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粒细胞 编辑
白细胞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颗粒白细胞(粒细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大部分的粒细胞是中性粒细胞。
中文名:粒细胞
外文名:Granulocytes
分类:颗粒和无颗粒
白细胞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颗粒白细胞(粒细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 绝大部分的粒细胞是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中性粒细胞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0.2~0.4微米)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细胞核呈杆状或2~5分叶状,叶与叶间有细丝相连。其颗粒表面有一层膜包裹,可分1~4型,颗粒中含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酸性磷酸酶、吞噬素(phagocytin)、溶菌酶、β葡糖苷酸酶、碱性磷酸酶等。它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每微升血液中约有4500个中性粒细胞.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当炎症发生时,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由于它们是藉糖酵解获得能量,因此在肿胀并血流不畅的缺氧情况下仍能够生存,它们在这里形成细胞毒存在破坏细菌和附近组织的细胞膜。由于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因此能将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这样,入侵的细菌被包围在一个局部,并消灭,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当中性粒细胞本身解体时,释出各溶酶体酶类能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肿。由于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平均只有6-8小时,它们很快穿过血管壁进入组织发挥作用,而且进入组织后不再返回血液中来。在血管中的中性粒细胞,约有一半随血流循环,通常作白细胞计数只反映了这部分中性粒细胞的情况;另一半则附着在小血管壁上。同时,在骨髓中尚贮备了约2.5×10^12个成熟中性粒细胞,在机体需要时可立即动员大量这部分粒细胞进入循环血流。
粒细胞可由其在瑞氏染色下的表现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三类。其他不属于粒细胞的白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在红细胞之间的中性粒细胞,其细胞核分为多叶,可在细胞质中见到细胞内颗粒体。(经过吉姆萨氏染色后高倍放大)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通常可在血液中发现,为最常见的吞噬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到60%。中性粒细胞在人血中含量约为2500 - 7500个/mm,直径约10~15μm,寿命半衰期约为6天。一旦收到对应信号,中性粒细胞可在30分钟内经血液到达感染发生处。中性粒细胞可快速包围并猛烈吞噬由补体和抗体覆盖的异物。在吞噬结束后,中性粒细胞并不返回血液中,而是转化为脓细胞并死亡。成熟的中性粒细胞比单核细胞小,且拥有分为两到五区的细胞核,每个分区之间由染色质丝连接。在感染发生时骨髓并不直接产生中性粒细胞,而是中性粒细胞的前身髓细胞和前髓细胞。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中性粒细胞细胞内颗粒体具有蛋白质降解能力并可杀菌。中性粒细胞可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刺激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促进吞噬作用和与细胞内杀伤有关的活性氧化合物合成。中性粒细胞有两种颗粒体:在较幼细胞中发现的基本颗粒体或嗜天青颗粒体和在成熟细胞中发现的特殊颗粒。基本质粒包含用于杀菌的阳离子蛋白与防御素、用于降解细菌蛋白质的蛋白质水解酶与组织蛋白酶G、用于破坏细菌细胞壁的溶菌酶和用于生成杀菌物质的髓过氧化物酶。基本颗粒体还可激活对与IgG抗体结合细菌的吞噬作用次级颗粒体包含生成毒性氧化物的相关化合物、溶菌酶和从细菌中抢夺必要铁元素的乳铁蛋白。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细胞核同样分为多叶(2到4叶)。因在血液中有较强脱粒倾向,嗜酸性粒细胞众的颗粒数目不定。嗜酸性粒细胞的颗粒中包含了特殊的毒性蛋白以及组织蛋白酶,在杀灭如寄生性线虫等寄生虫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细胞上与IgE结合的受体也参与了此过程。嗜酸性粒细胞在吞噬过程中也起到了有限的作用。该细胞颗可进行抗原呈递并调节其他免疫细胞(如CD4+ T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的功能)功能。嗜酸性粒细胞参与肿瘤细胞的消灭并促进损伤组织的的的修复。由嗜碱性粒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5可促进嗜酸性粒细胞成长及分化。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s)是骨髓和血液中最不常见的细胞之一,其数量小于细胞总数的2%。该细胞也也具备分叶的细胞核,但其细胞核仅有两叶,连接两叶之间的染色质不明显。嗜碱性粒细胞具有与IgE、IgD、补体系统和组胺结合的受体。嗜碱性粒细胞的细胞质包含不定数目的颗粒;一般而言,颗粒数目足以遮挡其细胞核。其颗粒富含组胺、肝素、硫酸软骨素、过氧化物酶、血小板激活因子和其他物质。
感染发生时,成熟嗜碱性粒细胞会离开骨髓并抵达感染处。嗜碱性粒细胞受伤后释放组胺而引发炎症反应以抵抗感染。组胺使嗜碱性粒细胞附近的毛细血管扩张并使其渗透性增强。受伤的嗜碱性粒细胞和其他白细胞会释放前列腺素以加快感染处的血液流动。上述两过程将凝血物质运至感染处,阻止微生物进入身体并开始恢复过程。血管渗透性增强还令更多吞噬细胞进入感染处吞噬微生物。
粒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该分化过程为粒细胞生成。该过程中包含包括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等在内的若干中间细胞。
粒细胞系统共有六个阶段细胞,包括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粒细胞是由于胞浆中常有许多颗粒而得名的。颗粒从Ⅱ型原始粒细胞开始出现,称为非特异性颗粒(又称为A颗粒、嗜天青颗粒、嗜苯胺蓝颗粒),从中幼粒细胞开始出现特异性颗粒(即S颗粒),S颗粒有三种:嗜中性颗粒、嗜酸性颗粒及嗜碱性颗粒,因此根据特异性颗粒不同又将中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的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所以中幼粒细胞包括了中性中幼粒细胞、嗜酸性中幼粒细胞及嗜碱性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细胞的分类以此类推。
一、原始粒细胞(myeloblast)
原始粒细胞胞体直径为10~20μ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圆形或类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排列均匀,平坦如一层薄沙,核仁明显,胞浆少,蓝色,颗粒无或有少许细小颗粒(<20个)。根据颗粒有无将原始粒细胞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为典型的原始粒细胞,胞浆中无颗粒;Ⅰ除具有典型的原始粒细胞特点外,胞浆中还有少量嗜天青颗粒。
二、早幼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Promyelocyte)胞体直径为12~25um,较原始粒细胞大,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大,圆形、椭圆形或一侧微凹陷,常偏一侧,核染色质开始聚集,较原始粒细胞粗,核仁有或无。胞浆量较多,呈蓝色或深蓝色,胞浆内含数量不等的紫红色非特异性颗粒,其颗粒分布不均匀,常近核一侧先出现,也有少许覆盖在核上,常在中央近核处有透亮的高尔基区。
三、中幼粒细胞(myelocyte)
1.中性中幼粒细胞(neutrophiliemyelocyt)胞体直径为10~20μm,圆形。胞核一侧开始扁平,呈半圆形,常偏于一侧,占胞体的1/2~2/3,核染色质聚集呈索块状,无核仁,胞浆多,呈蓝色、淡蓝色,内含细小、大小较一致、分布密集的中性颗粒,呈淡紫红色或淡红色。中性颗粒常在近核处先出现,而非特异性颗粒常分布在细胞边缘区域,由于中性颗粒非常细小,在普通显微镜下不易看清中性颗粒大小及形态,因此在中性中幼粒细胞胞质中常只能在近核处看到浅红色区域。
2,嗜酸性中幼粒细胞(eosinophilicmyelocyte)胞体直径为15~20μm,胞核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相似。胞浆内常布满粗大、大小一致、圆形、排列紧密的嗜酸性颗粒,呈橘黄色或灰黄色,并有立体感及折光性。
3,嗜碱性中幼粒细胞(basophilicmyelocyte)胞体直径为10~15μm,胞核椭圆形,轮廓不清楚,核染色质较模糊,胞浆内及核上含有数量不多、粗细不等、形态不一、排列混乱、呈深紫黑色或深紫红色的嗜碱性颗粒。
四、晚幼粒细胞
1.中性晚幼粒细胞(neutrophilicmetamyelocyte)胞体直径为10~16μm,圆形。胞核明显凹陷,呈肾形、马蹄形或半月形,其核凹陷程度与假设核直径之比小于1/2或核凹陷程度与假设圆形核直径之比为1/2~3/4,胞核常偏一侧。核染色质粗糙,呈小块,无核仁,胞浆多,充满中性颗粒,
A颗粒少或无,胞浆呈淡蓝色,但由于胞浆中充满中性颗粒而常看不到胞质的颜色。
2,嗜酸性晚幼粒细胞(eosinophilicmetamyelocyte)胞体直径为10~16μm,胞浆中充满嗜酸性颗粒,其他方面基本同中性晚幼粒细胞。
3,嗜碱性晚幼粒细胞(basophilicmetamyelocyte)胞体直径为10~14μm,胞核呈肾形,轮廓不清楚,胞质内及核上有少量嗜碱性颗粒,胞质淡蓝色或呈淡红色。
五、杆状核粒细胞
1,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eutrophiliestabgranulocyte)胞体直径为10~15μm,圆形。胞核凹陷程度与假设核直径之比大于1/2或核凹陷程度与假设圆形核直径之比大于3/4,核弯曲呈粗细均匀的带状,也可见核呈“s"形、"U”形或“E”形。核染色质粗,呈块状,胞浆丰富,呈淡蓝色,胞
质充满中性颗粒而无A颗粒。
2.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eosinophilicstabgranulocyte)胞体直径为11~16μm,胞质中充满嗜酸性颗粒,其他特点基本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3.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basophilicstabgranulocyte)胞体直径为10~12μm,胞核呈模糊杆状,胞质内及核上有少许嗜碱性颗粒。
六、分叶核粒细胞
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eutfophilicsegmentedgranulocyte)胞体直径为10~14μm,圆形。胞核分叶状,常分2~5叶,叶与叶之间有细丝相连或完全断开,有时核虽分叶但叠在一起,致使连接的核丝被隐蔽,这时核常有粗而明显的切痕。其他特点基本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2,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eosinophilicsegmentedgranulocyte)胞体直径为11~16um,胞核多分为两叶,胞浆充满嗜酸性颗粒,其他特点基本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3.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basophilicsegmentedgranulocyte)胞体直径为10~12um,胞核可分为3~4叶或核轮廓不清楚,胞浆常较少,胞质内及核上有少许嗜碱性颗粒,胞质呈淡蓝色或淡红色。如果嗜碱性颗粒覆盖在核上而使核结构不清楚,可统称为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下述列表为粒细胞脱粒过程中产生或释放的有毒物质的样例:
低pH囊泡(3.5 - 4.0)
有毒氧源物质 (如超氧化物、过氧化氢、超氧酸根、单分子氧、次卤酸根等)
有毒氧化物 (一氧化氮)
抗菌剂(防御素、阳离子蛋白)
酶
溶菌酶:溶解一些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
酸性水解酶:进一步消化细菌
粒细胞减少是一种血液中粒细胞含量异常低的症状。此症状降低了身体抵抗感染的能力。相似术语还包括粒细胞缺乏症(完全缺失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缺乏中性粒细胞)。通过输血补充粒细胞是其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因粒细胞在血液中寿命仅约10小时(在脾脏与其他组织中可达数日),此方法无长期效果。此外该方法还有其他并发症。
1型糖尿病罹患者的粒细胞通常缺乏趋化性。
1.增加引起过敏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的药物有:眠尔通(偶尔)、苯妥英钠(偶尔)、吩噻嗪、氯奋乃静、丙咪嗪、甲基多巴、氨苯喋啶、链激酶、碘化钾、碘化物、氯碘丙脲、碘胺药、碘胺二甲基异恶唑、磺胺甲异恶唑、二甲氧苯青霉素钠、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I、ш、IV、红霉素、新生霉素、卡那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可能)、四环素、氯霉素、紫霉素、利福平、氨基水杨酸、青霉胺(伴皮疹)、氟化物、金(一时性)、去郁敏。异烟肼可引起过敏现象。别嘌呤醇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泮地黄中毒时可有过敏反应。仅1%病例对呋喃啶发生过敏反应。竹桃霉素引起过敏性胆汁郁积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加。青霉素的过敏反应致嗜酸性粒细胞增至20%,1%的病人应用先锋霉素II可增至10%,卷须霉素可增至35%,砷剂一般增加至10%-20%个别病例增至50%。苯茚二酮仅报道一例用药15天后发生过敏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应用链霉素的一半病例发生造血的反应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2.减少注射肾上腺素的直接作用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氢化考的松和糖皮质激素则通过对肾上腺的直接作用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考的松和促皮质素为正常的生理反应,正常人注射促皮质素后,嗜酸性粒细胞可减少80%-90%。
消炎痛和普鲁卡因酰胺可出现一时性减少。阿司匹林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全血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亦减少。用烟酸后2小时嗜酸性粒细胞减少60%,24小时后则增加。用烟酰胺4小时后显著减少。
1.升高
见于变态反应疾病、某些药物反应(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阿片等)、寄生虫病、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和Voisins综合征、皮肤病、恶性血液病和新生物疾患(结节病、何杰金氏病、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肝癌、卵巢癌、髓样白血病)、射线、苯、猩红热早期(嗜酸性粒细胞8%-20%)、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内膜炎和心肌病。
甲状腺机能低下;尿中出现乳糖、葡萄糖、半乳糖或戊糖的糖尿病;慢性鼻窦炎;流感;肾病综合症;获得性溶血性贫血;着色性荨麻疹;何杰金氏病;结核;天花;粘液性水肿;应激(外伤、电休克、发烧);急性感染和光照均易见嗜碱性粒细胞的升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则明显升高。
2.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疟疾急性期、糖尿病酸中毒、肾上腺功能亢进,Surrenales和应激状态。
嗜酸性粒细胞的增高一般与变态反应(如:哮喘、荨麻疹)和寄生虫的感染有关。一些皮肤病如湿疹和血液病也可以引起,与传染病也有关,总之单纯一个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不能诊断疾病。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