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唾液腺 编辑

分泌物排入口腔混合成唾液

大唾液腺大唾液腺

唾液腺是指经导管开口于口腔的外分泌腺的总称,由其分泌物排入口腔混合成唾液而得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大唾液腺

外文名:major salivary glands

分类: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形状腺泡:泡状或管状

作用:湿润口腔粘膜、调和食物等

导管:是腺体输送分泌物的管道

一般结构:导管与末端的腺泡构成腺的实质

概述

编辑

大唾液腺 大唾液腺

唾液腺是指经导管开口于口腔的外分泌腺的总称,由其分泌物排入口腔混合成唾液而得名。根据唾液腺的大小和分布位置分为大唾液腺与小唾液腺。小唾液腺位于口腔粘膜的固有层、粘膜下层或肌层内,腺体小,如颊腺,腭腺。大唾液腺位于口腔周围,腺体大,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

生理学意义

编辑

位于口腔周围,有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3对。人的3对大唾液腺皆为复管状腺,腺体表面包有结缔组织被膜,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腺内,将腺分成许多叶和小叶。叶间或小叶间的结缔组织内有腺的导管、血管和神经穿行。腺实质由腺末房和导管组成。腺末房是腺的分泌部,分泌物经导管排出腺门后,经总排泄管开口于口腔。正常一昼夜分泌唾液1500ml左右,绝大部分吞入胃中被重新吸收。其分泌的唾液具有湿润口腔黏膜、清洁口腔、混合食团和消化食物的作用。

大唾液腺的组培解剖

编辑

大唾液腺均为复管泡状腺,由反复分支的导管与末端的腺泡构成腺的实质。腺体表面被覆薄层结缔组织被摸,其深入腺体内,将实质分隔成许多小叶,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走行于小叶间的结缔组织内。

腺泡

腺泡呈泡状或管状,由单层立方上皮或锥体形腺细胞组成,是腺体的分泌部。腺细胞与基膜之间有肌上皮,细胞呈扁平,有突起,胞质内含有肌动蛋白丝。肌上皮的收缩功能有助于腺泡分泌物的排出。根据腺细胞的形态和分泌物的性质,将腺泡分为浆液性腺泡、粘液性腺跑和混合性腺泡三种类型。

(1)浆液性腺泡

由浆液性腺细胞围成。HE染色的切片,胞质呈浅蓝色,其基部胞质呈强嗜碱性,电镜下含大量的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顶部胞质内有嗜酸性分泌颗粒。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基部。腺泡分泌物较稀薄,含唾液淀粉酶

(2)粘液性腺泡

由粘液性细胞围成。HE染色的切片,胞质染色浅,核扁圆形,位于细胞底部。电子显微镜下顶部有粗大的粘原颗粒。腺泡分泌物粘稠,主要含糖蛋白与水结合呈的粘液。

(3)混合性腺泡

由浆液性腺细胞与粘液性腺细胞共同组成。常见的形式是几个浆液性腺细胞排成半月形,附着在粘液性腺泡的底部或末端,故称半月。半月的分泌物经粘液性细胞间的小管释放入腺泡腔内。

导管

导管反复分支,末端与腺泡相连。它是腺体输送分泌物的管道。根据导管的结构核分布部位分为以下几段:

(1)闰管:直接与腺泡相连,管径细,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或单层扁平上皮。

(2)纹状管,又称分泌管:与闰管相连接,管径较粗,管壁由单层柱状上皮围成。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顶部。HE染色的标本,胞质嗜酸性,细胞基部有明显的纵纹结构,电镜下为质膜内褶核褶间纵行的线粒体。发达的纵纹结构,可以扩大细胞基部的表面积,便于与组织液进行水与电解质的转运。纹状管能主动吸收分泌物中的钠离子并排出钾离子,从而调节唾液的电解质含量与唾液量。

(3)小叶间导管与总导管:小叶间导管位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由纹状管汇合而成,管径较粗,管壁由单层柱状上皮或假复层柱状上皮围成。小叶剑道馆逐渐汇合,最终形成一条或几条总导管开口于口腔,近开口处渐变成复层扁平上皮,与口腔粘膜上皮相延续。

下一篇 淀粉酶

上一篇 咽峡