①主要是机会致病菌,主要是内源性正常菌群,少数外源性。

②常为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住院病人分离菌耐药性高于门诊病人,ICU病房高于其它病房的病人。

③医院感染的病原体随年代不同而变化

目前是G-杆菌,过去有些认为与医学关系不大的变成了流行菌株,如阴沟杆菌、不动杆菌、粘质沙雷菌,肠球菌等。

50~60年代为G+球菌,特别是金葡。

④病原体适应性强

G+菌、G-菌都可较长时间在环境中存活。

(2)医院感染主要病原微生物

主要是细菌,其次是病毒,真菌

5.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易感对象因素

①年龄;

②基础疾病

(2)诊疗技术与侵入性检查及治疗因素

①器官移植;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③其它:插管、导尿、器官切开等

(3)免疫系统损害

放疗、化疗、激素应用

(4)其它

抗生素使用不当,手术等。

准确检查

编辑

采集和送检标本应注意以下各点 :

1. 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2. 尽可能直接从感染病灶采取标本。

3. 采集标本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局部正常菌和环境中杂菌的污染。

4. 选择适当时间采取标本。

5. 送检标本使用合适的容器,培养基、容器须经无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6.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必要时采取床旁接种以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

7. 送检标本的化验单上应注明标本来源和检验目的,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条件。

8. 某些严格厌氧菌如迟缓真杆菌、脆弱类杆菌、消化链球菌等暴露等空气中短时间即可死亡,因此必须注意在厌氧条件下送检和保存。

图书信息

编辑

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

书 名: 临床微生物学

作 者:贾战生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9月1日

ISBN: 9787117127349

开本: 16开

定价: 85.00元

内容简介

编辑

《临床微生物学》力求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对临床微生物学相关的知识、理论进行系统描述;结合“临床基础医学精读”系列的要求,体现“精读、创新、贴近临床”的原则。全书共有三篇3、章。第一篇是临床微生物学概论,包括10章,分别叙述微生物分类、微生态、微生物免疫、微生物检测及标本处置、院内微生物感染、真菌感染、抗微生物治疗和微生物耐药等;第二篇是全身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微生物学,由一章组成,包括感染性发热、急性感染病、新发传染病的微生物学,以及严重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的微生物等;第三篇为临床微生物学各论,包括、。章,分别是呼吸、消化、心血管、性病泌尿、神经、血液、皮肤肌肉等系统感染,以及眼、耳、鼻、喉感染等的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的目的是为临床医生而编写,也可作为医学本科生、研究生、微生物学相关教师以及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研究、检验和临床护理人员的参考书。

图书目录

编辑

第一篇 临床微生物学概讵

第一章 主要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第二章 微生态学与人类疾病

第三章 微生物感染与机体免疫

第四章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转运、储存、处理及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五章 临床微生物诊断技术

第六章 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

第七章 真菌感染

第八章 感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第九章 抗微生物治疗

第十章 微生物耐式

第二篇 全身感染性疾病09临床微生物学

第十一章 感染性发热疾病的微生物学

第十二章 急病感染病的微生物学

第十三章 新发和突发传染病的微生物学

第十四章 全身炎症反证综合征

第十五章 败血症

第十六章 感染性休克

第十七章 结核菌感染

第十八章 艾滋病

第十九章 机会性感染的微生物学

第二十章 老年人微生物感染

第二十一章 器官移植的微生物感染

第三篇 幅床微生物学各论

第二十二章 呼吸系统微生物学

第二十三章 消化系统微生物感染

第二十四章 肝炎病毒感染和其他微生物感染性肝病

第二十五章 性病和泌尿生殖系统微生物感染

第二十六章 皮肤、软组织、肌肉和骨骼微生物感染

第二十七章 神经系统微生物感染

第二十八章 心血管系统微生物感染

第二十九章 血液系统感染与出血性疾病的微生物学

第三十章 先天性生和围生期感染

第三十一章 眼、耳、鼻、喉感染的微生物学

定义:临床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包括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等。是临床医学的基础之一,指导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性质

编辑

应用:感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发热待查、脑膜炎、胸腹水的鉴别、肺部结核或其它感染与肺肿瘤的鉴别等等

下一篇 临床医学

上一篇 分子免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